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阳;姜贺新;李腾飞
麻杏甘石汤是治疗外感风寒、郁热致喘之主方,从难溶性化合物和汤液形成规律角度,探讨麻杏甘石汤的药性传递规律。
作者:刘志茹;田泽庶;吕邵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效应。方法:收集4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洋地黄治疗组与非洋地黄治疗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4例。根据分组,对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进行治疗,并实施对应的用药护理措施,对非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给予非洋地黄类药物(心先安)进行治疗。结果:在用药与护理的作用下,洋地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洋地黄治疗组,且无1例患者出现中毒等副作用反应,洋地黄治疗组患者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这三项指标比非洋地黄治疗组更接近于正常水平,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洋地黄进行治疗,并辅以优质的用药护理措施,可以保障用药治疗安全,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值得加强临床应用。
作者:孙炳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能够有效控制危险行为出现的治疗对策。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住院进行诊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危险行为调查及研究的基础上,给予47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同时给予47例实验组研究对象针对性治疗对策,并且对比以及分析两组患者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起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推广。
作者:吴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顺铂同步调强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0例,按92福州分期Ⅲ期21例,ⅣA期9例,雷替曲塞2mg/m2,第1天,顺铂30mg/m2,第1~4天,每4周重复。放疗采用IMRT照射技术。鼻咽肿瘤(GTV)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96Gy,鼻咽区域及上颈部临床靶区(PTV1)处方剂量为60.06Gy,下颈部锁骨上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96Gy。按EORTC或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全组患者均给同步放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予2周期辅助化疗。结果: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有效率为90%,颈部淋巴结有效率为86.6%。,1年无病生存率为100%,2年无病生存率9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急性粘膜反应、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为I~II度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结论:雷替曲塞、顺铂同步调强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作者:陈玲;孙伟华;郭成业;孔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在整形外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拇外翻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62足),采用经皮肤小切口祛骨矫正术,测量手术前后患者的拇外翻角(HVA)及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术后随访1-2年,32例(62足)患者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优54足(87.09%),良6足(9.67%),差2足(3.22%),术后测量HVA为15.08.±6.40o,IMA 8.07±1.60o,较术前HVA 33.27±5.14,I,MA 10.60±3.0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电切术配合妈富隆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确诊收院的12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对照组则仅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情况、月经期间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随访观察,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2.9%,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13.1%,两组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状况,减少经期出血,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刘瑾;余志英;曾果花;方光光;李法升;周霞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李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盐酸氨溴索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儿10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单独治疗方法,研究组采取盐酸氨溴索辅佐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快、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而言,相较于阿奇霉素单独治疗方式,盐酸氨溴索辅佐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显著,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符改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法对治疗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益气祛瘀方汤药)2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别嘌呤醇组),疗程1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指标情况。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血尿酸指标、中医证侯疗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瘀法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关节疼痛VAS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丁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牛磺酸是存在于机体中正常的物质,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的各个体系都有很积极的作用,且其不良反应很小,伴随着牛磺酸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磺酸在体内的分布及牛磺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艳丽;李瑞雪;井丽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颅脑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颅脑肿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脑桥小脑角区肿瘤、鞍区肿瘤、蝶骨脊区肿瘤患者手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患者的头痛(6.00%)、肿瘤压迫(3.00%)、恶心呕吐(4.00%)与手术前患者的头痛(51.00%)、肿瘤压迫(49.00%)、恶心呕吐(53.00%)症状明显较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用来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我科室对2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130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4h的降压平稳性指标—平滑指数(SI)高于对照组,降压治疗1个月、6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效果优于缬沙坦,患者耐受性良好,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
作者:魏永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和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受试对象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8例)在每日清晨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组(B组44例)在晨起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夜间顿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治疗4周后24HMDBP 24HMSBP dSBP dDBP nSBP nDBP变化及降压效果。结果:A、B组治疗后24 h动态血压测定各个指标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差值比较24HMDBP d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MSBP dDBP nSBP 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早晚服用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张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时至今日,肿瘤依然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而治疗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法会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由此在肿瘤治疗的研究重心逐步转向多糖类等低毒害药物上。从粘质沙雷氏菌细胞壁提取出的灵杆菌脂多糖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且灵杆菌脂多糖毒性比其他细菌内毒素毒性要低,更适合用于相关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粘质沙雷氏菌相关理化性质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粘质沙雷氏菌脂多糖的提取以及在医学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帅;卢磊;王靖瑶;王天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4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期患者40例,II期患者20例,III期患者24例,IV期患者10例,采取联合根治术的患者有38例,其余56例患者采取原发病灶单纯扩大切除,采取同期修复重建患者有85例。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所有的94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在术后功能形态恢复良好,且无转移复发现象;2例患者出现复发,癌扩散至颅内导致死亡;2例患者恢复过程中产生其他疾病导致死亡;2例患者骨转移导致死亡。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采取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输卵管妊娠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A组:输卵管切除术,B组:输卵管切开取胚术,C组:输卵管挤胚术,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卵巢功能、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率、再次妊娠率以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C组
作者:张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与开放性手术(ORP)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为ELRP组,60例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为ORP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随访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ELRP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ORP组,手术时间长于ORP组,但住院天数于ORP组,并发症患者的比例低于O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和开放性手术均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ELRP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特别是近期疗效良好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万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 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从临床应用以来,输液产品包装容器经历了3代变化,目前在我国输液市场上存在的包材主要有玻瓶、塑瓶、非PVC软袋和直立式软袋四种形式。非PVC软袋输液包装技术安全、有效,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是大输液包装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于淑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对乳腺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2例乳腺结节的FFDM表现。总结经数字化处理的图像特点及对乳腺结节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92例患者中良性90例,全数字化乳腺X线诊断73例,符合率81.1%;恶性102例,全数字化乳腺X线诊断87例,符合率85.3%;90例良性病灶中纤维腺病34例,纤维腺瘤36例,单纯囊肿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3例。102例恶性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92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黏液腺癌、髓样癌各2例。FFDM表现单纯结节127例,结节伴钙化65例,血管增粗21例,皮下脂肪层浸润26例,皮肤增厚19例,主导管扩张5例,乳头凹陷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3例。结论:FFDM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显示乳腺结节病变更加清晰,且降低了X线剂量;其在为乳腺结节病变诊治提供更有价值资料的同时,安全性也有所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学勤;汪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据相关资料记载,目前栽培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含量偏低有几项原因。经过多年时间,总结出种植含丹参酮较高的丹参基地种植条件(包含土质条件、水质条件、环境及要求基地管理等),对丹参种子的质量要求,种根的质量要求、田间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和实验,提出了具体和佳的操作方法,为指导广大药农优质高效种植丹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杜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