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质沙雷氏菌在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张帅;卢磊;王靖瑶;王天女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灵杆菌脂蛋白, 抗肿瘤
摘要:时至今日,肿瘤依然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而治疗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法会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由此在肿瘤治疗的研究重心逐步转向多糖类等低毒害药物上。从粘质沙雷氏菌细胞壁提取出的灵杆菌脂多糖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且灵杆菌脂多糖毒性比其他细菌内毒素毒性要低,更适合用于相关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粘质沙雷氏菌相关理化性质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粘质沙雷氏菌脂多糖的提取以及在医学方面的作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彩超对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血流阻力指数监测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包块血流指数(RI)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月间住院的两组(共60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包块的血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临床确诊率为95%;治疗7-14天后彩超显示异位灶妊娠囊开始变形、缩小,包块内血流阻力指数逐渐减少,一月后血流消失。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监测包块血流阻力指数可提高诊断率,可作为保守治疗是否有效的评估指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修权;胡云;陈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胫骨平台属于膝关节负荷结构,其骨折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分别从胫骨平台骨折的受伤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康复功能锻炼等方面重点阐述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瑞阳;姜贺新;李腾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藻酸盐、水胶体敷料在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藻酸盐、水胶体敷料治疗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肠造口手术患者96例,其中有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对出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伤口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肠造口术后出现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进行治疗,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治疗时间为10~20天。结论:采用藻酸盐和水胶体敷料对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患者进行治疗,不但能够使患者的伤口能够得到快速的愈合,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省换药时间,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聪琼;罗冬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2011年、2012年我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及耐药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常规培养检出的306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在临床标本和病房的分布、耐药状况。结果:检出3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标本主要分布以痰液为主,占77.78%;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2011年占40.0%,2012年上升至60.9%,检出率增长迅速,其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骨科分别占(2011年)23%、12%、9.0%,(2012年)9.71%、8.74%、3.88%;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11年的68.0%上升至2012年的71.36%,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11年的66.0%上升至2012年的72.81%,2012年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肟、头孢替坦、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耐药性严重,多为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且耐药性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应积极防治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医疗操作,以减少耐药株的上升。

    作者:周宁;丁宁;任光明;赵玉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

    目的:以金丝桃苷为指标成分,建立刺五加叶的薄层定性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4.6mm×250m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35:6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刺五加叶金丝桃苷的薄层鉴别特征明显,金丝桃苷在0.13~0.7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02%(n=5)。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刺五加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宏昌;魏文峰;王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微波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以抗菌药物和丹参治疗为基础,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和腹部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8.3%)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和微波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志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P方案及FP方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TP方案及FP方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同步调强放疗;对照组:5氟尿嘧啶+顺铂(FP方案)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2年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5%,47.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5%和37.5%;研究组和对照组1、2年生存期分别为80.0%、57.5%,62.5%、40.0%;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可以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降低远处转移控制率,毒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姜兆祥;王忠超;李倩;翟韦玉;田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在整形外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拇外翻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62足),采用经皮肤小切口祛骨矫正术,测量手术前后患者的拇外翻角(HVA)及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术后随访1-2年,32例(62足)患者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优54足(87.09%),良6足(9.67%),差2足(3.22%),术后测量HVA为15.08.±6.40o,IMA 8.07±1.60o,较术前HVA 33.27±5.14,I,MA 10.60±3.0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发作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评价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与癫痫治疗疗效间的变量关系。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奥卡西平治疗。以300mg/日为起始剂量逐渐加量用药,加药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测定患者血浆中奥卡西平10-羟基衍生物(MHD)浓度,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统计分析记录所得数据。结果:不超过有效剂量内治疗效果与药物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在治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血药浓度每增加1%,疗效增强0.19%。结论:在安全使用剂量内,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越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钾麻痹46例临床分析及探讨血清肌酶升高的原因

    目的::总结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及血清肌酶改变。方法:回顾分析46例低钾麻痹患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我院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急性肠炎、利尿剂的副作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部分患者尤其有肌肉疼痛者肌酸磷酸肌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且和肌力、血钾水平有明显的关系,患者肌力正常后肌酶也恢复正常。结论:低钾麻痹患者肌酶升高和肌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有关。

