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

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护理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科研知识问卷,对市属三所综合医院共53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35份,回收问卷526份,有效问卷518份,有效回收率96.8%.并结合市卫生局、市科技局2010~2011年护理科研立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所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知识缺乏,对护理科研步骤、护理科研种类及科研选题知晓率分别为33.7%、38.9%、28.9%,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及相应的技能培训,参加培训者仅占41.9%.结论:上级护理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知识的培训及指导,医院内成立护理科研小组,组织对护理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技能培训,护理科研课题的指导及评审.

    作者:林菊芳;曾雨清;刘玉莲;吴娟;黎小梅;伍玉清;刘彦玲;刘平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DC联合CIK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伴随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使用免疫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免疫治疗日益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恶性实体瘤展现了优异疗效.本文就DC细胞以及CIK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它们于临床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肖震宇;管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的应用.方法:对30例经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防止颞肌过薄,切除肌纤维过多,保护颞深动脉及面神经颞支.在颞骨骨膜下,减张缝合的硬脑膜上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颞肌适当张力等方法保护颞肌.结果:患者无颞肌萎缩、颞前区塌陷症状,双侧颞肌对称,咬合功能正常.结论:颞肌萎缩原因与颞肌肌纤维损伤、颞肌血供障碍、支配颞肌运动的神经损伤以及颞肌复位时没有维持适度的肌张力有关,针对以上原因在术中进行适当操作,可完全避免术后颞肌萎缩的发生.

    作者:朱福彬;温小华;曾华元;杨冠桂;刘勇;廖振华;李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制衬垫在下肢皮牵引中的应用

    下肢骨折常实施皮牵引而达到整复和维护复位的目的.医院常用的皮牵引带两侧采用尼仑绳,常使患肢内外踝皮肤割伤,且牵引时足跟紧贴床面而长期受压并发压疮.为防止压疮,常用垫枕抬高患肢及内外踝处夹棉垫保护皮肤,但因垫枕和棉垫与牵引带不固定而常脱落,耗费了护士和家属大量精力.因此设计一个既能维护有效牵引又能防压疮的衬垫在皮牵引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瑞红;张克琴;蔡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进行血尿酸水平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彭民安;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易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而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会引起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国外文献认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尤其不会引起高脂血症.本研究中我们以首发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对氨磺必利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影响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竹生;吴联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42例肢体骨肉瘤在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东林;刘申;朱小燕;朱小明;郭阗廷;黄春兰;肖庆裕;温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

    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对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并配合积极合理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行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0 ~48岁,平均39岁.3例使用的降压药有螺内酯、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2例使用的降压药有双氢克尿噻,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但是剂量不同.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手术室护理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针对60例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2~ 77岁,平均47.9岁.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心功能Ⅲ级64例,心功能Ⅳ级42例.二尖瓣替换35例,二尖瓣成形手术1例,主动脉瓣替换15例,双瓣替换5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41例和冠脉搭桥18例.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5.7%(6/10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室纤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脑梗塞1例.100例出院患者中,随访89例,随访时间1月~ 12年,死亡6例,死亡率6.7% (6/89),心功能Ⅰ级患者4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36例,心功能Ⅲ级患者5例.结论:重视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积极矫治心脏瓣膜病变,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围术期出现的肝、肾功能不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外科手术疗效.

    作者:俞晓立;张冬成;林清文;于涛;秦显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β-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盆腔包块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联合组28例治愈,治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治疗后联合组血β-HC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显著.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萍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8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联合用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结合临床进行一些预防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作者: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病区护士站前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量的增加,传统排班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1].同时,为更好地执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为患者提供系统、全程、主动、连续性护理服务.我院产科于2010年10月在实施优质护理中实施APN排班模式(A班为7:30~15:30;P班为15:30 ~ 22:00;N班为22:00~次晨8:00)+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为进一步落实好优质护理,产科于2011年10月在APN+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推行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于2011年10~11月进行了护士站前移工作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3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果:经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后,2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中氧气分压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熏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并文献复习

    遗传学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上极少见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病患者大部分的首发症状为鼻衄,因此极容易误诊为耳鼻喉科疾病,本文报道1例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诊疗及家族史,讨论了本病的病因、特征、诊断及治疗,骥能有助于对该病与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鉴别.

    作者:郑永亮;陈小芸;严志民;陈懿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2例无痛分娩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妇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分娩共1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02例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围产期均给予了心理护理、产前及产后护理等多项有效护理措施,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平安,无1例出现分娩并症.结论:在有效无痛分娩术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和产前产后护理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产妇生育质量的关键,可减轻产妇的痛苦,避免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张柳琴;黄彩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预防伴乙肝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66例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化疗开始时给予双环醇片50 mg/次,口服,3次/d,联合拉米夫定(100 mg/d).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均为患者骨髓象恢复停药.结果:化疗前与化疗后:实验组ALT分别为(22.5±12.4)和(34.4±12.9) U/L,对照组为(20.4±10.4)和(104.2±25) U/L.实验组AST分别为(18.5±10.4)和(40±7.9) U/L,对照组为(21±8.4)和(244.2±15) U/L.实验组HBV-DNA滴度分别为(<500 iu/mL)和(<500 iu/mL).对照组分别为(<500 iu/mL)和[(320±17.5)×104 iu/mL].实验组TBIL分别为(20.0±10.3)和(22.3±10)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3±8.4)和(44.2±23) μmol/L.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对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金凤;欧阳贤凤;胡飞;罗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已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等的关系,为不同患儿家长采取相应的哮喘防治教育方法和对患儿进行个体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地区80名被诊断哮喘并进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无关,患儿支气管病哮喘控制和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有关.结论: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病的认知程度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哮喘的发生.

    作者:万方锐;黄娟;吴凡;胡犁丽;胡奔月;郭莉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