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曲酶联合丹参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李晓阳

关键词:静脉血栓, 下肢, 治疗, 巴曲酶, 丹参
摘要:目的:探索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方法:全组48例患者均应用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巴曲酶药剂首次10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h左右,隔日给予巴曲酶药剂5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h左右,连用5次为1疗程;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250 mL,1次/d,持续7d.结果:显效3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98%;全部患者均无皮肤过敏、牙龈出血,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肺动脉栓塞、患肢溃疡及死亡病例.全组住院时间10~ 12 d,平均11天.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血栓确诊的首选手段,巴曲酶联合丹参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安全有效.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有资料报道[1]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减少35% ~40%的脑卒中、20% ~ 25%心肌梗塞、超过50%心力衰竭.因此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本院对10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进行血尿酸水平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彭民安;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易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价研究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一步摸索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采用两种方法:(1)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2)用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进行治疗.对两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细菌清除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欧阳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缺氧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缺氧(hypoxia)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置于2% O2,5% CO2和93% N2,37℃培养箱中培养12 h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CFH-DA和显微荧光成像系统检测神经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RES预处理60 nin后再缺氧12 h,ROS含量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N=3),且使用1mM活性氧清除剂(N-acetyl-L-cysteine,NAC)也降低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率(P<0.01,N=6).结论:RES抑制缺氧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此作用可能与RES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ROS增多有关.

    作者:万晓梅;吴淑芳;魏楚蓉;伍吉云;高红英;徐悦青;魏慈照;李年秀;王俊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β-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盆腔包块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联合组28例治愈,治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治疗后联合组血β-HC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显著.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萍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肿瘤大小为3.5 cm ×3 cm ×3 cm,似有包膜,切面灰褐色,部分区域见出血,质软.肿瘤组织内见多量内衬扁平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部分区域血管扩张成血窦或受压呈裂隙状,相互吻合似“鹿角状”.肿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洋葱皮”样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中等略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CD34、CD99、Bcl-2,不表达S-100、EMA、CK、CK7,Ki-67阳性率约为1%.结论: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终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还需要与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血管母细胞瘤等相鉴别.

    作者:肖海;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42例肢体骨肉瘤在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东林;刘申;朱小燕;朱小明;郭阗廷;黄春兰;肖庆裕;温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口服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清除原粘连,但再粘连发生率较高.常规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为增强疗效,也可加用奥曲肽,但价格较昂贵.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结节性筋膜炎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男性乳腺结节性结膜炎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结节性筋膜炎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体积较小,境界相对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镜下病变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间质水肿、黏液变性,伴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渗,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SMA、MSA、Actin、CD68呈阳性表达,S-100、CKpan、CD34、Des呈阴性表达.结论:乳腺结节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的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和病理学上需要与发生于乳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以避免误诊和过度诊断.

    作者:王丹;贺方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黄与芒硝不同比例配伍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与芒硝不同比例配伍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分3小组),对照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预防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1次/d.不同比例配伍的观察组在常规换药基础上以大黄与芒硝(2∶1、1∶2、1∶3)混合装入无菌布袋,敷于腹部切口敷料外.观察切口出现红肿、硬结等情况.结果:大黄与芒硝配伍比例为1∶3的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8%,配伍比例为2∶1和1∶2的观察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2%及9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80%;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而对照组为96%,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的发生,其佳配伍比例为1∶3,芒硝含量过多或过少将影响大黄的药效.

    作者:杨晶珍;叶洪云;黎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已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等的关系,为不同患儿家长采取相应的哮喘防治教育方法和对患儿进行个体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地区80名被诊断哮喘并进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与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无关,患儿支气管病哮喘控制和患儿家长掌握的本病知识水平有关.结论: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病的认知程度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哮喘的发生.

    作者:万方锐;黄娟;吴凡;胡犁丽;胡奔月;郭莉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12例瘢痕妊娠均取得满意的治疗结局.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利用天然阴道通道,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大大降低剖宫产瘢痕妊娠需切除子宫,丧失生育功能的风险,治疗无需昂贵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建莲;陈建英;林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作者: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手术室护理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针对60例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2~ 77岁,平均47.9岁.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散光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在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源性散光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在我院眼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65例(212只眼),术后行视力检查和散光度数的测量,分析散光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视力的关系,并进行为期24周的随访.结果:共有126例(126只眼)入组,11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24周的门诊随访.术后1周~12周散光度数呈逐渐减小,视力逐渐提高,至12周时,散光度数和视力已渐至平稳.术后24周时,110例病例中有105例病例检测到的散光度数超过0.5D,所有病例均为顺规性散光.术后24周的视力和散光度数负正相关(r=-0.705,P<0.05).结论: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源性散光的产生影响较少,且产生的散光多为顺规散光,此种手术方式对基层地区白内障复明的效果较好,是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防盲工作的很好的选择.

    作者:张玉香;黄丽华;曹长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的主要方法.方法:对我院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7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准确细致的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后,2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形成准确细致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是保证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配合手术操作的满意度,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韦雪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度MAS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高频通气,对照组予以CMV常频通气,对两组进行相关指标监测,监测平均氧合指数及肺气漏、PPHN发生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患儿平均氧合指数(OI)低于常频通气,气胸、P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常频通气,两组之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能较快改善氧合,降低肺气漏、PPHN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乐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败血症抗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1例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败血症的抗感染治疗.方法:通过实验室数据检查、患者症状的变化调整药物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该患者出现真菌性败血症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临床药师应该重视个体化的监护与用药指导.

    作者:郭春钰;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讨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癌症患者家属健康宣教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患者家属宣教效果.方法:选取癌症患者家属60例作为观察组运用佩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另外选60例癌症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宣教.对比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需求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癌症疼痛管理、用药、心理护理、生活饮食结构安排等能力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佩皮劳人际关系理论于癌症患者家属宣教工作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宣教的效果更明显,癌症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强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作者:刘连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90例,在血糖平稳与牙周基础治疗上,按照电脑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配至3组中,其中A组可摘恒久性牙周夹板30例;B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30例;C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结合五丹散凝胶30例,均应用1年后评价牙周疗效.结果:1年后,A、B、C组分别只有29、28、29例患者参与评估,1年后疗效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显示,A、B两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无显著改善,而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3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改善;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在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优于A组.其中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C组显著优于B组,而在松动度改善方面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是修复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五丹散凝胶能较好辅助牙周炎治疗.

    作者:钟瑾;崔丽娟;李建文;张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