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阳贻梅;李莉莉;刘兰英;蒙美英;朱桂香

关键词:护理, 腹腔镜术, 单孔, 耻骨联合, 经脐途径, 肾输尿管切除术
摘要:目的:总结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SAU-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利用幻灯片,护理人员讲解、示范,患者学习三者合一的方法重点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与疾病相关的手术方法宣教,医护团队的介绍,呼吸道的管理,手术体位训练,学习术后活动知识,了解各种治疗饮食及术后进食流程,模拟带管活动,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SPO2,正确取体位,平卧位与半卧位,引流管的护理,指导并协助下床活动,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正确进食,脐孔与耻骨上伤口愈合的情况,观察健侧肾功能的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精细的护理,患者术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围手术期因熟悉医疗流程无恐惧焦虑的心理,能积极主动配合且参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护理方法临床有效性好,且便于临床实施,值得推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衬垫在下肢皮牵引中的应用

    下肢骨折常实施皮牵引而达到整复和维护复位的目的.医院常用的皮牵引带两侧采用尼仑绳,常使患肢内外踝皮肤割伤,且牵引时足跟紧贴床面而长期受压并发压疮.为防止压疮,常用垫枕抬高患肢及内外踝处夹棉垫保护皮肤,但因垫枕和棉垫与牵引带不固定而常脱落,耗费了护士和家属大量精力.因此设计一个既能维护有效牵引又能防压疮的衬垫在皮牵引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瑞红;张克琴;蔡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要求流产并术后要求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早孕者,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要求药物流产清宫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60例为观察组,要求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节育器脱落、月经恢复情况及有无感染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节育器脱落、月经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感染病例.结论:药物流产清宫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不增加出血量,不改变月经周期,脱落率及感染率未增加.两种方法均可减少流产恢复后放环,行二次宫腔操作的痛苦,均为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沈粉华;曾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溶血磷脂酸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PA生化测定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和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浆LP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局限期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均<0.01),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血浆LP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脏器转移组(P<0.05).结论:检测LPA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转移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尤其是骨转移.

    作者:涂福平;黄莉;王祥财;许明君;王钇力;衷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产妇经全产程临床监测和给予心理护理、水肿护理、药物护理、子痫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后,母婴平安,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有效的产程监测和及时有效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苏银青;钟俏梅;黄彩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价研究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一步摸索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采用两种方法:(1)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2)用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进行治疗.对两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细菌清除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欧阳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散光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在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源性散光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在我院眼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65例(212只眼),术后行视力检查和散光度数的测量,分析散光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视力的关系,并进行为期24周的随访.结果:共有126例(126只眼)入组,11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24周的门诊随访.术后1周~12周散光度数呈逐渐减小,视力逐渐提高,至12周时,散光度数和视力已渐至平稳.术后24周时,110例病例中有105例病例检测到的散光度数超过0.5D,所有病例均为顺规性散光.术后24周的视力和散光度数负正相关(r=-0.705,P<0.05).结论: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源性散光的产生影响较少,且产生的散光多为顺规散光,此种手术方式对基层地区白内障复明的效果较好,是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防盲工作的很好的选择.

    作者:张玉香;黄丽华;曹长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视频脑电图分析在外伤后癫痫的研究

    颅脑损伤后不仅可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且在伤后不同的时期可继发外伤后癫痫(PTE).根据受伤后的时间、年龄、严重程度不同,PTE的发病率为4.4%~53.0%[1],而且主要是是青年和儿童,严重影响了癫痫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社会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通过对脑外伤患者早期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其脑电图特点,探讨典型癫痫样放电与PTE之间的相关性,分析PTE的易感因素,指导早期对脑外伤患者抗癫痫治疗,减少PTE的发生.

