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钛质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中的应用

陈伟峰;李慧君

关键词:人工听骨, 鼓室成形术, PORP, TORP, 中耳炎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中应用人工听骨获得听力改善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施行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中,接受人工听骨部分或全部赝复物(PORP或TORP)-钛质人工听骨赝复物的患者随访.对随访半年以上的患者回顾性总结,并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计算言语频率(0.5、1、2 kHz)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比较不同中耳病变、人工听骨植入方式及咽鼓管功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28耳鼓膜修补后1个月复查均愈合良好,但术后3个月时发现2例钛质人工听骨脱出(其中1例为术中人工听骨表面未置软骨片者).28耳术前平均气导听力(48.4±11.5) dB,术后气导听力平均为(41.4±10.9) dB,与术前相比t=9.378,P<0.01.术前气骨导差5~40 dB,ABgap平均为(28.704±8.156) dB,术后平均为(22.037±7.371) dB,与术前相比较,t=9.211,P<0.01.结论:PORP是一种可在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中推广的人工听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度MAS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高频通气,对照组予以CMV常频通气,对两组进行相关指标监测,监测平均氧合指数及肺气漏、PPHN发生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患儿平均氧合指数(OI)低于常频通气,气胸、P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常频通气,两组之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MAS能较快改善氧合,降低肺气漏、PPHN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乐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口服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清除原粘连,但再粘连发生率较高.常规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为增强疗效,也可加用奥曲肽,但价格较昂贵.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要求流产并术后要求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早孕者,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要求药物流产清宫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60例为观察组,要求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节育器脱落、月经恢复情况及有无感染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节育器脱落、月经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感染病例.结论:药物流产清宫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不增加出血量,不改变月经周期,脱落率及感染率未增加.两种方法均可减少流产恢复后放环,行二次宫腔操作的痛苦,均为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沈粉华;曾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科病区护士站前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量的增加,传统排班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1].同时,为更好地执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为患者提供系统、全程、主动、连续性护理服务.我院产科于2010年10月在实施优质护理中实施APN排班模式(A班为7:30~15:30;P班为15:30 ~ 22:00;N班为22:00~次晨8:00)+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为进一步落实好优质护理,产科于2011年10月在APN+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推行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于2011年10~11月进行了护士站前移工作临床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50%,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龙血竭胶囊粉和贝复剂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可以明显促进压疮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该方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梅;肖凤莲;唐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

    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对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并配合积极合理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行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0 ~48岁,平均39岁.3例使用的降压药有螺内酯、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2例使用的降压药有双氢克尿噻,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但是剂量不同.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90例,在血糖平稳与牙周基础治疗上,按照电脑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配至3组中,其中A组可摘恒久性牙周夹板30例;B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30例;C组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结合五丹散凝胶30例,均应用1年后评价牙周疗效.结果:1年后,A、B、C组分别只有29、28、29例患者参与评估,1年后疗效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显示,A、B两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无显著改善,而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3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改善;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在牙齿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优于A组.其中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的改善方面C组显著优于B组,而在松动度改善方面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B、C两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是修复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五丹散凝胶能较好辅助牙周炎治疗.

    作者:钟瑾;崔丽娟;李建文;张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6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妇出现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出现的9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经给予预防尿潴留、心理护理、诱导排尿、药物治疗、无菌导尿术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康复痊愈,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在产前应做好宣教工作,做好出现产后尿潴留预防措施,对出现产后尿潴留的产妇,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消除尿潴留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帮助产妇身体康复.

    作者:邱海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12例瘢痕妊娠均取得满意的治疗结局.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利用天然阴道通道,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大大降低剖宫产瘢痕妊娠需切除子宫,丧失生育功能的风险,治疗无需昂贵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建莲;陈建英;林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散光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在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源性散光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在我院眼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65例(212只眼),术后行视力检查和散光度数的测量,分析散光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视力的关系,并进行为期24周的随访.结果:共有126例(126只眼)入组,110例患者完成了术后24周的门诊随访.术后1周~12周散光度数呈逐渐减小,视力逐渐提高,至12周时,散光度数和视力已渐至平稳.术后24周时,110例病例中有105例病例检测到的散光度数超过0.5D,所有病例均为顺规性散光.术后24周的视力和散光度数负正相关(r=-0.705,P<0.05).结论:颞上方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源性散光的产生影响较少,且产生的散光多为顺规散光,此种手术方式对基层地区白内障复明的效果较好,是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防盲工作的很好的选择.

