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配合

夏盈;黄玉玲

关键词:胸椎结核, 前后路联合手术, 护理配合
摘要:胸椎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易引起脊柱不稳、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胸椎结核起病慢,病程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出现胸背部疼痛和畸形才就医,并有时伴有神经损伤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大小便障碍时才确诊,故致残率较高.因此,胸椎结合的病灶彻底清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隙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0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乳腺结节性筋膜炎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男性乳腺结节性结膜炎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结节性筋膜炎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体积较小,境界相对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镜下病变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间质水肿、黏液变性,伴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渗,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SMA、MSA、Actin、CD68呈阳性表达,S-100、CKpan、CD34、Des呈阴性表达.结论:乳腺结节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的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和病理学上需要与发生于乳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以避免误诊和过度诊断.

    作者:王丹;贺方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50%,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可以明显促进压疮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该方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梅;肖凤莲;唐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8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联合用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结合临床进行一些预防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SAU-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利用幻灯片,护理人员讲解、示范,患者学习三者合一的方法重点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与疾病相关的手术方法宣教,医护团队的介绍,呼吸道的管理,手术体位训练,学习术后活动知识,了解各种治疗饮食及术后进食流程,模拟带管活动,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SPO2,正确取体位,平卧位与半卧位,引流管的护理,指导并协助下床活动,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正确进食,脐孔与耻骨上伤口愈合的情况,观察健侧肾功能的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精细的护理,患者术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围手术期因熟悉医疗流程无恐惧焦虑的心理,能积极主动配合且参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护理方法临床有效性好,且便于临床实施,值得推广.

    作者:阳贻梅;李莉莉;刘兰英;蒙美英;朱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讨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癌症患者家属健康宣教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患者家属宣教效果.方法:选取癌症患者家属60例作为观察组运用佩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另外选60例癌症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宣教.对比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需求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癌症疼痛管理、用药、心理护理、生活饮食结构安排等能力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佩皮劳人际关系理论于癌症患者家属宣教工作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宣教的效果更明显,癌症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强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作者:刘连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倒V型分段剥扎加皮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

    在众多的肛肠疾病中,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仍然令许多肛肠科医生头痛,切除过多易导致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愈合时间长等后遗症,切除过少又不能完全消除痔病变,术后肛门水肿、赘皮残留,导致治疗不彻底[1].为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从2008年起采用倒V型分段剥扎加皮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峰;李家发;程广康;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低脂灶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脂肪肝中低脂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脂肪肝患者中肝内65个低脂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44个(67.7%)病灶诊断为低脂灶,呈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63个(96.9%)病灶诊断为低脂灶,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2个(3.1%)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考虑为低脂灶的可能性大,动脉早期呈一过性高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呈等增强.常规超声诊断低脂灶符合率为67.7%,超声造影为96.9%.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低脂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除增强CT、MRI以外的可行的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华;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病区护士站前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量的增加,传统排班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1].同时,为更好地执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为患者提供系统、全程、主动、连续性护理服务.我院产科于2010年10月在实施优质护理中实施APN排班模式(A班为7:30~15:30;P班为15:30 ~ 22:00;N班为22:00~次晨8:00)+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为进一步落实好优质护理,产科于2011年10月在APN+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推行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于2011年10~11月进行了护士站前移工作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护理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科研知识问卷,对市属三所综合医院共53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35份,回收问卷526份,有效问卷518份,有效回收率96.8%.并结合市卫生局、市科技局2010~2011年护理科研立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所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知识缺乏,对护理科研步骤、护理科研种类及科研选题知晓率分别为33.7%、38.9%、28.9%,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及相应的技能培训,参加培训者仅占41.9%.结论:上级护理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知识的培训及指导,医院内成立护理科研小组,组织对护理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技能培训,护理科研课题的指导及评审.

    作者:林菊芳;曾雨清;刘玉莲;吴娟;黎小梅;伍玉清;刘彦玲;刘平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100 Hz电针对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后效应作用

    目的:探讨2/100 Hz电针(EA)对人体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后效应影响.方法:应用形态学、MTT和ELISA方法,给予健康人每天2/100 Hz EA 30 min,观察电针对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在2/100 Hz EA的第1、3d和停EA后的前2d,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在停EA后的第3d恢复到EA前水平;在末次EA的当天和停EA后的第1 d IL-2和IL-6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在停EA后的第2d恢复到EA前水平,而IL-4、IL-10、IL-12、TNF-α及IFN-γ均没有明显变化;在EA的第1、3d及停EA后3d,吞噬百分率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在EA的第1、3d和及停EA后3d,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EA前水平(P<0.01),且有上升趋势.结论:2/100 Hz电针可显著增强人体的NK细胞活性、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作用,并且其针效存在后效应.

    作者:胡志苹;李舒梅;陈水亲;黄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阴道三维彩超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术后随访6月~3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安全、准确、微创.

    作者:郭建萍;田可歌;任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口服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清除原粘连,但再粘连发生率较高.常规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为增强疗效,也可加用奥曲肽,但价格较昂贵.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42例肢体骨肉瘤在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东林;刘申;朱小燕;朱小明;郭阗廷;黄春兰;肖庆裕;温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6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行肾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用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并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工作及介入器材的准备工作.结果:65例栓塞治疗成功,出血停止,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经栓塞靶动脉治疗后,尿液由做介入前的全血尿转为淡红色.结论:经皮肾动脉部分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有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的肾动脉出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肾功能,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完成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可平;曾艳;谢士彪;宋于生;邹嵩;田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有资料报道[1]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减少35% ~40%的脑卒中、20% ~ 25%心肌梗塞、超过50%心力衰竭.因此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本院对10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

    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对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并配合积极合理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行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0 ~48岁,平均39岁.3例使用的降压药有螺内酯、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2例使用的降压药有双氢克尿噻,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但是剂量不同.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已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等的关系,为不同患儿家长采取相应的哮喘防治教育方法和对患儿进行个体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地区80名被诊断哮喘并进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无关,患儿支气管病哮喘控制和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有关.结论: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病的认知程度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哮喘的发生.

    作者:万方锐;黄娟;吴凡;胡犁丽;胡奔月;郭莉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胸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配合

    胸椎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易引起脊柱不稳、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胸椎结核起病慢,病程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出现胸背部疼痛和畸形才就医,并有时伴有神经损伤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大小便障碍时才确诊,故致残率较高.因此,胸椎结合的病灶彻底清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隙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0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盈;黄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52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冲动行为分析及对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冲动行为,是住院精神病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问题,也是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的原因之一[1],为了更好的防范这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冲动行为,从冲动行为的源头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也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此类现象.

    作者:朱琳;刘少华;钟秋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