    作者:温薇;曾海兰;杨瑞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病区护士站前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量的增加,传统排班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1].同时,为更好地执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为患者提供系统、全程、主动、连续性护理服务.我院产科于2010年10月在实施优质护理中实施APN排班模式(A班为7:30~15:30;P班为15:30 ~ 22:00;N班为22:00~次晨8:00)+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为进一步落实好优质护理,产科于2011年10月在APN+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推行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于2011年10~11月进行了护士站前移工作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低脂灶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脂肪肝中低脂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脂肪肝患者中肝内65个低脂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44个(67.7%)病灶诊断为低脂灶,呈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63个(96.9%)病灶诊断为低脂灶,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2个(3.1%)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考虑为低脂灶的可能性大,动脉早期呈一过性高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呈等增强.常规超声诊断低脂灶符合率为67.7%,超声造影为96.9%.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低脂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除增强CT、MRI以外的可行的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华;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有资料报道[1]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减少35% ~40%的脑卒中、20% ~ 25%心肌梗塞、超过50%心力衰竭.因此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本院对10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败血症抗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1例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败血症的抗感染治疗.方法:通过实验室数据检查、患者症状的变化调整药物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该患者出现真菌性败血症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临床药师应该重视个体化的监护与用药指导.

    作者:郭春钰;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SAU-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利用幻灯片,护理人员讲解、示范,患者学习三者合一的方法重点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与疾病相关的手术方法宣教,医护团队的介绍,呼吸道的管理,手术体位训练,学习术后活动知识,了解各种治疗饮食及术后进食流程,模拟带管活动,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SPO2,正确取体位,平卧位与半卧位,引流管的护理,指导并协助下床活动,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正确进食,脐孔与耻骨上伤口愈合的情况,观察健侧肾功能的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精细的护理,患者术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围手术期因熟悉医疗流程无恐惧焦虑的心理,能积极主动配合且参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护理方法临床有效性好,且便于临床实施,值得推广.

    作者:阳贻梅;李莉莉;刘兰英;蒙美英;朱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法乐氏四联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 slice CT)在法乐氏四联症(TOF)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0例法乐氏四联症病人,通过对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在64排螺旋CT及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和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4 SCT对TOF的诊断准确率为99.1% (113/114),对合并血管畸形的显示正确率为90.5%(19/21),64 SCT和UCG在诊断TOF主要畸形时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性,在诊断TOF合并血管畸形方面64S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CG.在左肺动脉(LPA)起始段和右肺动脉(RPA)起始段64 SCT和UCG的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P均<0.05),64 SCT的测量结果比UCG更准确.结论:64 SCT是TOF患者术前评估的非常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李章红;罗志方;刘慧莲;刘群;吴婷;江柏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巴曲酶联合丹参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方法:全组48例患者均应用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巴曲酶药剂首次10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h左右,隔日给予巴曲酶药剂5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h左右,连用5次为1疗程;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250 mL,1次/d,持续7d.结果:显效3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98%;全部患者均无皮肤过敏、牙龈出血,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肺动脉栓塞、患肢溃疡及死亡病例.全组住院时间10~ 12 d,平均11天.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血栓确诊的首选手段,巴曲酶联合丹参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床边工作模式在消化内科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模式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方法:改革护士管床方法,实行APN排班模式,简化交接班流程,使用多功能治疗车,设立临时护理工作站,专人配药并运送,简化护理文书,床边实时记录.结果:实施床边工作模式后,病房红灯减少,节省了护士走动时间,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床边工作模式表示满意.结论:床边工作制,转变了护士的服务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连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患者满意,医生满意.

    作者:周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的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学研究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研究,以期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其与相关实验指标的关系做出初步探讨.

    作者:尹宝;韩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DC联合CIK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伴随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使用免疫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免疫治疗日益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恶性实体瘤展现了优异疗效.本文就DC细胞以及CIK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它们于临床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肖震宇;管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手术室护理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针对60例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2~ 77岁,平均47.9岁.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扭转14例,急性附睾或睾丸炎38例,急性阴囊、睾丸挫伤9例;61例阴囊急症的彩超诊断与临床及病理一致.睾丸扭转时超声表现睾丸附睾分界不清、睾丸上提呈横位、内部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无血供;急性附睾或睾丸炎时超声表现附睾增大,尤以附睾尾明显,附睾或睾丸回声减弱欠均匀,血供增多;急性阴囊睾丸挫伤时表现阴囊增大、囊壁增厚、回声减弱,睾丸包膜中断、回声不均匀或局部呈混合回声、周围积液.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建民;潘敏莉;李盈盈;钟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