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临床护士幸福感的影响

帅水云;万丽霞;黄孟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临床护士, 幸福感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临床护士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全院临床护士和医院管理干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对全院临床护士干预前和干预后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的临床护士幸福感明显高于干预前的幸福感.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总体幸福感.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小剂量雌激素贴剂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对照组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抽血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降低,达到改善CSF症状的目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2含量明显增加,而FSH含量稍降低.结论:小剂量E2贴剂可以有效缓解CFS症状,可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潘博希;陈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胃镜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对照组仅经丙泊酚治疗,再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为8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MAP、HR及SpO2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且观察组术中MAP、HR及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诊疗期间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治疗,可保障平稳麻醉,还可控制发生不良反应,镇静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蒙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我院9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方案,行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疗法,观察应用效果.结果:随访一年,98例患者均无再次发生骨折,无软组织的并发症出现,Mazur评分显示65例为优,29例为良,4例为中.结论: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法显著改善了骨折区的血供情况,减少了手术开口的面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黄宏宏;许新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3D CE-MRA(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拟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给予患者3D CE-MRA与DSA(有创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ASO(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像结果.结果:将DSA作为标准,观察组评价ASO符合率是91.30%;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是98.16%,特异度95.04%、准确率96.68%,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51%、97.95%.结论:3D CE-MR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ASO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较高,无创伤、无辐射,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陈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两个社区9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同年龄组、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进行配对比较.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病人经过3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实验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且控制比较稳定,依从性、积极性、主动性均比对照组高.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人分级管理中能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益于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良;黄仕春;黄浩;许宗梅;钟超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动静结合辨治老年下肢创伤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牟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原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94%比对照组的80%高,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16%,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且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其中总体健康、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与不适、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思想渗透到老年下肢创伤骨折的治疗中,让患者在恰当的时机里选择合适的动治疗或静治疗,有助于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三组.前列地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周;缬沙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检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尿蛋白排泄率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差异,联合组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肌酐水平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颅脑中动脉血流峰值(Vp)、平均流速(Vm).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p、V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蔡立泓;黄铿伟;陈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维护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PICC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局部渗液、导管堵塞、皮肤磨损等不良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别,P< 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流感染发生的时间均早于试验组患者.差别显著,P< 0.05.结论: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机率.在一方面延长了导管堵塞和脱落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牵引的保守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是93%,对照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是79%,组间踝关节恢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明显加快骨折愈合,提高踝关节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温晋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临床护士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临床护士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全院临床护士和医院管理干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对全院临床护士干预前和干预后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的临床护士幸福感明显高于干预前的幸福感.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总体幸福感.

    作者:帅水云;万丽霞;黄孟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究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病理远程会诊用于基层病理科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病理科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间行病理远程会诊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理远程会诊的确诊率等指标.结果:病理远程会诊有77例患者获得确诊,总确诊率为97.47%.结论:在基层病理科开展病理远程会诊有助于提高基层病理科医生的诊断能力,提高确诊率,更好为人民服务.

    作者:曾茂森;兰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评价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健康及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排龈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前牙冠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ViscoStat Clear组(40例)、肾上腺素组(40例)和生理盐水组(40例),分别采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0.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作为排龈药物浸泡排龈线,压线法排龈,于排龈前及排龈后0.5h、1、3、7d为观察点,测定龈沟液(GCF)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此外,选取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和生理盐水处理后,涂布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采用万能测试仪测定其粘接强度.结果: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及0.1%肾上腺素排龈后GCF量和AST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排龈后0.5 h、1、3d与排龈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实验组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d实验组及对照组中GCF量及AST水平均与排龈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离体牙实验结果表明,经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的牙表面树脂粘接强度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但二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存在一定损伤,但均可恢复;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牙面,对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姜德志;屈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小儿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疗法包括电针、穴位注射、推拿、功能训练、高压氧疗、静脉注射神经节苷脂.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时对比评价2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综合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时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2个月时综合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神经损伤患者,综合多种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升疗效,值得关注.

    作者:彭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急诊患者当中的56名比较典型性的患者病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n=28),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参照组则行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2组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当中的急诊患者行以适当的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术的终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展华;常后婵;别逢桂;钟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方案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入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疗、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及西药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饮食疗法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采用饮食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社区中心接诊随访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新型饮食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7.68±5.68)d,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2.29±5.36)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99,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新型饮食疗法血糖明显下降,常规食疗血糖基本无变化,两组的2hPBG、FBG、HbA1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相对性低血糖、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饮食疗法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操作较为方便,降血糖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丘欢华;唐艳平;罗臻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