    作者:张玉香;黄丽华;曹长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低脂灶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脂肪肝中低脂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脂肪肝患者中肝内65个低脂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44个(67.7%)病灶诊断为低脂灶,呈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63个(96.9%)病灶诊断为低脂灶,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2个(3.1%)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考虑为低脂灶的可能性大,动脉早期呈一过性高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呈等增强.常规超声诊断低脂灶符合率为67.7%,超声造影为96.9%.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低脂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除增强CT、MRI以外的可行的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华;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阶段亨氏婴儿营养米粉配合治疗婴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一阶段亨氏婴儿营养米粉配合治疗婴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40例6~12个月婴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阶段亨氏婴儿营养米粉配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爱婴乐无乳糖配分奶粉配合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天、第7天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3天观察组治愈率53.1%,总有效率85.94%;对照组治愈率25%;总有效率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天观察组治愈率90.6%,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治愈率87.5%,总有效率97.3%,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一阶段亨氏婴儿营养米粉配合治疗婴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经济、适用、方便、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纪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黄与芒硝不同比例配伍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与芒硝不同比例配伍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分3小组),对照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预防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1次/d.不同比例配伍的观察组在常规换药基础上以大黄与芒硝(2∶1、1∶2、1∶3)混合装入无菌布袋,敷于腹部切口敷料外.观察切口出现红肿、硬结等情况.结果:大黄与芒硝配伍比例为1∶3的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8%,配伍比例为2∶1和1∶2的观察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2%及9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80%;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而对照组为96%,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的发生,其佳配伍比例为1∶3,芒硝含量过多或过少将影响大黄的药效.

    作者:杨晶珍;叶洪云;黎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作者: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的应用.方法:对30例经逆行分离颞肌在颅骨修补术中防止颞肌过薄,切除肌纤维过多,保护颞深动脉及面神经颞支.在颞骨骨膜下,减张缝合的硬脑膜上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颞肌适当张力等方法保护颞肌.结果:患者无颞肌萎缩、颞前区塌陷症状,双侧颞肌对称,咬合功能正常.结论:颞肌萎缩原因与颞肌肌纤维损伤、颞肌血供障碍、支配颞肌运动的神经损伤以及颞肌复位时没有维持适度的肌张力有关,针对以上原因在术中进行适当操作,可完全避免术后颞肌萎缩的发生.

    作者:朱福彬;温小华;曾华元;杨冠桂;刘勇;廖振华;李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2例无痛分娩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妇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分娩共1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02例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围产期均给予了心理护理、产前及产后护理等多项有效护理措施,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平安,无1例出现分娩并症.结论:在有效无痛分娩术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和产前产后护理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产妇生育质量的关键,可减轻产妇的痛苦,避免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张柳琴;黄彩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GHV)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及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定期行胸部X线或CT、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总有效率为45.2%;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总有效率为52.38%;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组)中位生存期17.2个月,1年生存率69.04%,2年生存率34.5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年生存率63.09%,2年生存率30.35%.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P组发生率80.35%,GHV组发生率57.14%,白细胞减少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和长春地辛组(GHV)轻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结论:GHV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GP方案相近,耐受性良好,在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减少GHV方案优于GP方案.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好转,尿酮均消失,血糖控制在8.5mmol/L左右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结论: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率.

    作者:邱莘;彭凤娟;陈翠萍;刘春燕;莫柱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扭转14例,急性附睾或睾丸炎38例,急性阴囊、睾丸挫伤9例;61例阴囊急症的彩超诊断与临床及病理一致.睾丸扭转时超声表现睾丸附睾分界不清、睾丸上提呈横位、内部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无血供;急性附睾或睾丸炎时超声表现附睾增大,尤以附睾尾明显,附睾或睾丸回声减弱欠均匀,血供增多;急性阴囊睾丸挫伤时表现阴囊增大、囊壁增厚、回声减弱,睾丸包膜中断、回声不均匀或局部呈混合回声、周围积液.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建民;潘敏莉;李盈盈;钟艳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052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冲动行为分析及对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冲动行为,是住院精神病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问题,也是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的原因之一[1],为了更好的防范这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冲动行为,从冲动行为的源头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也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此类现象.

    作者:朱琳;刘少华;钟秋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