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葳
目的:探讨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同期观察组的60例行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术中、术后情况,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医师应该准确把握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指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丁肖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究CT与MRI诊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根据对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B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影像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判断CT与MRI的诊断效果.结果:CT与MRI对患者肺结节的诊断影像学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A、B两组患者肺结节的病变部位、直径及其形态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对患者肺癌的诊断影像学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的诊断结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MRI的诊断对患者的放射影响较小;CT与MRI在肺癌方面的诊断差异明显,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适合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方武;杨万就;谭志红;梁土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抑郁症患者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采用情志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情感干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39.52±4.94)分和SAS评分(33.85±4.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47.91±5.36)分和SAS评分(44.08±5.6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1例,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2例,69.3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障碍,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具有一定提升作用,患者以及家属满意程度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谢育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柿蒂水提物对电刺激大鼠膈神经引起的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长时程电刺激诱发膈肌收缩反应模型,观察柿蒂水提物对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柿蒂水提物(1.2 g·L-1、2.4 g·L-1、3.6g·L-1),均在0~60 min间出现增强作用,180 min末则出现抑制作用,3.6 g·L-1的柿蒂水提物180 min时收缩仅为药前值的10.9%.结论:柿蒂对大鼠膈肌收缩具有先增强后抑制其收缩的双相作用.
作者:赵庆华;任雷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观察CSI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在全麻恢复期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本组休克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三个关键阶段NTI和CSI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NT分级分别是刺激无反应阶段A级、B级、C级、D组构成比例分别是0%、26.67%、60%和13.33%;呼之睁眼即刻分别为0%、86.67%、13.33%和0%;定向力恢复分别是16.67%、83.33%、0%和0%,呼之睁眼即刻和定向力恢复NTS与刺激无反应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可准确及时反映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变化.
作者:廖梅苑;蔡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并探讨与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曼AU5800查空腹静脉血,检测Fe、Zn、Ca、Mg、Cu含量.结果:80例检测结果中,其中Fe缺乏14例(17.5%);Zn缺乏18例(22.5%);Ca缺乏12例(15%);未见Cu缺乏;未见Mg缺乏.结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诊断疾病十分重要,应积极运用于儿童的预防保健及疾病诊断工作中.
作者:合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颅脑中动脉血流峰值(Vp)、平均流速(Vm).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p、V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蔡立泓;黄铿伟;陈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月实施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分别选取实施前后3月内于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60例患者作为实施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及不良情绪.结果:实施组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126.8± 12.5)mmHg vs.(139.8± 13.4)mmHg,(71.1±9.7) mmHg vs.(87.6±10.2) mmHg,(73.4±8.7)次/分vs.(88.6±9.2)次/分,P<0.05].实施组术前HAMA、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8±2.2)分vs.(14.6±3.4)分,(35.6±7.4)分vs.(43.7±8.9)分,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前不良情绪.
作者:谢婵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肿瘤等已经成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过实践和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不规范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山市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人体测量的监测,收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等相关资料.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结果的趋势分析,积极探索出我市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范木耿;刘倩云;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给予垂体后叶素子宫体肌层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子宫体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及给药前后血氧分压(SpO2)、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b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给药30min后两组患者SpO2、SBP、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可促进子宫血管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并不造成影响.
作者:谢秋娴;陈婵玉;谢昭雄;曾秀文;黄韩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病理远程会诊用于基层病理科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病理科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间行病理远程会诊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理远程会诊的确诊率等指标.结果:病理远程会诊有77例患者获得确诊,总确诊率为97.47%.结论:在基层病理科开展病理远程会诊有助于提高基层病理科医生的诊断能力,提高确诊率,更好为人民服务.
作者:曾茂森;兰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新型痔疮套扎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240例,随机分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痔疮套扎器手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对照组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皮赘、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等治疗组明显优异((P<0.05).结论:痔疮套扎器(RPH)结合肛门整形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并发症少,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峰;王洪保;张恩华;黄少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两个社区9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同年龄组、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进行配对比较.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病人经过3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实验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且控制比较稳定,依从性、积极性、主动性均比对照组高.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人分级管理中能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益于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良;黄仕春;黄浩;许宗梅;钟超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三组.前列地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周;缬沙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检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尿蛋白排泄率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差异,联合组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肌酐水平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PICC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局部渗液、导管堵塞、皮肤磨损等不良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别,P< 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流感染发生的时间均早于试验组患者.差别显著,P< 0.05.结论: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机率.在一方面延长了导管堵塞和脱落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61例,其中常规组采取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实验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4小时与48小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脑循环状态、扩张脑血管等,药物起效迅速.
作者:冷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评价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健康及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排龈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前牙冠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ViscoStat Clear组(40例)、肾上腺素组(40例)和生理盐水组(40例),分别采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0.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作为排龈药物浸泡排龈线,压线法排龈,于排龈前及排龈后0.5h、1、3、7d为观察点,测定龈沟液(GCF)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此外,选取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和生理盐水处理后,涂布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采用万能测试仪测定其粘接强度.结果: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及0.1%肾上腺素排龈后GCF量和AST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排龈后0.5 h、1、3d与排龈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实验组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d实验组及对照组中GCF量及AST水平均与排龈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离体牙实验结果表明,经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的牙表面树脂粘接强度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但二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存在一定损伤,但均可恢复;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牙面,对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姜德志;屈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资料,其中32例为再发脑梗死患者,50例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35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差异;并按影像学表现把所有患者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中面积、腔隙性梗死3组,依次各43例、32例、16例,然后比较三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小.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对照者、初发脑梗死患者及再发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逐渐增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于中面积组(P<0.05),中面积梗死组大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数目(OR=0.756、95%CI:0.630-0.907、P<0.01),中性粒细胞数目(OR=0.773、95%CI:0.644-0.926、P<0.01)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与脑梗死复发有相关性,是脑梗死再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高鹏;王春芳;臧大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的3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设计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患者的肺康复及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入院后根据CT诊断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评估,并发气胸的有16例(51.61%)、并发乳糜胸的患者有5例(16.13%)、并发咯血的患者有4例(12.90%),并发呼吸衰竭的有6例(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x2=7.0455、4.2923、4.2759、4.0260,P=0.0080、0.0383、0.0387、0.0448);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11.52±3.57)分与干预前(6.97±2.14)分相比也明显要高,统计学上有意义(t =6.0864,P=0.0000).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常并发气胸、乳糜胸、咯血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及肺康复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璐;孟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