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玲
目的:通过观察非甾体抗炎药,舒林酸及塞来昔布对瘦素结肠癌HT-29细胞株c-mycmRNA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瘦素、舒林酸以及塞来昔布作用后,尚未出现显著细胞杀灭作用的NSAIDs临界药物浓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浓度瘦素组以及上述有效浓度的瘦素、临界药物浓度NSAIDs共同作用组细胞c-mycmRNA、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瘦素作用下,HT-29细胞的增殖水平及c-mycmRNA、VEGF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呈现浓度依赖趋势.结论:瘦素能够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株的增殖并使该细胞株c-myc、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无显著细胞杀灭作用浓度的NSAIDs即能够有效的抑制瘦素作用,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作者:李明强;刘春英;徐德魁;李芊蔚;王砚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低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低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j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与单纯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相比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质量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多的血细胞,不仅自身具有免疫功能,还可以作为天然药物载体,具有增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安全性等作用.由于红细胞载体所具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红细胞载体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近年来,直接将红细胞用于运载药物的研究已获得广泛认可,已有红细胞载体进入临床实验,而针对红细胞膜的修饰也具有一定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新型红细胞膜载药系统的出现.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红细胞膜进行相关综述,以期重新认识红细胞膜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许冉达;邵天宇;李素梅;贾绍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2型糖尿病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81眼)和对照组42例(77眼).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底改变及血浆NO、NOS、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NOS、水平明显上升,ET-l水平明显下降,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背景型DR患者血浆NO、NOS和ET-1水平,为早期防治DR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陶黎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乙肝前S1抗原,同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对儿童HBV-DNA的检测,比较两个结果的符合率,从而探讨儿童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的意义[1].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肝功免疫的5-15岁儿童共60例.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定量方法化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同时通过PCR法测定HBV-DNA的结果.结果:60例儿童在不同乙肝二对半模式下,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测结果中,例数无比较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2例HBV-DNA为阳性中乙肝前S1抗原阳性符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例HBcAb阳性患者检出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4.4%.结果提示虽HBeAg阴性.元论HBeAb阴性或阳性病毒复制的过程仍可能存在[2].结论:儿童检测乙肝前S1抗原能够较敏感的且在HBeAg阴性的情况下仍能反应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较BV-DNA经济实用.
作者:于小雯;吴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型肝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21.37士3.29)分、(23.58士3.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t=-13.45,15.67;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6.48,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媛;张瑞;张乃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益母草合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每日1次,每次1片;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1d内止血效果、月经首次来潮的情况、屈螺酮炔雌醇片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3-9d完全止血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在10-21d完全止血率达到100%;观察组27例患者均于35d后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达到了100%,对照组25例实现35d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为92.59%,另1例因宫腔粘连,1例因再次妊娠未来潮;观察组2例恶心,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给予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止血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月经来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生化质控物两种解冻温度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朗道生化质控物复溶后,分成三组,一组当日检测生化指标,另两组放置在-20℃的环境中保存15天后取出,一组在37℃下解冻检测生化指标,另一组在24℃下解冻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共检测25项血清生化指标,37℃解冻条件下,朗道生化质控物CK、ALT、ALP、LD的检测结果与基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1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基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4℃解冻条件下朗道质控物所有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基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化质控物室温条件下解冻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小,建议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人员在室温条件下解冻生化质控物.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MRI定量检测前交叉韧带断裂与股骨髁间窝解剖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40例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将患侧膝关节作为观察组,健侧作为对照组,对双膝关节股骨髁间窝相关参数进行MRI测量.结果:观察组的髁间窝宽度(ICW)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髁间窝高度(ICH)和股骨髁宽度(EW)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髁间窝宽度指数(NSI)及髁间窝形态指数(NW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的股骨髁间窝解剖关系MRI检测,可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志光;崔海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100例出现院内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比例选择1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院内感染特点;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观察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院内临床感染分布构成为:自发性腹膜炎28例(28.00%)、胆道系统感染26例(26.00%)、呼吸道感染20例(20.00%)、肠道感染12例(12.00%)、泌尿系感染8例(8.00%)、皮肤及软组织及其他感染6例(6.00%).观察组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0岁34.00%、Child-Pugh分级C级62.00%、实施侵入性操作38.00%、预防应用抗生素34.00%,高于对照组的16.00% (P<0.05),是导致院内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18士9.07),死亡20例(20.00%),高于对照组4例(4.00%)(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常可导致院内临床感染发生,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预防及减少院内临床感染的发生.
作者:汪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骨密度和Ward区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0.05);腰椎1-4前后位、股骨颈和大转子等部位骨密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ESR、CRP和R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骨形成标志物BGP、BAP和P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骨吸收标志物uDPD和CTX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时患者会出现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现象.
作者:段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是在2014级中药专业(实验班)的《高等数学》课中使用讨论式教学法,讲授第二章《导数》的应用.文中,我们给出了分组情况,介绍了讨论题目及讨论时间,还详细记录了讨论课的全过程.
作者:古立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院收治的8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开放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39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41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患肾热缺血时间显著少于观察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快、疗效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肾肿瘤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添翼;陈余粮;罗兴华;孙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每班护士运用满意度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通过护理部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后统计结果与执行满意度交班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恢复快、并发症少,应积极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周恩涛;金希冬;刘大治;杨文举;王宪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34例,设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种类型的乳腺癌在MRI影像学上强化模式、TIC-曲线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MRI增强特征以环形强化为明显,而对照组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征,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2)两组患者TIC曲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ADC值为(0.81士0.23)×10-3mm2/s,对照组为(1.13±0.14)×103mm2/s,t=7.53,P<0.0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区分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属于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汉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同时对临床危险因素总结.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2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痛40例,占33.3%,肺心痛8例,占6.7%,急性心肌炎,占6.7%,高血压心脏病21例,占17.5%,肥厚型心肌病8例,占6.7%,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占6.7%,风湿性心脏病13例,占10.8%,主动脉夹层3例,占2.5%,扩张型心脏病7例,占5.8%,其它原因4例,占3.3%.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几率高的是在住院后2周左右.夜间发病率高于白天.另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排便用力过猛、饮酒和吸烟等因素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康复.
作者:杨龙;姚福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暗示疗法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孕足月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1组为心理暗示治疗组,2组为咪唑安定镇静加心理暗示治疗组,3组为对照组.观察记录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SCL-90量表评分结果.结果:1、2两组的术中躯体症状小于3组(P<0.05);1、2组患者术后第6天心理状态评估明显优于3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1、2组患者术中MAP显著低于3组(P<0.05),HR显著高于3组(P<0.05).三组SpO2均高于97%,无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有重要作用,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黄海涛;姚远;齐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黄芩素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解热镇痛、抗肿瘤、保肝、抗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硕;洪涛;张多;卢文颖;杨雪婷;雒江菡;王福玲;阎力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入的8位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50位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状改善良好,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再次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或者其它的并发症,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本研究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