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基层医院心内科应用的研究可行性报告

黄琨明;刘爱云;宁小玲;袁朝霞;陈丽芬

关键词: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细菌培养, 舒适度, 噪声强度
摘要:目的:探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基层医院心内科应用的研究可行性,选择一种合适的临床氧疗方法.方法:将90例的基层医院心内科且符合吸氧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常规湿化瓶,观察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对比两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及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结果:对照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6.67%,观察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5.5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53.33%、57.78%、15.56%,观察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15.56%、13.33%、13.33%,观察组在鼻咽干燥及鼻咽发痒的不适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气异味方面(P>0.05);对照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9.1+0.5),观察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2.5+0.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应用于基层医院的心内科,可降低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并能够减少护理时数及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胸闷症状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肺癌患者胸闷症状发生后,缓解的有效手段,以期对护理同仁有所启示.方法:我科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一年来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有4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闷症状,平均每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到2个小时,通过护理这40位患者总结经验和体会.结果:吸氧,雾化吸入,尽早建立静脉液路,预防压疮,心理护理五大措施,可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之内缓解患者的胸闷症状.结论:当患者胸闷症状发作时,及时采取这五大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洋;曹俊梅;毕月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黄连提取物进行掩味技术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提取物掩味技术.方法:在考察黄连提取物的具体方法及溶剂时将盐酸小檗碱含量当作主要指标,选择提取方法,在掩味处理提取物时主要应用包衣法.结果:提取时应用50%乙醇回流,黄连提取物颗粒包衣液制备材料用PEG6000与丙烯酸树脂Ⅱ号,70:15:15为包衣材料、增塑剂以及抗静电剂比例,经掩味后有较好口感.结论:采用上述技术掩味黄连提取物简单且便于操作,实用性高.

    作者:赵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A125、β-HCG及孕酮水平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

    目的:探讨CA125、β-HCG及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行孕检的先兆流产孕妇7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依据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继续妊娠组与难免流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科行孕检的6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组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隔日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隔日肌内注射HCG 2000U,监测血清CA125、β-HCG、孕酮水平,治疗时间4w.70例先兆流产孕妇中,47例腹痛消失,阴道流血停止,孕囊大小与孕龄相符或接近,保胎成功可继续妊娠;另23例腹痛加重,阴道流血增加,孕囊大小与孕龄不符,发展为难免流产.于治疗前后采集所有孕妇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CA125、β-HCG、孕酮水平.结果:治疗前,CA125水平:难免流产组>继续妊娠组>对照组,β-HCG水平:难免流产组<继续妊娠组<对照组,孕酮水平:难免流产组<继续妊娠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难免流产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β-HCG水平与孕酮水平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继续妊娠组较治疗前比较三项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免流产组较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免流产患者的CA125、β-HCG、孕酮水平与继续妊娠患者及健康孕妇的检测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联合此三项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透深静脉置管换药流程再造的应用

    目的:应用血透深静脉置管换药流程再造并探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透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将其以投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传统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给予再造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脱落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1.11%,观察组的为14.45%,组间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脱落发生率(33.33%)及置管时间(41.3+7.4)d显著少于观察组的发生率(6.67%)及置管时间(71.6±8.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行再造换药流程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赵文雅;杨海燕;陈柳清;苏淑青;梁健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药耐药基因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及其与P53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删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作者:卞国春;孙华新;董晓强;邓玉江;苏群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他莫昔芬加乳癖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他莫昔芬加乳癖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8月收治经活体组织检查、以及病理报告证实来我院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妇女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研究方法按照常规单独使用他莫昔芬片,观察组他莫昔芬加乳癣消联合用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疼痛指数、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65.59%明显低于观察组86.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干预前疼痛指数比较,(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干预后疼痛指数比较,(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12.90%,对照组,35.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莫昔芬加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之华;黄义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7例,随机分为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n=47)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或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微创、耐受性好,可视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东;郭军;张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00ml全血制备2袋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400ml全血制备成2袋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方法:将400ml全血制备成2袋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保存期末的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随机抽检,依据国家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观察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与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无菌试验均阴性,容量、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残留量均约为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一半,血细胞比容(Hct)、储存期末溶血率与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作者:徐传国;么楠;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后的160例待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产后抑郁、焦虑情绪、满意度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0.00%和96.25%,均高于对照组75.00%和8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实施.

