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福平;黄莉;王祥财;许明君;王钇力;衷敬华
目的:探讨产妇出现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出现的9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经给予预防尿潴留、心理护理、诱导排尿、药物治疗、无菌导尿术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康复痊愈,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在产前应做好宣教工作,做好出现产后尿潴留预防措施,对出现产后尿潴留的产妇,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消除尿潴留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帮助产妇身体康复.
作者:邱海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胸椎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易引起脊柱不稳、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胸椎结核起病慢,病程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出现胸背部疼痛和畸形才就医,并有时伴有神经损伤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大小便障碍时才确诊,故致残率较高.因此,胸椎结合的病灶彻底清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隙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0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盈;黄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妇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分娩共1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02例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围产期均给予了心理护理、产前及产后护理等多项有效护理措施,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平安,无1例出现分娩并症.结论:在有效无痛分娩术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和产前产后护理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产妇生育质量的关键,可减轻产妇的痛苦,避免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张柳琴;黄彩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颅脑损伤后不仅可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且在伤后不同的时期可继发外伤后癫痫(PTE).根据受伤后的时间、年龄、严重程度不同,PTE的发病率为4.4%~53.0%[1],而且主要是是青年和儿童,严重影响了癫痫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社会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通过对脑外伤患者早期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其脑电图特点,探讨典型癫痫样放电与PTE之间的相关性,分析PTE的易感因素,指导早期对脑外伤患者抗癫痫治疗,减少PTE的发生.
作者:温薇;曾海兰;杨瑞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和皮肤科医生常见疾病,由于引起瘙痒的原因很多,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常令治疗医生头痛.我科自2002至今,对210例顽固性肛门瘙痒症患者采取选择性肛周皮肤切除加皮浅神经离断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家发;何玉峰;程广康;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制云南白药酒精糊用于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温增高以及组织变性的效果.方法:将28例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实验组给予外敷云南白药酒精糊,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外敷50%的硫酸镁,比较二组疼痛减轻、局部皮肤肿胀消退及变性皮肤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疼痛减轻时间、局部皮肤肿胀消退时间及变性皮肤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酒精糊在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以及组织变性坏死的症状上明显优于硫酸镁.
作者:邹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缺氧(hypoxia)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置于2% O2,5% CO2和93% N2,37℃培养箱中培养12 h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CFH-DA和显微荧光成像系统检测神经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RES预处理60 nin后再缺氧12 h,ROS含量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N=3),且使用1mM活性氧清除剂(N-acetyl-L-cysteine,NAC)也降低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率(P<0.01,N=6).结论:RES抑制缺氧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此作用可能与RES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ROS增多有关.
作者:万晓梅;吴淑芳;魏楚蓉;伍吉云;高红英;徐悦青;魏慈照;李年秀;王俊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β-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盆腔包块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联合组28例治愈,治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治疗后联合组血β-HC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显著.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萍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12例瘢痕妊娠均取得满意的治疗结局.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利用天然阴道通道,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大大降低剖宫产瘢痕妊娠需切除子宫,丧失生育功能的风险,治疗无需昂贵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建莲;陈建英;林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1 626例赣州市医保体检人群体格检查、B超、生化检测的结果.结果:查出17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患病率为10.5%(男16.7%,女7.0%).UREA、CRA、TG、HDL-C、BMI的异常与性别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赣州市医保体检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其它地区相比处于适中水平,但年轻化趋势明显.性别、肥胖、肾功能受损、血脂紊乱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作者:李宁;袁招红;孙蔚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用于治疗耳鸣也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尝试应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120例耳鸣患者行1%利多卡因鼓室内注射和习服疗法,其中女82例,占68.33%,男38例,占21.67%,年龄30~85岁,平均(46.00±5.00)岁.
作者:章红卫;颜会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OPD患者合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葛根素和酚妥拉明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液粘滞度、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检测葛根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右下肺动脉横径、收缩期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一氧化氮代谢产物、血液粘滞度与酚妥拉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降低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和血液粘滞度有关.
作者:梁茂锦;李海岳;梁伦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 slice CT)在法乐氏四联症(TOF)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0例法乐氏四联症病人,通过对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在64排螺旋CT及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和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4 SCT对TOF的诊断准确率为99.1% (113/114),对合并血管畸形的显示正确率为90.5%(19/21),64 SCT和UCG在诊断TOF主要畸形时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性,在诊断TOF合并血管畸形方面64S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CG.在左肺动脉(LPA)起始段和右肺动脉(RPA)起始段64 SCT和UCG的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P均<0.05),64 SCT的测量结果比UCG更准确.结论:64 SCT是TOF患者术前评估的非常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李章红;罗志方;刘慧莲;刘群;吴婷;江柏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前,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量的增加,传统排班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1].同时,为更好地执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为患者提供系统、全程、主动、连续性护理服务.我院产科于2010年10月在实施优质护理中实施APN排班模式(A班为7:30~15:30;P班为15:30 ~ 22:00;N班为22:00~次晨8:00)+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为进一步落实好优质护理,产科于2011年10月在APN+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推行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于2011年10~11月进行了护士站前移工作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其病因有多种,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28%[1].但85%以上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通常所说甲亢的治疗就是指Graves病的治疗.目前公认的Graves病的治疗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131I)和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法各有适应证和优缺点,本文旨在阐述放射性碘(131Ⅰ)的治疗.
作者:李树生;齐毅;邱志斌;于思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人性化护理、评估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视网膜脱离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围术期人性化护理,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情绪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者高达96.13%.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雄招;虞玲;陈章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而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会引起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国外文献认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尤其不会引起高脂血症.本研究中我们以首发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对氨磺必利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影响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竹生;吴联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肿瘤大小为3.5 cm ×3 cm ×3 cm,似有包膜,切面灰褐色,部分区域见出血,质软.肿瘤组织内见多量内衬扁平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部分区域血管扩张成血窦或受压呈裂隙状,相互吻合似“鹿角状”.肿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洋葱皮”样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中等略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CD34、CD99、Bcl-2,不表达S-100、EMA、CK、CK7,Ki-67阳性率约为1%.结论: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终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还需要与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血管母细胞瘤等相鉴别.
作者:肖海;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清除原粘连,但再粘连发生率较高.常规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为增强疗效,也可加用奥曲肽,但价格较昂贵.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心功能Ⅲ级64例,心功能Ⅳ级42例.二尖瓣替换35例,二尖瓣成形手术1例,主动脉瓣替换15例,双瓣替换5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41例和冠脉搭桥18例.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5.7%(6/10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室纤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脑梗塞1例.100例出院患者中,随访89例,随访时间1月~ 12年,死亡6例,死亡率6.7% (6/89),心功能Ⅰ级患者4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36例,心功能Ⅲ级患者5例.结论:重视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积极矫治心脏瓣膜病变,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围术期出现的肝、肾功能不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外科手术疗效.
作者:俞晓立;张冬成;林清文;于涛;秦显雨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