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思考

李立娜

关键词:西药房, 药品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的药品管理是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的关键部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的药品管理与发放工作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药品管理差错类型与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用于直接压片工艺辅料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直接压片的辅料的研究进展,从直接压片辅料的创新、辅料制作方法的创新、辅料的质量控制和辅料的粉体学性质四个方面来论述,通过对辅料性质的完善和创新来制备更加优良的片剂。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表明在选择适宜的辅料前提下,直接压片制备工艺具有很好的优势和前景。

    作者:吴季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透视下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58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2组:治疗组25例(32足)采用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1例(26足)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46例均获得平均18(6-36)个月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5±0.6)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0±0.4)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按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治疗组优良率90.6%,对照组优良率88.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撬拨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优势。

    作者:白刚;黄敦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鞣质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证实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鞣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十年鞣质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含鞣质中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畅;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毒性肠胃炎的主要症状和预防与治疗

    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肠胃炎的特点是水样腹泻,腹部绞痛,恶心或呕吐,有时发热的肠道感染。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窍除痰法治疗痰浊型头痛的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叙述痰浊型头痛的研究概况,分析除痰法及芳香开窍法的原理应用,终对开窍除痰法治疗痰浊型头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更好的治疗痰浊型头痛提供依据。

    作者:郭莹;曲韵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灵杆菌素生产工艺优化及组成结构研究

    目的:对灵杆菌素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筛选工艺下产品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灵杆菌素佳生产条件,并采用理化反应、TLC、HPLC等分析方法对产品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确定灵杆菌素佳生产条件为:超声破壁时间为30min、苯酚溶液比例为1:30、5倍体积乙醇溶液沉淀。TLC 分析结果表明灵杆菌素是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一种未知糖组成的多聚糖。HPLC 分析结果显示灵杆菌素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且其生产质量稳定。结论:科学筛选所确定的生产工艺条件能确保制备的灵杆菌素杂质含量少、质量稳定。

    作者:杨晶;杨秀峰;殷微微;安明显;李璐;孙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鞣质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鞣质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元酚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植物如蔬菜、鲜果、调料中也含有鞣质成份。本文总结了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鞣质的生物活性为鞣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玥;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腹与微创子宫全切除术临床结局探讨

    目的:分析开腹和微创子宫切除术后的临床结局,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需进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其中23例患者接受开腹切除术作为开腹组;2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局。结果:开腹组和微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组间差异均显著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相比,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微创术式更为安全,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可作为子宫全切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陈绪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柿叶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与软膏剂释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柿叶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与软膏剂的释药性。方法: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以透析膜作为介质进行处方的体外释药性考察。结果:试验表明柿叶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与柿叶总黄酮软膏剂比较释药量大,透皮速度快。结论:制备的柿叶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含药量高,释药量大,外观均匀,透明。

    作者:李冰菲;王兴刚;耿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 PICC 的置管,将化疗药物从导管中输入。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后,通过置管后精心的护理,30例患者均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 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通过精心的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化疗过程的完成。

    作者:刘珍珍;庄广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在辅助治疗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结合笔者在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辅助治疗的相关情况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序贯法将选取的64例研究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观测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组患儿利尿、消肿、尿蛋白转阴所花费时间更短,没有出现出血情况,仅出现1例血小板减少;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更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周雄飞;郑君;毛开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痛口腔注射仪在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在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麻醉过程中,采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对其血压、心率及疼痛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筛选出需要拔牙的264例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无痛口腔局麻注射组和常规局麻注射组,通过心电监护仪采集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数值,并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让患者评价疼痛程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痛注射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注射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注射组患者的疼痛值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P<0.01)。结论:对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时,虽然疼痛值显著降低,但血压、心率值变化仍较明显,为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还需联合其他辅助措施共同治疗。

    作者:钱靓;季彤;柳正明;王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其职业素质的提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技术部门,作为外科拯救手术中重要的场所。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技术性强,护理操作责任性较大,有较高风险的专业。要把手术室各项工作做好关键在人,人员素质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和安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素质[1],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是手术室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溶血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未患有疾病的正常人共计130例,经过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使用贝克曼库尔特LH 750血液分析仪、日立7600-210型号分析仪等细胞分析仪器对进行检查的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测患者的尿酸(UA)、血清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尿素氨(BUN)、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等多种数据,我们将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并整理,再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受检者进行溶血前以及进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结果:经过实验室检测,患者受检数据中的肌酐(CREA)、尿素氨(BUN)、血清葡萄糖(GLU)等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而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等数据在进行溶血前与溶血后有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进行溶血在受检人员临床的生化检验中,对检验的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据此可知,在对受检人员进行生化检验时,应十分注意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检测失误,将真实的检测结果反馈给受检人员。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的影响能够直接影响到对于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其影响十分显著[1]。

    作者:朱燕忠;周琳;管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入我校附属医院的39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GC/MS定性检测,确定药物中毒种类,查阅病历中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种类,对比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医生预估药物种类的区别,分析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393例病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值为1: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平均住院时间(LOS)3.6日。临床医生预估种类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的比例为10%,完全不一致的比例为24%,两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医生预估完全准确组的痊愈率为84.6%。结论:本研究显示医生预估的患者中毒药物种类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开展中毒药物检测是必须的。

    作者:李希娜;方洪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3年低中频治疗设备抽验情况分析

    低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调制中频电流。低频治疗仪一般应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中频治疗仪一般应用1k-100kHz 的脉冲电流。低频和中频治疗设备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电刺激物理治疗设备。

    作者:单丹丹;宋佳丽;胡显峰;单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浅析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情况,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予日常服用药物并注意规范患者饮食1个月,治疗组还要加入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运动30 min,一周3-5次。两组均在治疗1个月前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GHbAlc,均于治疗后得以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效果比单纯药物和饮食控制好。

    作者:姜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需进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切除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接受常规开放切除术式,作为常规组;另外15例患者接受微创切除术式,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常规组为33.3%,微创组为13.3%,组间差异显著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术式相比,微创术式预后效果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微创效果显著。

    作者:孙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蔓越莓预防鹿角形肾结石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蔓越莓对预防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02月患鹿角形肾结石并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36例,所有的患者均已经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或经皮肾镜碎石术和体外震波碎石术配合的“三明治”疗法治疗,术后复查 B 超提示结石已清除干净。再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16例。试验组术后口服蔓越莓颗粒咀嚼片(1.0g/片)6个月,每次1片,2次/天。调节尿 pH 值6.5左右,并嘱患者饮水2000 ml/d 以上,不限饮食。对照组嘱患者饮水2000 ml/d以上,不加用任何药物,不限饮食。6个月各复查泌尿系 CT、尿常规+尿培养、24h 尿钙、尿 pH 值等。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尿感染复发率、24h 尿钙、尿 PH 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PH值低于对照组,呈弱酸性;试验组24小时尿钙低于对照组。结论:蔓越莓对鹿角形肾结石术后的复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蒙勇燕;陈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析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治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探究了尘肺合并肺结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该疾病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疾病鉴别诊断需要掌握的要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质量。相对与单纯肺结核疾病、尘肺疾病而言,尘肺合并肺结核病死率较高,因此研究该疾病的一些诊治进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