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辉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由治疗前的42%恢复到了治疗后的93%;高度比由治疗前的45%恢复到了治疗后的94%;矢状面角由治疗前的25.7°C降低到了术后的5.5℃,经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能促进植骨的融合与伤椎的恢复,且在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伟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均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13例,满意度为61.9%(13/21),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总满意24例,满意度为92.3%(24/26),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况在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朱翠芳;王祥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2014年2月~2015年12月)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在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持续2个疗程后(8wk),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相关临床指标指标(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学肌酐清除率(Cer))进行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无效患者(NR)3例,治疗有效率为92.3%,而对照组无效患者(NR)8例,治疗有效率为79.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24h尿蛋白、Scr、BUN及Ce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病情,利于患儿预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临床可以推广.
作者:杨波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大剂量甲氨碟呤治疗白血病患儿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7例ALL儿童患者按病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3g/m2及5g/m2MTX治疗.检测两组患儿化疗结束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并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两组患儿经过24h静滴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能起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大剂量MTX在两组ALL患儿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特征,代谢速度与给药浓度正相关.结论:利用MTX药动学参数,根据患儿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CF解救剂量及解救时间提供依据,保证低损害而达到大疗效的给药浓度.
作者:殷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按照不同比例配伍后,在0、1、2、3、4、6、8h分别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284nm处吸光度、旋光度.结果:5%碳酸氢钠注射液和含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均超过含葡萄糖注射液的规定范围,葡萄糖含量未见下降,5-羟甲基糠醛含量未见增高,并且远低于规定限量.结论: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是合理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配伍溶液好在临用前配制并尽快使用.
作者:刘博宇;耿娜;冯婉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闽东地区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6年1月福建省闽东地区各个医院确诊的132例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进行体质量表调查和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结果:132例闽东地区畲族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体质依次为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疲血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5%、18.93%、18.18%、11.36%、9.85%、8.33%、0.76%、0.08%;结论:闽东地区畲族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是易成石体质,并且对肾功能产生损害,能够为泌尿系统结石的辨体质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艳华;陈武;包强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的化疗药物医嘱25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使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医嘱25000份,其中出现医嘱不合理情况的医嘱有148份,所占比例为0.59%,并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保证了化疗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结论:在实施化疗药物配置的过程中,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进行集中配置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调配人员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避免了医嘱不合理情况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的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王丽丽;姜桂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口服硝苯地平的高生物利用度制剂提供指导.方法:分别对硝苯地片在不同pH的介质、不同肠段内容物及肠粘膜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在正常人体温度,硝苯地平在胃内容物成为在溶液中lh不稳定,药物的浓度呈递减趋势.在37℃条件下,硝苯地平在酸性较强时不稳,而在pH=4.5-7.6的条件下稳定.结论:硝苯地平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药品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不稳定性,pH4.0-7.6之间相对稳定.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新生儿200名作为观察组,采取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干预,2014年1月-2014年12月新生儿200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段干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早产儿感染率以及极低体重儿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更加强调护理细节的管理,从而实现对隐藏感染源的控制,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邓海英;方元英;张素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32(intedeukin-32,IL-32)在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及胆总管扩张(choledochal cyst,cc)患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白介素(IL)-32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及未发生胆管炎的胆管扩张症患儿14例为研究对象,划分胆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BA)及胆管扩张患儿为对照组(C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WB)方法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BA)和胆总管扩张组(CC)两组中肝脏组织内白介素(IL)-32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间IL-32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A组中白介素(IL)-32表达情况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中IL-3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 0.05);BA组IL-32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IL-32与γ-GT、ALT、AST之间呈正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如γ-GT、ALT、AST的检测值随着IL-32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说明了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IL-32与其肝功呈正相关的特点,对预测胆道闭锁患儿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0例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行为疗法以及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干预前后的疼痛学评分VAS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疼痛评分VAS显著下降,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还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96例乳腺病变患者行3.0T MR检查,所有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的MRI的影像学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对照,以评价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示良性变例46例,恶性病变为50例.病灶准确性为97%,敏感性为93%,特导性100%,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7%.结论:乳腺MRI的应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价值.
作者:许凯华;廖雪燕;李阿芳;谢鉴津;李水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预后,总结不同手术入路经验.方法:2008年3月-2015年6月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56例,全麻下显微手术,入路依据肿瘤大小、部位、附着点、生长方式,额底入路16例、翼点入路30例、额下翼点入路8例、纵裂入路2例.结果:额底入路全切除率达到87.5%,翼点入路全切除率80.00%,额下翼点入路全切除75.00%,纵裂入路全切除率50.00%,整体全切除80.36%;未见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8.57%(16/56),例次率64.29% (36/56),额底入路并发症发生率18.75%、例次率68.75%,翼点入路26.67%、53.33%,额下翼点入路50.00%、87.50%,纵裂入路50.00%、100.00%,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伤、高热、新发脑积水、下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嗅觉减退、暂时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力减退、癫痫、脑梗塞;随访6个月~3年,视力障碍改善率78.85%(41/52),头痛改善97.30%(36/37),精神障碍改善率100.00%(4/4),抽搐100.00% (4/4),嗅觉减退50.00%(2/4),脑积水80.00% (4/5),激素改变91.67%(11/12);未见复发病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整体切除率高,症状改善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有并发症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作者:吴祖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ICU中的危重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腹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在ICU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术后实施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与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相比,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在ICU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黏膜生长,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许妹;梁朝矿;黄承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消耗性材料使用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本院PIVAS开展前(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20个临床科室总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设为对照组,另将PIVAS开展后(2014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20个临床科室的总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模式消耗性材料使用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消耗性材料使用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材料消耗总金额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耗性材料隐形流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VAS模式比传统配置模式更能节约消耗性耗材,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梅;李志平;方泽慧;林绘;张卉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一般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综合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75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善;周小雨;黄振存;张火林;蔡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在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气喘、发热,X线片检查显示肺部纹理增粗、增多,动脉血氧分压有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则有明显提高.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pH、PaO2、PaCO2、FEV1、FEV 1/FVC指标值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变化多样,应及时予以确诊并给予对症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方法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价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产科分娩或引产的125例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统计产前诊断准确率,比较不同的胎盘位置、是否合并产后出血以及不同经验的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的影响.结果:本组125例胎盘植入患者中,产前诊断正确的42例,准确率为33.60%;42例超声诊断正确的患者声像中,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所占比例为73.81%,子宫肌局部层菲薄所占比例为39.53%,胎盘内漩涡所占比例为23.81%(P<0.05);前置胎盘患者的检出率为54.39%,高于无前置胎盘患者的检出率(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患者的检出率为57.14%,高于无产后出血的患者检出率(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胎盘患者的检出率为55.0%,高于无前壁胎盘患者的捡出率(1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丰富组患者的检出率为44.77%,高于经验欠缺组患者的检出率(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检出率较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影响诊断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胎盘位置、是否合并产后出血以及超声诊断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上加以注意.
作者:李友芳;戴楚虹;魏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采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治疗,常规内固定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的差异.结果:置换组术后第一、第三及第六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常规内固定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半髋置换结合钢丝环扎术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其相比于传统内固定方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初诊为肺癌的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初诊为良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724的水平,并比较此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六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中,六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的敏感度各有不同(P<0.05),其中甲胎蛋白、CYFRA21-1在鳞癌中表达较高;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724、CYFRA21-1在腺癌中的表达比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比较高;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 <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可以考虑将此法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叶柱均;叶淑霞;陈丽仙;张飞勇;叶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