    作者:阮叶兰;尹海燕;冯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集束化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和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洼田试验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患经护理后在NIHSS的评测数据上得分均低于护理前的得分,经护理后的NIHSS评分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吞咽功能上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优于护理前的.护理前后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对比的结果差异均具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即均P<0.05).结论:护理后的患者吞咽障碍及神经缺损功能改善明显,且集束化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在临床上能更有效的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华晶;彭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连市县区级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时点调查

    目的:了解大连市县区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住院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本调查采用一日法对大连市县区级精神专科医院(金州四院,瓦房店四院,庄河六院,普兰店四院)713例住院患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国产新型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利培酮的使用占于首位;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对抗副反应药物较多,情感稳定剂以丙戊酸盐为主.结论:大连县区级精神专科机构精神科用药基本规范.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HLPC快速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芍药苷的含量,对供试品溶液线稳定性、重现性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LPC测定复方黄连素中的芍药苷含量的稳定性和线性关系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有着操作便捷、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检测合有芍药苷的中成药品的含量.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功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组间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可靠,调脂效果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作者:曹大中;李卫东;梁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银杏叶胶囊的稳定性考察方法研究

    目的:确定银杏叶胶囊的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方法: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考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考察的项目均为性状、水分、崩解时限及萜类内酯含量.结果:银杏叶胶囊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标准的范围要求,与0月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稳定.结论:通过稳定性研究考察,暂定药品有效期为24个月.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均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13例,满意度为61.9%(13/21),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24例,满意度为92.3%(24/26),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况在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朱翠芳;王祥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生窒息并肾功能衰竭患儿100例为观察组,新生无窒息及肾功能疾病患儿100例,分别检测其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以及升高率.结果:窒息组新生儿的Scr、BUN、CysC水平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此组新生儿的Scr、BUN、Cys C水平均有升高,CysC的升高率比其他两者都高,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新生儿肾功能息息相关,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敏感度优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在临床上作为检测肾功能损害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宁碧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保留局麻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保留局麻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保留麻醉细针组(A组)和未保留麻醉细针组(B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深度、静脉对穿率和误穿动脉率、局部血肿率.结果:1次成功率(81.3%)A组比B组(58.1%)高(P<0.01),穿刺深度A组(平均值2.1cm)比B组(平均值2.8cm)浅(P<0.01),静脉对穿率A组(22.7%)比B组(48.6%)低(P<0.01),误穿动脉率A组(1.3%)比B组(10.8%)低(P<0.05),局部血肿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麻醉细针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提高了1次穿刺成功率,并可减少穿刺深度、穿透静脉和误穿动脉.

    作者:吴奕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

    目的:设计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进行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线性关系良、方差分析稳定.结论:研究工艺所得总黄酮含量稳定可靠.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28例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结肠息肉病例328例,所有病例均确诊存在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手术,病理常规检测切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多发于左半结肠,显著高于右半结肠(P<0.01);病理类型多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随着息肉大小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内在临床症状及血常规因素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结肠息肉的预防与诊断,应重点关注左半结肠的直肠与乙状结肠,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全结肠检查,从而有效避免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陈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的讨论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的化疗药物医嘱25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使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医嘱25000份,其中出现医嘱不合理情况的医嘱有148份,所占比例为0.59%,并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保证了化疗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结论:在实施化疗药物配置的过程中,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进行集中配置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调配人员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避免了医嘱不合理情况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的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王丽丽;姜桂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