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柱均;叶淑霞;陈丽仙;张飞勇;叶伟明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由治疗前的42%恢复到了治疗后的93%;高度比由治疗前的45%恢复到了治疗后的94%;矢状面角由治疗前的25.7°C降低到了术后的5.5℃,经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能促进植骨的融合与伤椎的恢复,且在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伟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一般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综合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75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善;周小雨;黄振存;张火林;蔡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和心理需求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综合ICU住院的患者家属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家属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CU患者家属在心理需求的5个领域评分,从高到低分别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结论:对ICU患者家属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帮助其提高应对能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均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13例,满意度为61.9%(13/21),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24例,满意度为92.3%(24/26),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况在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朱翠芳;王祥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次中药学专业英语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入手,分别以“实际应用”和“自主学习”为教学宗旨,切实有效的全面综合培养中药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用于满足中医药卫生事业全球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者:李秋红;鞠爱霞;李万瑜;孙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在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7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重量.
作者:刘伟明;赖梅;陈浩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方法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价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产科分娩或引产的125例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统计产前诊断准确率,比较不同的胎盘位置、是否合并产后出血以及不同经验的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的影响.结果:本组125例胎盘植入患者中,产前诊断正确的42例,准确率为33.60%;42例超声诊断正确的患者声像中,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所占比例为73.81%,子宫肌局部层菲薄所占比例为39.53%,胎盘内漩涡所占比例为23.81%(P<0.05);前置胎盘患者的检出率为54.39%,高于无前置胎盘患者的检出率(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患者的检出率为57.14%,高于无产后出血的患者检出率(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胎盘患者的检出率为55.0%,高于无前壁胎盘患者的捡出率(1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丰富组患者的检出率为44.77%,高于经验欠缺组患者的检出率(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检出率较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影响诊断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胎盘位置、是否合并产后出血以及超声诊断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上加以注意.
作者:李友芳;戴楚虹;魏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确定银杏叶胶囊的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方法: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考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考察的项目均为性状、水分、崩解时限及萜类内酯含量.结果:银杏叶胶囊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标准的范围要求,与0月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稳定.结论:通过稳定性研究考察,暂定药品有效期为24个月.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肺癌患者胸闷症状发生后,缓解的有效手段,以期对护理同仁有所启示.方法:我科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一年来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有4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闷症状,平均每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到2个小时,通过护理这40位患者总结经验和体会.结果:吸氧,雾化吸入,尽早建立静脉液路,预防压疮,心理护理五大措施,可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之内缓解患者的胸闷症状.结论:当患者胸闷症状发作时,及时采取这五大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洋;曹俊梅;毕月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在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气喘、发热,X线片检查显示肺部纹理增粗、增多,动脉血氧分压有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则有明显提高.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pH、PaO2、PaCO2、FEV1、FEV 1/FVC指标值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变化多样,应及时予以确诊并给予对症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生窒息并肾功能衰竭患儿100例为观察组,新生无窒息及肾功能疾病患儿100例,分别检测其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以及升高率.结果:窒息组新生儿的Scr、BUN、CysC水平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此组新生儿的Scr、BUN、Cys C水平均有升高,CysC的升高率比其他两者都高,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息息相关,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敏感度优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在临床上作为检测肾功能损害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宁碧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0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观察并比较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分布以及流行情况.结果:单一感染率(35.83%)高于混合感染率(17.50%);在单一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25.00%)均高于呼吸道合胞病毒(5.00%)以及其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18.82、28.27、28.27、28.27、31.15,P<0.05);3~l8岁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3岁的,3~18岁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低于≤3岁的;≥50岁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低于18~50岁的;冬季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高于春季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3.94;26.55;24.55,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其流行与季节、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结肠息肉病例328例,所有病例均确诊存在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手术,病理常规检测切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多发于左半结肠,显著高于右半结肠(P<0.01);病理类型多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随着息肉大小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内在临床症状及血常规因素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结肠息肉的预防与诊断,应重点关注左半结肠的直肠与乙状结肠,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全结肠检查,从而有效避免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陈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集束化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和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洼田试验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患经护理后在NIHSS的评测数据上得分均低于护理前的得分,经护理后的NIHSS评分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吞咽功能上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优于护理前的.护理前后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对比的结果差异均具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即均P<0.05).结论:护理后的患者吞咽障碍及神经缺损功能改善明显,且集束化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在临床上能更有效的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华晶;彭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青光眼手术患者等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CNP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疾病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NP应用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少梅;周凤平;许贵珍;谭邵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基层医院心内科应用的研究可行性,选择一种合适的临床氧疗方法.方法:将90例的基层医院心内科且符合吸氧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常规湿化瓶,观察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对比两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及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结果:对照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6.67%,观察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5.5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53.33%、57.78%、15.56%,观察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15.56%、13.33%、13.33%,观察组在鼻咽干燥及鼻咽发痒的不适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气异味方面(P>0.05);对照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9.1+0.5),观察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2.5+0.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应用于基层医院的心内科,可降低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并能够减少护理时数及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琨明;刘爱云;宁小玲;袁朝霞;陈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删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作者:卞国春;孙华新;董晓强;邓玉江;苏群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根据手术室压疮评估表的结果,对中、高风险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案在压疮高危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风险评估分级中低、中、高分别为70例、18例、12例;观察组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在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压疮评估表,能够准确评估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风险,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黄文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法(N=56);第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法(N=59);第三组采用全身麻醉(GA)法(N=58).观察分析三组产妇麻醉后10min神经阻滞效果与平均动脉压(MAP)、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CSEA组与GA组产妇神经阻滞效果相当(P>0.05)且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③三组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高,GA组低.④麻醉后10minCSEA组的MAP较GA组与EA组低(P<0.05).EA组和GA组MAP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可安全减低产妇平均动脉压,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竹;谭瑞丹;杨柳;潘秋宁;于品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8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治疗方式和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蛋白尿、Cr、BUN指数明显降低、GFR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方式,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更优,能够有效延缓血管内皮损,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