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华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者1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多次性根管充填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1d、1周、一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术后1d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术后1周和一个月的疼痛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等同于多次根管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徐海峰;迟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应用于困难气道插管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困难气道插管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24例)和联合诱导组(26例),观察单纯七氟烷诱导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诱导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诱导组患者的插管不良反应率为15.4%(4/26),显著低于七氟烷组患者的37.5%(9/24);同时插管完成后,联合诱导组患者的HR显著低于七氟烷组,MAP以及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七氟烷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应用于困难气道插管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对降低插管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伟华;王沫丽;孟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7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多方面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6.32%)显著低于观察组(9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各自PaO2、PaCO2、SpO2指标均有所改变,而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各自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增加,而观察组增加的程度比对照组大,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方面综合治疗较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葶苈大枣泻肺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ARDS患者36例,给予其葶苈大枣泻肺汤鼻饲给药与综合护理,观测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变化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48h,患者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为(265.03±30.68)h,转出ICU时间为(14.29±5.25)d,28d后11例死亡。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更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丽;马盛琴;王宏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麻药用量(8.2±1.8)mg显著少于对照组(94.5±20.4)mg,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8.4±11.2)s、阻滞完善时间(10.2±2.4)min、痛觉恢复时间(99.8±16.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71.4±52.6)s、阻滞完善时间(25.8±3.9)min、痛觉恢复时间(129.4±23.8)min,P<0.05,两组患者感觉阻滞高平面、大组织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9%)显著低于对照组(29.9%),P<0.05。结论: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用药剂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亚峰;李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妊高征是影响孕妇与胎儿健康及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妊娠合并症,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掌握妊高征的发展进程,并采取妥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孕产妇及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保障母儿生命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收治的重度妊高征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后,实施了个体化治疗与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其表明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从而在救治重度妊高征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虹;闫晓晨;黄译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阑尾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88例阑尾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各44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同时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复发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阑尾脓肿时应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方式,其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迟涛;王锐;郭亚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本文通过对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肺隔离症患者均通过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患者多以咳嗽、发热、咯血、咳痰、胸闷和胸痛为主要症状,5名患者无自觉症状。影像检查显示左下肺叶病变14例,右下叶病变5例,右肺上叶1例,多肺叶病变1例。叶内型17例,叶外型4例。2例伴有膈疝,6例出现继发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无并发症。结论:肺隔离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层螺旋CT(MSCT)增强+三维重建是肺隔离症诊断的佳辅助手段,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贾敏;陈世孝;高明霞;靳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结合纳米树脂修复轻中度前牙酸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患者22例共102颗酸蚀症患牙,按照Rijikom改良标准将牙酸蚀症分级,Ⅱ、Ⅲ、Ⅳ级酸蚀症患牙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1颗牙。对照组采用Z350纳米树脂充填,实验组牙釉质脱矿部位用渗透树脂进行处理,牙釉质缺损部位应用Z350纳米树脂进行充填。随访观察1年后修复体情况,评价渗透树脂结合纳米树脂修复轻中度前牙酸蚀症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1年后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49颗患牙治疗成功,2颗患牙治疗失败;对照组44颗患牙治疗成功,7颗患牙治疗失败,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充填结束时美观满意度评价试验组50颗患牙满意,1颗患牙不满意;对照组47颗患牙满意,4颗患牙不满意,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后临床疗效评级试验组49颗患牙满意,2颗患牙不满意;对照组43颗患牙满意,8颗患牙不满意,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树脂结合纳米树脂能有效修复酸蚀症患牙,且明显改善脱矿部位牙齿美观。
