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均质机搅拌系统设计方案

黄振江

关键词:混合, 含量, 搅拌桨, 转速, 粘度, 溶解度, 调和
摘要:目的:使物料不挂罐壁、混合均匀、易于清洁、操作时间短、维修方便、不存在污染药品的风险。方法:由桨叶推进剪切式搅拌桨改为框式刮板式搅拌桨,降低搅拌桨转速。结果:物料不挂壁、混合均匀、操作时间短、含量偏差达到标准(≤2.5%)。结论:该搅拌桨形式简单,适合粘度大的几种相互之间溶解度小的物料的调和。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通过平均偏差法制定中药提取纯化水在线pH值警戒限、纠偏限

    目的:通过对提取车间纯化水在线pH值的统计分析,确定其pH值的警戒限和纠偏限,及时发现制水过程中pH值的异常,以保证纯化水pH值符合生产要求。方法:平均偏差法。结果:在线pH值警戒限在5.60-6.44,纠偏限在5.18-6.86范围内,完全能控制纯化水pH值符合提取生产要求。结论:该制定pH值警戒限、纠偏限的方法简便、可靠,为更好地控制中药提取生产所需纯化水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许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仔细观察并总结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抽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接诊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分别采取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法,对照分析两组病例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疗效评估,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lc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各项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对于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更为显著,能够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迷迭香和肉桂精油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的抑菌直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时的MIC和MBC。结果:肉桂精油对黑曲霉抗菌活性强,其MIC值为0.062%v/v,对绿脓杆菌抗菌活性弱,MIC值为0.500%v/v。迷迭香精油除对绿脓杆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较弱之外,对其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值的范围为0.125% v/v-0.25% v/v。混合精油对供试细菌表现出叠加作用,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当肉桂精油与迷迭香精油以1:7和1:9比例混合时,对黑曲霉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肉桂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单独和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作者:贾佳;吴艳;苏莉芬;杨磊;刘香萍;李春英;张晶;何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鞣质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证实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鞣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十年鞣质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含鞣质中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畅;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SC在药物包装方面的应用

    目的:介绍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包装方面国内和国外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日本药典中的DSC在药物包装方面的应用方法。结论:阐述了DSC在药物包装方面重要性,而我国药典目前还没有明确表述。

    作者:胡显峰;宋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鞣质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鞣质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元酚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植物如蔬菜、鲜果、调料中也含有鞣质成份。本文总结了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鞣质的生物活性为鞣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玥;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314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切口保护及局部应用甲硝唑液冲洗等,观察切口感染发生率的临床资料。结果:314例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15例,总感染率4.8%(15/314)。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7例,切口感染7例,占18.92%(7/37);未穿孔性阑尾炎277例,切口感染8例,占2.89%(8/277)。结论:阑尾炎术后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阑尾炎病程与病理类型、阑尾切除方式、切口选择与切口保护、手术时间及是否正确放置腹腔引流物等。提出对该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严格的无菌技术,轻柔、规范、避免长时间的手术操作,必要的创口处理,合理选用抗生素,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马雪平;徐军;王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对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以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虎眼万年青粗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佳料液比为1:25,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h。虎眼万年青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9.79%。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为虎眼万年青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曲中原;刘学;邹翔;王雨蒙;赵静文;张逸乔;邹晓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入我校附属医院的39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GC/MS定性检测,确定药物中毒种类,查阅病历中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种类,对比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医生预估药物种类的区别,分析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393例病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值为1: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平均住院时间(LOS)3.6日。临床医生预估种类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的比例为10%,完全不一致的比例为24%,两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医生预估完全准确组的痊愈率为84.6%。结论:本研究显示医生预估的患者中毒药物种类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开展中毒药物检测是必须的。