    作者:刘茂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腮腺是大的涎腺,色淡黄,质软,其解剖特点[1]:处于颜面部位、耳垂下前方,前界在下颌支、嚼肌面上,后界为乳突,上为外耳道,下为下颌角下方,神经分布复杂,血运比较丰富,给手术本身带来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面神经,同时还须切除受侵皮肤,而采用肌皮瓣修复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也相对比较复杂。腮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者做肿瘤及浅叶切除,位于腮腺深叶需做肿瘤及深叶切除[2]。腮腺良性肿瘤一般采取腮腺部分切除术联合面神经解剖术;腮腺恶性肿瘤根据肿瘤恶性程度不同采取保留或牺牲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部分转移率高的恶性肿瘤可联合应用颈淋巴清扫术[3]。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刘颖;李家锋;管海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经检查和病理等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2.68%(38/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年中,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13例,局部复发率为31.70%(13/41),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率为21.95%(9/41),3年生存28例,生存率为68.29%(28/41);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4例,局部复发率为9.76%(4/41),远处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4.88%(2/41),3年生存36例,3年生存率为87.80%(36/4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弯曲细小钙化根管的临床治疗方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弯曲细小钙化根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细小弯曲或钙化根管进行治疗,根管治疗的过程包括开髓、拔髓,确定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冲洗,根管用药及根管充填,完成牙体修复,术后回访等步骤,观察疗效。结果:70颗患牙经过反复疏通根管,治疗成功65颗,成功率92%,其中有3颗上颌磨牙中的近中弯曲根管有台阶形成。2颗钙化根管未完全扩通,评定为治疗失败。结论:根管细小、钙化不通是根管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弯曲根管的治疗,成功的根管制备是前提和基础;理想、致密、完满的根管充填是完善和保障。

    作者:胡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诊断梅干腹综合征两例并文献复习

    梅干腹综合征( prune-belly syndrome, PBS),又称三联征(triad syndrome),先天性腹肌缺陷综合征。其三大主征为腹肌缺陷、尿路畸形及双侧睾丸未降。本病罕见,在活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1/50000,95%发生在男性,且多为散发,容易漏诊[1]。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张立峰;史云波;王文军;靳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洋地黄对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效应。方法:收集4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洋地黄治疗组与非洋地黄治疗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4例。根据分组,对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进行治疗,并实施对应的用药护理措施,对非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给予非洋地黄类药物(心先安)进行治疗。结果:在用药与护理的作用下,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洋地黄治疗组,且无1例患者出现中毒等副作用反应,洋地黄治疗组患者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这三项指标比非洋地黄治疗组更接近于正常水平,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洋地黄进行治疗,并辅以优质的用药护理措施,可以保障用药治疗安全,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值得加强临床应用。

    作者:孙炳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国大输液包装技术开发应用进展

    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 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从临床应用以来,输液产品包装容器经历了3代变化,目前在我国输液市场上存在的包材主要有玻瓶、塑瓶、非PVC软袋和直立式软袋四种形式。非PVC软袋输液包装技术安全、有效,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是大输液包装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于淑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防止跌倒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376例高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355例心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跌倒人数和防跌倒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44±1.2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9.13±1.53。对照组有9例发生跌倒占总人数的2.54%,观察组无人发生跌倒;观察组入院时和健康教育后,跌倒因素和防御措施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风险分级,预防和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和家属对于防跌倒的安全意识的知晓率。

    作者:招少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冷冻胚胎移植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98例在本院进行冷冻胚胎移植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例冷冻胚胎移植患者有38个周期妊娠,周期妊娠率38.78%。妊娠组平均每次移植胚胎个数多于非妊娠组(2.87±0.58 vs 2.42±0.84,P<0.05),移植1个、2个、3个及以上冷冻解冻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9.29%、19.21%、37.32%,其中移植3个及以上胚胎者的妊娠率高于移植1个和2个胚胎者的妊娠率(P<0.05)。胚胎解冻后体外培养24 h平均细胞数增长率≥50%者的妊娠率(35.43%)高于增长率<50%者(18.28%),P<0.05,移植Ⅰ级胚胎与Ⅱ级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35.16%、18.58%,P<0.05。新鲜移植周期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43.16%,在新鲜移植周期未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27.81%,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8.11%、21.80%,无统计学差异。LH峰日内膜厚度及类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冷冻胚胎解冻移植成功率与同期一般IVF周期的妊娠率相近,采用控制内膜周期进行胚胎移植成功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碎片>20%的胚胎经冷冻解冻移植操作后的受损率明显升高。

    作者:张雪;黄晓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和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受试对象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8例)在每日清晨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组(B组44例)在晨起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夜间顿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治疗4周后24HMDBP 24HMSBP dSBP dDBP nSBP nDBP变化及降压效果。结果:A、B组治疗后24 h动态血压测定各个指标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差值比较24HMDBP d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MSBP dDBP nSBP 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早晚服用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张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多种实验室指标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7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实验室指标的特点,综合分析对PB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确诊的PBC患者血清生化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75例PBC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免疫球蛋白M(IgM)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IgG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②自身抗体检测75例抗核抗体(ANA)均阳性,主要荧光核型为胞浆颗粒型,着丝点型,核点型,核仁型及混合型;75例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93.4%, AMA-M 2阳性率为85.3%。结论:综合多项实验室指标检测对PBC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磊;安园;刘微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