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影响

董芳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合并急性心梗, 预后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结果显示经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干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2联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研究西药2联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用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父母的满意度,并记录患者是否产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患者父母总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父母总满意率为73.3%,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的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西药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传统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工会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探析

    医院文化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由医院的全体成员创造并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医院系统中的工会组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及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文化的作用也已经日趋得到了凸显,工会组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和优越条件,要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去推进文化建设,要突破原有的为职工谋福利、保障职工物质权利等旧有职责,而开辟精神文化领域的全新职能。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扬刺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李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牛磺酸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目的:牛磺酸(Tau)可以降低人或动物高血压。研究表明,Tau对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井丽巍;李瑞雪;胡艳丽;孙希;周艳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DCA循环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式,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68.89%提高至90.22%,洗手依从率由61.02%提高至83.60%,洗手正确率由59.72%提高至91.96%。结论:通过实施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使手卫生管理得到了持续质量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闫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比分析MRI与病理检查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MRI临床表现,比较MRI与病理检查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检查已确诊的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MRI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患者,其中6例侵袭性纤维瘤病,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滑膜肉瘤,4例脂肪肉瘤,1例淋巴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转移瘤。侵袭性纤维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的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滑膜肉瘤呈结节样,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淋巴瘤和转移瘤肿块周边水肿征象明显。结论:MRI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具有较高地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及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对术中出血的影响。结果:直径≥5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cm者,差异显著,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显著,P<0.05。结论:位肌壁间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作者:张力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红花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目的:阐明红花药材的中的相关化学成分,相关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功效。

    作者:江蔚新;侯明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种伪品连翘的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为伪品连翘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用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并与正品连翘做了比较。结果:此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作为鉴别伪品连翘的依据。

    作者:刘艳新;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理念早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1]等提出的,是将外科、麻醉、护理的新研究融合的新概念,目的是采用优化的措施,减少患者的创伤应激,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FTS可以说是多模式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简化肠道准备、不常规行机械灌肠,硬膜外麻醉及镇痛,腹腔镜手术,早期移除鼻胃减压管、引流管,术后早活动等。根据国内外一些随机对照试验及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常规行机械灌肠、硬膜外麻醉及镇痛、早期移除引流管、术后早日活动等FTS组成部分并未提高结直肠手术的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腹腔感染等的发生率。本综述通过再次就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各FTS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探讨快速康复的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苏超;刘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49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检验分析

    文摘目的:通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生理指标的临床检验,为临床提供对预防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糖尿病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D-D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胰岛素(Insulin)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这些指标变化更加显著。结论: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以上这几个项目并进行综合评估和疗效监测,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并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作者:徐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组患者27例,分别给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法,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7.78%,B组总有效率为88.89%;A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到了77.78%,B组,根除率为88.89%;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丕胜;晋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并优选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每1000g延胡索粗粉,加0.3%醋酸溶液1000ml,拌匀,浸润6小时,添加至渗漉装置中,0.3%醋酸浸泡12小时后,用0.3%的醋酸,以4ml/min的速度渗漉提取,收集提取液12000ml。结论按照此工艺生产的三批样品,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淼;孙宏宇;田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脂、肝功和肾功指标的影响。方法:三维超声随机筛选3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维持原有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毫克,一日一次口服。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肝功和肾功指标变化,超声观察下肢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及动脉狭窄程度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TG、TC、LDL-C和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及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Scr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改变及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有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作用,且降脂,未见肌溶解和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金惠琳;姜春艳;马琳娜;贾树尔;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冷冻胚胎移植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98例在本院进行冷冻胚胎移植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例冷冻胚胎移植患者有38个周期妊娠,周期妊娠率38.78%。妊娠组平均每次移植胚胎个数多于非妊娠组(2.87±0.58 vs 2.42±0.84,P<0.05),移植1个、2个、3个及以上冷冻解冻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9.29%、19.21%、37.32%,其中移植3个及以上胚胎者的妊娠率高于移植1个和2个胚胎者的妊娠率(P<0.05)。胚胎解冻后体外培养24 h平均细胞数增长率≥50%者的妊娠率(35.43%)高于增长率<50%者(18.28%),P<0.05,移植Ⅰ级胚胎与Ⅱ级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35.16%、18.58%,P<0.05。新鲜移植周期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43.16%,在新鲜移植周期未妊娠者其冻融周期妊娠率为27.81%,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8.11%、21.80%,无统计学差异。LH峰日内膜厚度及类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冷冻胚胎解冻移植成功率与同期一般IVF周期的妊娠率相近,采用控制内膜周期进行胚胎移植成功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碎片>20%的胚胎经冷冻解冻移植操作后的受损率明显升高。

    作者:张雪;黄晓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2-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内科2012-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9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细菌学特征及耐药情况。结果:2年分离59例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1.9%、25.4%、27.1%、28.8%,其次为美洛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5.6%、35.6%、37.3%、39.0%、42.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时应加强药敏试验,及时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作者:潘杨;李建英;刘远程;钱效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DCA循环结合阶梯式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阶梯式健康宣教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28例T2MD患者,对照组64例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64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结合阶梯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阶梯式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

    作者:王彬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后路经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经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后路经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C型臂X光机及术后X线复查腰椎生理曲度较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位置正确,无松动、断裂、神经损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圣琴;张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麻杏甘石汤药性传递过程的简析

    麻杏甘石汤是治疗外感风寒、郁热致喘之主方,从难溶性化合物和汤液形成规律角度,探讨麻杏甘石汤的药性传递规律。

    作者:刘志茹;田泽庶;吕邵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藏灵菇微生物学及保健功能研究开发进展

    藏灵菇(又称开菲尔粒)是来自于高加索和西藏地区民间乳品发酵剂,本文综述了藏灵菇改善肠道功能、抗感染、免疫调节、降血脂、抗氧化、防治肥胖、抗肿瘤等益生保健功能,结合藏灵菇生物特点总结和探讨研究开发的价值。为藏灵菇的深入研究及保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姜岸;祁正华;田小川;邹芳华;邹积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