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在辅助治疗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周雄飞;郑君;毛开新

关键词:小儿原发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钙, 疗效
摘要:目的:结合笔者在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辅助治疗的相关情况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序贯法将选取的64例研究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观测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组患儿利尿、消肿、尿蛋白转阴所花费时间更短,没有出现出血情况,仅出现1例血小板减少;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更安全,值得借鉴。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增生贴膏的制备与质量分析

    目的:对骨质增生贴膏的制备工艺和质量分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和薄层色谱法来确定骨质增生贴膏的佳制备工艺和鉴别骨质增生贴膏中桔梗的有效成分。结果:完成了对骨质增生贴膏的制备,确定佳工艺,并且对骨质增生贴膏中桔梗进行薄层分析并证明膏药中含中药桔梗的有效成分。结论: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本实验工艺的科学合理,以及膏药中有效成分存在。

    作者:梁林;李永吉;刘津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10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病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优质护理还可促进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恢复,提前治愈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桂珍;翟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

    目的:研制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对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对处方及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进行筛选,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所制备的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工艺重现性较好;羟丙甲纤维素(HPMC)K15m的用量、PEG40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对渗透泵片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所制备的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在12小时内有明显的零级释药特征。结论:此种处方工艺简单易行,体外释药曲线平稳恒定,可以克服和改善目前该普通制剂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缺点和不足。

    作者:周钰滢;刘平平;王江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仔细观察并总结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抽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接诊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分别采取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法,对照分析两组病例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疗效评估,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lc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各项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对于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更为显著,能够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容量法测定曲匹布通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曲匹布通片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容量法测定曲匹布通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对测定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6%。覆盖因子k=2。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并通过分析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使测量结果更加可信。

    作者:陈乃江;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荚蒾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鸡树条芙蒾果实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的实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荚蒾果中绿原酸的水提工艺进行优化,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以14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70分钟。结论:该工艺方法对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合理,可行,为荚蒾果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高宇;李洪阳;祝天恩;肖光玲;李彦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IL-6、IL-8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IL-6、IL-8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进行血清 IL-32、IL-6、IL-8及 ALT、ALB、TB、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做比较。结果:(1)病例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 CHB 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随轻度、中度、重度分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IL-32水平与 ALT、TB水平呈现正相关(r=0.54,P<0.05),与 ALB 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血清IL-6、IL-8水平与ALT、TB水平也呈正相关(r=0.39,P<0.05;r=0.36,P<0.05),与AL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3)血清IL-32与IL-6、IL-8水平成正相关,(p<0.05);IL-6与IL-8也成显著正相关(r=0.6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能够反映出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卓海燕;范金海;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鞣质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鞣质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元酚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植物如蔬菜、鲜果、调料中也含有鞣质成份。本文总结了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鞣质的生物活性为鞣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玥;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牛磺酸与细胞凋亡

    牛磺酸(Taurinet)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肾脏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的凋亡都有重要的影响,进而能对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艳南;王力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通过平均偏差法制定中药提取纯化水在线pH值警戒限、纠偏限

    目的:通过对提取车间纯化水在线pH值的统计分析,确定其pH值的警戒限和纠偏限,及时发现制水过程中pH值的异常,以保证纯化水pH值符合生产要求。方法:平均偏差法。结果:在线pH值警戒限在5.60-6.44,纠偏限在5.18-6.86范围内,完全能控制纯化水pH值符合提取生产要求。结论:该制定pH值警戒限、纠偏限的方法简便、可靠,为更好地控制中药提取生产所需纯化水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许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迷迭香和肉桂精油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的抑菌直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时的MIC和MBC。结果:肉桂精油对黑曲霉抗菌活性强,其MIC值为0.062%v/v,对绿脓杆菌抗菌活性弱,MIC值为0.500%v/v。迷迭香精油除对绿脓杆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较弱之外,对其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值的范围为0.125% v/v-0.25% v/v。混合精油对供试细菌表现出叠加作用,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当肉桂精油与迷迭香精油以1:7和1:9比例混合时,对黑曲霉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肉桂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单独和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作者:贾佳;吴艳;苏莉芬;杨磊;刘香萍;李春英;张晶;何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入我校附属医院的39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GC/MS定性检测,确定药物中毒种类,查阅病历中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种类,对比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医生预估药物种类的区别,分析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393例病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值为1: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平均住院时间(LOS)3.6日。临床医生预估种类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的比例为10%,完全不一致的比例为24%,两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医生预估完全准确组的痊愈率为84.6%。结论:本研究显示医生预估的患者中毒药物种类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开展中毒药物检测是必须的。

    作者:李希娜;方洪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对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以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虎眼万年青粗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佳料液比为1:25,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h。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9.79%。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为虎眼万年青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曲中原;刘学;邹翔;王雨蒙;赵静文;张逸乔;邹晓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畸片断弓技术治疗前牙损伤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究正畸片断弓技术治疗前牙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72例前牙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正畸片断弓技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成功率为76.19%,治疗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片断弓技术能有效地治疗前牙损伤患者,且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烁;刘东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限选课的《药物动力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药品质量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其药学素养与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教学相长,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崔明宇;李秋红;杨柳;关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需进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切除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接受常规开放切除术式,作为常规组;另外15例患者接受微创切除术式,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常规组为33.3%,微创组为13.3%,组间差异显著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术式相比,微创术式预后效果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微创效果显著。

    作者:孙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SC在药物包装方面的应用

    目的:介绍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包装方面国内和国外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日本药典中的DSC在药物包装方面的应用方法。结论:阐述了DSC在药物包装方面重要性,而我国药典目前还没有明确表述。

    作者:胡显峰;宋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透视下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58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2组:治疗组25例(32足)采用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1例(26足)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46例均获得平均18(6-36)个月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5±0.6)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0±0.4)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按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治疗组优良率90.6%,对照组优良率88.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优势。

    作者:白刚;黄敦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对比及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部分内容调整概述

    1两版GSP对比《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品GSP)是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以下简称2012版GSP)是2012年11月6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20号)(以下简称2000版GSP)是2000年3月17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的药品管理是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的关键部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的药品管理与发放工作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药品管理差错类型与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立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