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冉达;邵天宇;李素梅;贾绍华
目的:总结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实施量化考核的方法,探讨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笔者对我院管理的社区服务中心实施量化考核(于2014年5月开始),采用自制的量化表格,对临床护理中护士的10项护理工作在护理等待时间、护理态度、护理质量三个维度上赋值,根据护理质量调整奖金数额,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量化考核实施前,社区服务中心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后访视与问题解决四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值均低于实施后,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实施量化考核能够促使护士严格根据规范要求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通过奖金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顾立学;孙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解毒散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6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采用解毒散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解毒散中药外敷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缩短治疗的时间,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
作者:叶肖霞;陈赟;石姣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护理.通过进行急救护理、检验结果跟踪、基础护理及康复锻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结论:可以尽早促进病情的良好预后效果.
作者:江文柳;张艳新;陈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每班护士运用满意度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通过护理部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后统计结果与执行满意度交班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激痛点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激痛点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2.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晕针2例,血肿2例,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针刀治疗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缓解疼痛和麻木的效果更好、起效更快,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层流室护士对化疗药物暴露的认知情况,制定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我院6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对化疗药物危害性、危害途径以及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56名护士(90.3%)能明确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性,50名护士(80.6%)能明确指出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31名护士(50.0%)能够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结论:层流室护士长期处于有细胞毒性、致癌性、不良反应大、对细胞杀伤力大以及胎儿致畸性等化疗药物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但大多数层流室护士对于化药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应该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层流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对层流室护士的管理,有效控制化疗药物暴露对层流室护士的危害.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98例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09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并且在我院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体会以及要求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单通道取石的患者有86例,双侧同期取石的患者有2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1.8%(90/98);术中术后均没有出现感染休克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9/98).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很高的结石总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海峰;钱庆鹏;李天明;于广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毒性甲状腺肿性内分泌眼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检查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TT4、TT3、TSH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TT3、T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TSH水平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TT3、TT4、TS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和环磷醚胺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颖;白俊卿;徐东江;王宏;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2型糖尿病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81眼)和对照组42例(77眼).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底改变及血浆NO、NOS、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NOS、水平明显上升,ET-l水平明显下降,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背景型DR患者血浆NO、NOS和ET-1水平,为早期防治DR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陶黎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人们的医疗健康需求与医疗资源之间矛盾日益增加,医疗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医院信访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了关于在做好医院信访工作的体会,并从当前医院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医院信访工作的特征、原因分析和信访接待及处理办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医院的信访工作.
作者:路雪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病发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提出新方法,并运用方法研究试验,以此来减少临床患者的病发率.方法:抽取本院NICU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内78例被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的RDS组,针对抽取的新生儿,将新生儿临床观察的资料列成表格进行记录;然后根据RDS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母体产龄选择本科78个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外,进行研究前必须由患者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还有征求医院相关部门领导同意.结果:对所有的RDS组的患儿进行胸部拍片后,我们得出,患儿病发严重性分级,12%为一级,29%为二级,三级的占36%,四级为23%,对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在治疗期间,9例死亡,69例治愈.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出剖腹产、严重肺炎、子宫感染、孕妇高血压、孕妇糖尿病这几个因素对应的数据依次是X2=15.926,p=0.000;X2=9.267,P=0.000;X2=11.354,P=0.002;X2=9.967,P=0.006;X2=16.432,P=0.000.很明显这些与正常值偏离很大,都与RDS的病因有很大关联的.结论:第一,剖宫产、母体宫内感染、生母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四个因素是新生儿RDS的病发主要原因.第二,关于RDS患儿的发病率可能与SP-B mRNA的减少有关.第三,RDS患儿的发病率可能与患者体内蛋白的减少有关.第四,条带的缺失可能是RDS患儿病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谢钦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进行分析.方法:以质量风险管理原则来作为立足点,分析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结果:经过对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找出应对措施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能更好地避免质量检查的风险,药品GMP认证的工作质量也随之上升.结论:药品GMP认证现场的检查质量非常重要,要严格遵循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对在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刘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所致睡眠时间,比较安神补脑液过膜前、过膜后的镇静安神作用,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各样品的镇静作用,利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观察各样品的安神作用.Fdlin法测定小鼠脑内蛋白质含量,二苯胺试剂显色法测定小鼠脑内DNA含量,Oricinol试剂显色法测定小鼠脑内RNA的含量.结果:过膜前、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都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过膜前安神补脑液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除过膜前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脑内DNA含量与空白组比均明显增加,RNA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过膜后高、低剂量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有镇静作用,但无催眠作用,并对脑组织中DNA和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甜;孙桂波;孟祥宝;王永彬;解钧秀;孙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入的8位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50位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状改善良好,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再次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或者其它的并发症,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本研究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SI评分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组,分别检测血浆sTREM-1、PCT、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P水平在PSI评分低,中,高风险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sTREM-1,PCT水平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TREM-1,PCT水平在不同CURB-6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在不同CURB-6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TREM-1和PCT水平与PSI评分和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而CRP与两项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TREM-1、PCT及CRP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生物标志物,与老年CAP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sTREM-1、PCT优于CRP,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艳秀;汪利华;何玉萍;宁雪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自发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输注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B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象变化以及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后24h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以及血细胞比容(Het)均显著高于输血前(P<0.05);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输血反应方面,B组患者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需要反复输血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应该一开始输注洗涤红细胞,并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有效治疗,以减少输血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李素萍;杨国丽;孙璐璐;尹凯;李鹏;郑佳明;徐英乔;于文瑞;梁天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期内我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照,然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研究资料来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症状较之中老年患者隐匿性更好,发生误诊的几率相对较高;此外在c-erbB-2阳性表达率、ER、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和组织分级与中老年患者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青年女性患者的侵袭性更强,淋巴结转移率也更高,科学有效的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提高青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1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遵医行为和妊娠结局;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而产妇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讨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妊娠结局,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萍;郑秀碧;陶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同时对临床危险因素总结.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2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痛40例,占33.3%,肺心痛8例,占6.7%,急性心肌炎,占6.7%,高血压心脏病21例,占17.5%,肥厚型心肌病8例,占6.7%,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占6.7%,风湿性心脏病13例,占10.8%,主动脉夹层3例,占2.5%,扩张型心脏病7例,占5.8%,其它原因4例,占3.3%.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几率高的是在住院后2周左右.夜间发病率高于白天.另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排便用力过猛、饮酒和吸烟等因素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康复.
作者:杨龙;姚福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益母草合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每日1次,每次1片;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1d内止血效果、月经首次来潮的情况、屈螺酮炔雌醇片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3-9d完全止血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在10-21d完全止血率达到100%;观察组27例患者均于35d后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达到了100%,对照组25例实现35d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为92.59%,另1例因宫腔粘连,1例因再次妊娠未来潮;观察组2例恶心,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给予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止血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月经来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