作者:田宗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在老年人前列腺患者行汽化电切除术的硬膜外进行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行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的100例老年患者,并均分为A、B、C、D 4组各25例,给予4组患者不同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的剂量麻醉。观察与记录4组患者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并比较4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B、C、D组的起效时间和达高平面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高平面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显著低于B组,持续时间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C、D组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C组和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比较,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对老年人前列腺患者行汽化电切除术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舒芬太尼剂量与麻醉效果成正相关,当舒芬太尼剂量较大时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袁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意愿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77例,对照组共1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化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手术切除等非化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化疗后的绝经症状KMI评分较化疗前升高,患者的绝经症状加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MI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的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患者的绝经症状发生率93.50%,明显高于未化疗组的84.21%,两组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会加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绝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绝经症状的评分和绝经症状发生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慎重选择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杜艳丽;才超;张玲;董秋月;杜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肾衰竭病人依靠血液透析获得长期生存,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开展和实施的基础,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是迄今为止理想的长期血管通路,内瘘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依赖血管条件、手术技巧还取决于内瘘穿刺的方法,不恰当的穿刺方法会增加内瘘血管的损伤,易于出现血管瘤、狭窄等并发症而缩短内瘘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如何能保障血管通路的长期稳定及完好,成为我们血透室护士的主要的工作。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目前扣眼穿刺法因其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疼痛等被公认为自体内瘘的首选穿刺方法[6.7]。我科自2014年3月起对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采用扣眼穿刺法,与传统的穿刺法比较,扣眼穿刺法穿刺成功率高、皮下血肿及血管瘤的发生率降低,此技术的开展深得患者的好评及大力配合。
作者:赵丽娟;林初媛;龚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碱酯酶(ChE)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胆碱酯酶与CRP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其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浓度变化,同时选取1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液中的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同时,急性加重期血液中胆碱酯酶和C反应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血液中的含量。结论:胆碱酯酶与CRP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心电(DCG)结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可疑OSAS患者50例,同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DCG及ABPM检查,以PS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DCG、ABPM及两者结合筛查OSAS的价值。结果:经PSG确诊OSAS29例,非OSAS21例。DCG组OSAS阳性33例,阴性17例,ABPM组OSAS阳性34例,阴性16例,DCG结合ABPM组OSAS阳性25例,阴性25例,三组方法灵敏度为86.2%、82.8%vs79.3%(P=0.785),特异度为61.9%、52.4%vs90.5%(P<0.05),Youden指数分别为48.1%、35.2%和69.8%,与PSG金标准相比,三组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494(P<0.001)、0.363(P=0.009)和0.680(P<0.001)。结论:DCG结合ABPM筛查OSA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OSAS的辅助方法。
作者:苗晓东;潘蕊;朱东放;孟娜;侯丽云;高广生;肖玉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炎性检测指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诸多领域疾病的诊疗中。本文主要对降钙素原在急诊科、ICU、呼吸科、儿科及新生儿科、外科等相关临床科室的新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黄远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给予口服吲哚美辛胶囊(消炎痛)及碳酸氢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并计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指数,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同一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除治疗后1h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血沉和尿酸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的比较及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1.6%,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康;谢海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首次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50例妇科门诊确诊的首次早期妊娠的妇女,按血清孕酮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①组孕酮值>78 nmol/L,②组孕酮值31.8~78 nmol/L,③组孕酮值<31.8 nmol/L,分别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查,随访跟踪,对其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中,血清孕酮>78 nmol/ml 110例,其中正常妊娠102例,占92.73%,流产7例,占6.36%,异位妊娠1例,占0.91%;血清孕酮值31.8~78 nmol/ml 85例,其中正常妊娠68例,占80%,流产13例,占15.29%,异位妊娠4例,占4.71%;血清孕酮<31.8 nmol/ml 55例,其中正常妊娠32例,占49.23%,流产15例,占23.08%,异位妊娠8例,占12.13%。三组正常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①组正常妊娠率高于②组和③组,②组正常妊娠率高于③组,即血清孕酮浓度水平逐步降低,正常妊娠率随之下降,异常妊娠(包括流产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结论:首次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果密切相关,血清孕酮浓度越低,妊娠妇女越容易流产或异位妊娠。因此在妊娠期间不定时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测有利于动态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作者:梁瑞;苏国生;黄志官;潘莲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初产妇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初产妇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观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评分(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产妇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
作者:邱燕碧;庄小星;张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省时,且便捷舒适的改良垫牵引装置,以解除个别前牙反(牙合)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病例10例(共13颗反(牙合)牙),使用自研压膜式(牙合)垫牵引器进行矫治,医嘱1周更换牵引加力橡皮筋一次,复诊周期1个月。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取制全口牙颌模型,并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临床观察并记录病例的治疗完成时间和复诊次数;头影测量治疗前后相关项目的变化,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膜式垫牵引器可有效的治疗替牙期个别前牙反,是一种高效省时、便捷舒适的临床可行性应用装置。
作者:关玲;王世兴;周黎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并观察舒适护理对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分组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且舒适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欧阳南雁;赵琨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