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东林;刘申;朱小燕;朱小明;郭阗廷;黄春兰;肖庆裕;温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90例,在血糖平稳与牙周基础治疗上,按照电脑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配至3组中,其中A组可摘恒久性牙周夹板30例;B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30例;C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结合五丹散凝胶30例,均应用1年后评价牙周疗效.结果:1年后,A、B、C组分别只有29、28、29例患者参与评估,1年后疗效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显示,A、B两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无显著改善,而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3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改善;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在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优于A组.其中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C组显著优于B组,而在松动度改善方面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是修复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五丹散凝胶能较好辅助牙周炎治疗.
作者:钟瑾;崔丽娟;李建文;张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6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行肾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用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并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工作及介入器材的准备工作.结果:65例栓塞治疗成功,出血停止,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经栓塞靶动脉治疗后,尿液由做介入前的全血尿转为淡红色.结论:经皮肾动脉部分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有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的肾动脉出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肾功能,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完成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可平;曾艳;谢士彪;宋于生;邹嵩;田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联合用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结合临床进行一些预防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100 Hz电针(EA)对人体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后效应影响.方法:应用形态学、MTT和ELISA方法,给予健康人每天2/100 Hz EA 30 min,观察电针对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在2/100 Hz EA的第1、3d和停EA后的前2d,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在停EA后的第3d恢复到EA前水平;在末次EA的当天和停EA后的第1 d IL-2和IL-6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在停EA后的第2d恢复到EA前水平,而IL-4、IL-10、IL-12、TNF-α及IFN-γ均没有明显变化;在EA的第1、3d及停EA后3d,吞噬百分率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在EA的第1、3d和及停EA后3d,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有上升趋势.结论:2/100 Hz电针可显著增强人体的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作用,并且其针效存在后效应.
作者:胡志苹;李舒梅;陈水亲;黄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医护健康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出院后继续实施连续性医护健康干预6个月,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第1、3、6个月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并比较出院后第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第1个月期间服药、肢体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自我监测、定期复诊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第3、6个月期间,干预组的前述遵医行为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医护健康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康复效果及自理能力.
作者:朱玉洁;彭碧霞;钟瑜绿;罗柳苏;谢基龙;彭冬玲;廖为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OPD患者合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葛根素和酚妥拉明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液粘滞度、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检测葛根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一氧化氮代谢产物、血液粘滞度与酚妥拉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降低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和血液粘滞度有关.
作者:梁茂锦;李海岳;梁伦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众多的肛肠疾病中,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仍然令许多肛肠科医生头痛,切除过多易导致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愈合时间长等后遗症,切除过少又不能完全消除痔病变,术后肛门水肿、赘皮残留,导致治疗不彻底[1].为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从2008年起采用倒V型分段剥扎加皮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峰;李家发;程广康;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50%,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可以明显促进压疮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该方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梅;肖凤莲;唐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螺旋CT表现,分析漏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肠系膜肿瘤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肠系膜肿瘤CT表现.结果:8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淋巴管瘤1例,纤维瘤2例,间质瘤2例,淋巴瘤1例,脂肪瘤1例,1例血管瘤.误诊3例,漏诊1例.结论:薄层增强CT扫描并三维重建,结合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能明显提高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
作者:李先明;周建辉;陈华勇;吴兆生;白阿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66例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化疗开始时给予双环醇片50 mg/次,口服,3次/d,联合拉米夫定(100 mg/d).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均为患者骨髓象恢复停药.结果:化疗前与化疗后:实验组ALT分别为(22.5±12.4)和(34.4±12.9) U/L,对照组为(20.4±10.4)和(104.2±25) U/L.实验组AST分别为(18.5±10.4)和(40±7.9) U/L,对照组为(21±8.4)和(244.2±15) U/L.实验组HBV-DNA滴度分别为(<500 iu/mL)和(<500 iu/mL).对照组分别为(<500 iu/mL)和[(320±17.5)×104 iu/mL].实验组TBIL分别为(20.0±10.3)和(22.3±10)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3±8.4)和(44.2±23) μmol/L.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对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金凤;欧阳贤凤;胡飞;罗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00株肺炎链球菌的来源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种临床标本均可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其中主要来自痰液标本(96.0%);在住院病房中,以儿科(85%)的分离率高,其次是内科(6%);100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有41株,占41.0%;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7%、42%和34%,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三嗪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敏感率分别为95%、90%、83%、83%,此外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相比,更容易表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四环素和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新的哇诺酮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作者:高明祥;江丽霞;罗焱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随访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218例患者,其中直接外侧入路110例和后外侧入路108例,予以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术后3月检测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及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月内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后外侧入路组术后3月内脱位发生率高于直接外侧入路,两组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及Harris评分相仿.结论:直接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选择后外侧入路时,应尽量对外旋肌群进行修复,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赖光松;何澄;高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阴道三维彩超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术后随访6月~3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安全、准确、微创.
作者:郭建萍;田可歌;任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的应用.方法:对30例经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防止颞肌过薄,切除肌纤维过多,保护颞深动脉及面神经颞支.在颞骨骨膜下,减张缝合的硬脑膜上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颞肌适当张力等方法保护颞肌.结果:患者无颞肌萎缩、颞前区塌陷症状,双侧颞肌对称,咬合功能正常.结论:颞肌萎缩原因与颞肌肌纤维损伤、颞肌血供障碍、支配颞肌运动的神经损伤以及颞肌复位时没有维持适度的肌张力有关,针对以上原因在术中进行适当操作,可完全避免术后颞肌萎缩的发生.
作者:朱福彬;温小华;曾华元;杨冠桂;刘勇;廖振华;李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模式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方法:改革护士管床方法,实行APN排班模式,简化交接班流程,使用多功能治疗车,设立临时护理工作站,专人配药并运送,简化护理文书,床边实时记录.结果:实施床边工作模式后,病房红灯减少,节省了护士走动时间,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床边工作模式表示满意.结论:床边工作制,转变了护士的服务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连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患者满意,医生满意.
作者:周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好转,尿酮均消失,血糖控制在8.5mmol/L左右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结论: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率.
作者:邱莘;彭凤娟;陈翠萍;刘春燕;莫柱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SAU-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利用幻灯片,护理人员讲解、示范,患者学习三者合一的方法重点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与疾病相关的手术方法宣教,医护团队的介绍,呼吸道的管理,手术体位训练,学习术后活动知识,了解各种治疗饮食及术后进食流程,模拟带管活动,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SPO2,正确取体位,平卧位与半卧位,引流管的护理,指导并协助下床活动,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正确进食,脐孔与耻骨上伤口愈合的情况,观察健侧肾功能的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精细的护理,患者术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围手术期因熟悉医疗流程无恐惧焦虑的心理,能积极主动配合且参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护理方法临床有效性好,且便于临床实施,值得推广.
作者:阳贻梅;李莉莉;刘兰英;蒙美英;朱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产妇经全产程临床监测和给予心理护理、水肿护理、药物护理、子痫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后,母婴平安,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有效的产程监测和及时有效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苏银青;钟俏梅;黄彩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