    作者:李希娜;方洪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回顾性选择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植入体内埋入式输注系统引流生成过多的脑脊液来降低颅内压。对照组应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传统药物降低颅内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及抽搐的缓解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头痛、呕吐及抽搐较对照组明显缓解。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体内埋入式输注系统治疗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呕吐及抽搐的发生。

    作者:范晓琳;张冠婕;庄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财富,一直以来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着不可代替的贡献。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导致人类疾病的增加,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导致中药再度受到重视。中药的现代化是现代医药发展的必要产物,是中药复兴的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来自世界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掘中医药宝库,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添加VB1后安神补脑液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含VB1的全方安神补脑液、不含VB1的安神补脑液、VB1液三种药液对H2O2诱导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添加VB1后的全方安神补脑液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诱导损伤PC12神经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安神补脑液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三种药液对PC12神经细胞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对H2O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均具有保护作用。添加VB1后的全方安神补脑液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不含VB1的安神补脑液及VB1药液。结论:添加VB1后的全方安神补脑液能增强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婷婷;孙桂波;孟祥宝;林文彬;卢珊;祖双;王永宽;于江波;孙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10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病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优质护理还可促进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恢复,提前治愈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桂珍;翟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限选课的《药物动力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药品质量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其药学素养与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教学相长,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崔明宇;李秋红;杨柳;关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IL-6、IL-8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IL-6、IL-8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进行血清 IL-32、IL-6、IL-8及 ALT、ALB、TB、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做比较。结果:(1)病例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 CHB 组的血清IL-32、IL-6、IL-8水平随轻度、中度、重度分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IL-32水平与 ALT、TB水平呈现正相关(r=0.54,P<0.05),与 ALB 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血清IL-6、IL-8水平与ALT、TB水平也呈正相关(r=0.39,P<0.05;r=0.36,P<0.05),与AL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3)血清IL-32与IL-6、IL-8水平成正相关,(p<0.05);IL-6与IL-8也成显著正相关(r=0.6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能够反映出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卓海燕;范金海;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影响企业研发课题结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企业坚持研发是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但在课题结题时往往受到制约,其表现及探讨如下。1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经费不足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课题的进展,研究者在申报课题时要认真根据研发课题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申报项目,使支持的经费强度、项目的性质及其他要求与课题相符。目前企业研发经费来源大部分为企业自筹和申请国家支持的渠道,经费来源较为单一。企业应走市场化渠道,与医疗单位、学校及专业研发机构相结合,采取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办法,变单一纵向的引资来源为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引资来源。

    作者:崔玉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住院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减少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方法:在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住院药房发生的调剂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数量差错为主,占63.21%,其次为规格差错与漏发差错,分别占12.59%和7.90%。结论:根据调剂差错的统计分析情况,针对性的制定了改进措施。

    作者:曾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工艺条件的筛选

    目的: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适用于大生产的工艺条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方法:通过对影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质量的生产工艺条件的筛选,确定佳活性炭用量、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及是否充氮。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充氮气、活性炭用量为0.05%、灭菌时间及温度为121℃,10分钟。结论:所建立的工艺条件适合本品的生产,工艺合理科学可行。

    作者:周翠兰;庄满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OI编码修改声明

    作者: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Ang-2对肺癌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促血管生成素-2(Ang-2)对肺癌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肺癌患者,包括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患者42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lung ,AC)46例、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24例,以及16例健康者健康体检者以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检测为主体,同步测定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比较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对血清Ang-2的影响。评价CEA、NSE、CYFRA21-1、SCC与Ang-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并进行其与Ang-2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血清Ang-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患者血清 Ang-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及Ⅰ、Ⅱ期;远处转移患者血清 Ang-2水平显著高于非远处转移者;CEA、NSE、CYFRA21-1、SCC 与 Ang-2联合检测各病理类型肺癌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CEA、CYFRA21-1、SCC 与Ang-2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ng-2对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应用Ang-2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

    作者:李明琦;石学魁;尤琦;王大为;贾云鹤;王锡山;张鹏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