谢常平
目的:研究黄连提取物掩味技术.方法:在考察黄连提取物的具体方法及溶剂时将盐酸小檗碱含量当作主要指标,选择提取方法,在掩味处理提取物时主要应用包衣法.结果:提取时应用50%乙醇回流,黄连提取物颗粒包衣液制备材料用PEG6000与丙烯酸树脂Ⅱ号,70:15:15为包衣材料、增塑剂以及抗静电剂比例,经掩味后有较好口感.结论:采用上述技术掩味黄连提取物简单且便于操作,实用性高.
作者:赵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闽东地区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6年1月福建省闽东地区各个医院确诊的132例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进行体质量表调查和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结果:132例闽东地区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体质依次为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疲血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5%、18.93%、18.18%、11.36%、9.85%、8.33%、0.76%、0.08%;结论:闽东地区畲族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是易成石体质,并且对肾功能产生损害,能够为泌尿系统结石的辨体质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艳华;陈武;包强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鼻胆管引流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胆道手术的患者160例,常规护理组以及预见性护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观察ERCP术后出血、穿孔以及感染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预见护理组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1%的发生率(P<0.05),预见护理组术后穿孔的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8%的发生率(P<0.05),预见护理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3.4%,与常规护理组4.1%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预见护理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预见护理在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中可以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板树根提取液熏蒸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及其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黄板树根提取液熏蒸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总结分析护理要点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5周后VSA疼痛评分及Lysholm功能评分、IL-18蛋白含量对比P均<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黄板树根提取液熏蒸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结合有效、优质的护理,疗效确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刘壬招;徐洲发;王凤龙;赖兰静;张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生窒息并肾功能衰竭患儿100例为观察组,新生无窒息及肾功能疾病患儿100例,分别检测其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以及升高率.结果:窒息组新生儿的Scr、BUN、CysC水平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此组新生儿的Scr、BUN、Cys C水平均有升高,CysC的升高率比其他两者都高,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息息相关,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敏感度优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在临床上作为检测肾功能损害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宁碧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确定银杏叶胶囊的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方法: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考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考察的项目均为性状、水分、崩解时限及萜类内酯含量.结果:银杏叶胶囊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标准的范围要求,与0月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稳定.结论:通过稳定性研究考察,暂定药品有效期为24个月.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删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作者:卞国春;孙华新;董晓强;邓玉江;苏群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采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治疗,常规内固定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的差异.结果:置换组术后第一、第三及第六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常规内固定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半髋置换结合钢丝环扎术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其相比于传统内固定方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冠心痛心绞痛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的概率较大,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胸腔中央压榨性疼痛,并且这种疼痛会逐渐延伸到病人手臂、后背、颈部以及胃部等位置,还有部分病人会伴随有出现心率失常或者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中药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广泛运用,其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本文笔者就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作如下综述.
作者:温少利;张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局麻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保留麻醉细针组(A组)和未保留麻醉细针组(B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深度、静脉对穿率和误穿动脉率、局部血肿率.结果:1次成功率(81.3%)A组比B组(58.1%)高(P<0.01),穿刺深度A组(平均值2.1cm)比B组(平均值2.8cm)浅(P<0.01),静脉对穿率A组(22.7%)比B组(48.6%)低(P<0.01),误穿动脉率A组(1.3%)比B组(10.8%)低(P<0.05),局部血肿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麻醉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提高了1次穿刺成功率,并可减少穿刺深度、穿透静脉和误穿动脉.
作者:吴奕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对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气道直径、横截面狭窄率、气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0例患者均无激素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核和常规介入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气促,有效避免支气管镜下粘膜组织出血、溃疡等情况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齐亚丽;顾玉海;李龙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32(intedeukin-32,IL-32)在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及胆总管扩张(choledochal cyst,cc)患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白介素(IL)-32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及未发生胆管炎的胆管扩张症患儿14例为研究对象,划分胆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BA)及胆管扩张患儿为对照组(C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WB)方法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BA)和胆总管扩张组(CC)两组中肝脏组织内白介素(IL)-32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间IL-32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A组中白介素(IL)-32表达情况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中IL-3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 0.05);BA组IL-32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IL-32与γ-GT、ALT、AST之间呈正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如γ-GT、ALT、AST的检测值随着IL-32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说明了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IL-32与其肝功呈正相关的特点,对预测胆道闭锁患儿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在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7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重量.
作者:刘伟明;赖梅;陈浩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和心理需求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综合ICU住院的患者家属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家属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CU患者家属在心理需求的5个领域评分,从高到低分别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结论:对ICU患者家属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帮助其提高应对能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之间的关系和治疗特点.方法:择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该组病患进行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抗感染及连续的较低流量的吸氧(1~2.5 L/min)等通用治疗方式,患者自行地使用降低血糖类的药物和饮食调控,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控制效果不佳.试验组:对病患进行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抗感染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2.5L/min)等通用治疗方式,并规范患者使用降低血糖类的药物和饮食调控,使空腹血糖控制在理想或尚可的状态.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后动脉血气、肺功能改善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症状体征治疗总有效率和空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95.5%和93.2%,对照组症状体征治疗总有效率和空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0.5%和63.6%,两组数据的对比的结果差异均具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即均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肺功能和脉血气数据上显示的改善效率分别为55.6%和89.9%,这两组数据中试验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COPD合并T2DM患者的疗效、预后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COPD急性期除常规治疗外,更应严格控制血糖,不仅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情况,也可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陈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县区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住院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本调查采用一日法对大连市县区级精神专科医院(金州四院,瓦房店四院,庄河六院,普兰店四院)713例住院患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国产新型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利培酮的使用占于首位;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对抗副反应药物较多,情感稳定剂以丙戊酸盐为主.结论:大连县区级精神专科机构精神科用药基本规范.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初诊为肺癌的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初诊为良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724的水平,并比较此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六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中,六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的敏感度各有不同(P<0.05),其中甲胎蛋白、CYFRA21-1在鳞癌中表达较高;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724、CYFRA21-1在腺癌中的表达比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比较高;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 <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可以考虑将此法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叶柱均;叶淑霞;陈丽仙;张飞勇;叶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布洛芬颗粒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小鼠灌胃的动物实验来考察布洛芬颗粒在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上的明显,以及随着浓度升高,对比小鼠扭体时间的变化,来考察抗炎、镇痛的效果.结果:布洛芬颗粒具有显著的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的作用,即具有显著的抵抗肉芽增生性炎症的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扭体时间和强度随浓度升高而减弱.结论:布洛芬颗粒消炎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其随访12-24个月,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82±1.25)周,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0.25±2.84)分,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63%,且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通气的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治疗前均行pH值检测,按pH值分为三组.A组28例患者pH值<7.25,B组26例患者pH值在7.25-7.35间,C组26例患者pH值>7.35,三组患者均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数据、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pH值、PaO2、PaCO2同A、C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住院时间方面B组与A、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A、B、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2.1%、3.8%、34.6%,B组与A、C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佳时机,在7.25<pH<7.35时治疗效果佳.
作者:郭丹;许小扬;常月乐;毕爱萍;夏书月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