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鼓室内注射联合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章红卫;颜会琴

关键词:利多卡因, 耳鸣, 习服疗法
摘要: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用于治疗耳鸣也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尝试应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120例耳鸣患者行1%利多卡因鼓室内注射和习服疗法,其中女82例,占68.33%,男38例,占21.67%,年龄30~85岁,平均(46.00±5.00)岁.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作者: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射性碘(131Ⅰ)治疗Graves病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其病因有多种,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28%[1].但85%以上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通常所说甲亢的治疗就是指Graves病的治疗.目前公认的Graves病的治疗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131I)和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法各有适应证和优缺点,本文旨在阐述放射性碘(131Ⅰ)的治疗.

    作者:李树生;齐毅;邱志斌;于思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法乐氏四联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 slice CT)在法乐氏四联症(TOF)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0例法乐氏四联症病人,通过对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在64排螺旋CT及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和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4 SCT对TOF的诊断准确率为99.1% (113/114),对合并血管畸形的显示正确率为90.5%(19/21),64 SCT和UCG在诊断TOF主要畸形时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性,在诊断TOF合并血管畸形方面64S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CG.在左肺动脉(LPA)起始段和右肺动脉(RPA)起始段64 SCT和UCG的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P均<0.05),64 SCT的测量结果比UCG更准确.结论:64 SCT是TOF患者术前评估的非常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李章红;罗志方;刘慧莲;刘群;吴婷;江柏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低脂灶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脂肪肝中低脂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脂肪肝患者中肝内65个低脂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44个(67.7%)病灶诊断为低脂灶,呈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63个(96.9%)病灶诊断为低脂灶,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2个(3.1%)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考虑为低脂灶的可能性大,动脉早期呈一过性高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呈等增强.常规超声诊断低脂灶符合率为67.7%,超声造影为96.9%.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低脂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除增强CT、MRI以外的可行的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华;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手术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和比较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随访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218例患者,其中直接外侧入路110例和后外侧入路108例,予以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术后3月检测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及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月内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后外侧入路组术后3月内脱位发生率高于直接外侧入路,两组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及Harris评分相仿.结论:直接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选择后外侧入路时,应尽量对外旋肌群进行修复,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酒精糊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云南白药酒精糊用于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温增高以及组织变性的效果.方法:将28例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实验组给予外敷云南白药酒精糊,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外敷50%的硫酸镁,比较二组疼痛减轻、局部皮肤肿胀消退及变性皮肤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疼痛减轻时间、局部皮肤肿胀消退时间及变性皮肤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酒精糊在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以及组织变性坏死的症状上明显优于硫酸镁.

    作者:邹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肿瘤大小为3.5 cm ×3 cm ×3 cm,似有包膜,切面灰褐色,部分区域见出血,质软.肿瘤组织内见多量内衬扁平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部分区域血管扩张成血窦或受压呈裂隙状,相互吻合似“鹿角状”.肿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洋葱皮”样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中等略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CD34、CD99、Bcl-2,不表达S-100、EMA、CK、CK7,Ki-67阳性率约为1%.结论: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终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还需要与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血管母细胞瘤等相鉴别.

    作者:肖海;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50%,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可以明显促进压疮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该方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梅;肖凤莲;唐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有资料报道[1]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减少35% ~40%的脑卒中、20% ~ 25%心肌梗塞、超过50%心力衰竭.因此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本院对10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选择性肛周皮肤切除加肛周皮浅神经离断术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临床体会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和皮肤科医生常见疾病,由于引起瘙痒的原因很多,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常令治疗医生头痛.我科自2002至今,对210例顽固性肛门瘙痒症患者采取选择性肛周皮肤切除加皮浅神经离断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家发;何玉峰;程广康;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90例,在血糖平稳与牙周基础治疗上,按照电脑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配至3组中,其中A组可摘恒久性牙周夹板30例;B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30例;C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结合五丹散凝胶30例,均应用1年后评价牙周疗效.结果:1年后,A、B、C组分别只有29、28、29例患者参与评估,1年后疗效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显示,A、B两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无显著改善,而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3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改善;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在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优于A组.其中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C组显著优于B组,而在松动度改善方面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是修复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五丹散凝胶能较好辅助牙周炎治疗.

    作者:钟瑾;崔丽娟;李建文;张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人性化护理、评估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视网膜脱离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围术期人性化护理,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情绪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者高达96.13%.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雄招;虞玲;陈章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已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等的关系,为不同患儿家长采取相应的哮喘防治教育方法和对患儿进行个体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地区80名被诊断哮喘并进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无关,患儿支气管病哮喘控制和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有关.结论: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病的认知程度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哮喘的发生.

    作者:万方锐;黄娟;吴凡;胡犁丽;胡奔月;郭莉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结节性筋膜炎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男性乳腺结节性结膜炎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结节性筋膜炎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体积较小,境界相对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镜下病变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间质水肿、黏液变性,伴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渗,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SMA、MSA、Actin、CD68呈阳性表达,S-100、CKpan、CD34、Des呈阴性表达.结论:乳腺结节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的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和病理学上需要与发生于乳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以避免误诊和过度诊断.

    作者:王丹;贺方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的主要方法.方法:对我院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7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准确细致的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后,2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形成准确细致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是保证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配合手术操作的满意度,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韦雪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100 Hz电针对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后效应作用

    目的:探讨2/100 Hz电针(EA)对人体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后效应影响.方法:应用形态学、MTT和ELISA方法,给予健康人每天2/100 Hz EA 30 min,观察电针对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在2/100 Hz EA的第1、3d和停EA后的前2d,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在停EA后的第3d恢复到EA前水平;在末次EA的当天和停EA后的第1 d IL-2和IL-6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在停EA后的第2d恢复到EA前水平,而IL-4、IL-10、IL-12、TNF-α及IFN-γ均没有明显变化;在EA的第1、3d及停EA后3d,吞噬百分率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在EA的第1、3d和及停EA后3d,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有上升趋势.结论:2/100 Hz电针可显著增强人体的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作用,并且其针效存在后效应.

    作者:胡志苹;李舒梅;陈水亲;黄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33例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总结输血不良反应,降低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质量,血液有效输注.方法: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进行统计.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其中输注血小板不良反应概率高达0.70%,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根据各种血液成分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对临床医生加强输血不良反应标准认知程度可大限度地规避输血风险.

    作者:徐静;林燕;曾春云;钟雁玲;温茹春;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扭转14例,急性附睾或睾丸炎38例,急性阴囊、睾丸挫伤9例;61例阴囊急症的彩超诊断与临床及病理一致.睾丸扭转时超声表现睾丸附睾分界不清、睾丸上提呈横位、内部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无血供;急性附睾或睾丸炎时超声表现附睾增大,尤以附睾尾明显,附睾或睾丸回声减弱欠均匀,血供增多;急性阴囊睾丸挫伤时表现阴囊增大、囊壁增厚、回声减弱,睾丸包膜中断、回声不均匀或局部呈混合回声、周围积液.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建民;潘敏莉;李盈盈;钟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52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冲动行为分析及对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冲动行为,是住院精神病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问题,也是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的原因之一[1],为了更好的防范这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冲动行为,从冲动行为的源头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也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此类现象.

    作者:朱琳;刘少华;钟秋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