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阴性乳腺癌3.0T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梁汉祥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磁共振, 成像
摘要: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34例,设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种类型的乳腺癌在MRI影像学上强化模式、TIC-曲线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MRI增强特征以环形强化为明显,而对照组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征,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2)两组患者TIC曲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ADC值为(0.81士0.23)×10-3mm2/s,对照组为(1.13±0.14)×103mm2/s,t=7.53,P<0.0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区分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属于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腕关节损伤,B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腕关节损伤,C组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比较三组腕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诊断率为72.50%,B组患者的诊断率为70.00%,C组患者的诊断率为95.00%.经过比较发现,C组患者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的诊断率,C组的诊断效果与A组和B组的诊断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与B组患者之间诊断率差异不大,两组之间的诊断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骨折处和关节脱位检出情况为C组均优于A组和B组,而A组优于B组,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诊断结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华景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X线鉴别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X线对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8例肠梗阻病人,行X线检查鉴别其为绞窄性肠梗阻还是单纯性肠梗阻,以临床医生终诊断为准,评价鉴别效果.结果:经临床医生终诊断或手术证实,208例肠梗阻患者中,单纯性肠梗阻142例,绞窄性肠梗阻66例;X线对单纯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于绞窄性肠梗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绞窄组患者X线图像假肿瘤征、咖啡豆征、小肠排列异常等征象出现率高于单纯组患者,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鉴别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时,能发现一些多见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征象,可作为鉴别的依据之一,但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

    作者:林虔;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护理.通过进行急救护理、检验结果跟踪、基础护理及康复锻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结论:可以尽早促进病情的良好预后效果.

    作者:江文柳;张艳新;陈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阴性乳腺癌3.0T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34例,设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种类型的乳腺癌在MRI影像学上强化模式、TIC-曲线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MRI增强特征以环形强化为明显,而对照组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征,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2)两组患者TIC曲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ADC值为(0.81士0.23)×10-3mm2/s,对照组为(1.13±0.14)×103mm2/s,t=7.53,P<0.0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区分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属于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汉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材质滤膜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的滤膜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测的影响.方法:按照英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分别使用4种不同材质的滤膜过滤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同一样品选用不同材质的滤膜过滤后,有关物质测定结果有较大差异;不同来源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后测定结果较为一致,且该材质的滤膜不存在滤膜吸附.结论:不同材质的滤膜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测的结果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聚四氟乙烯材质滤膜适用于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徐春玲;徐秀卉;陈玲芳;陈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的治疗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毒性甲状腺肿性内分泌眼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检查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TT4、TT3、TSH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TT3、T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TSH水平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TT3、TT4、TS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和环磷醚胺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颖;白俊卿;徐东江;王宏;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刺梧桐胶应用为缓控释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刺梧桐胶来源于梧桐科植物树干分泌物,是一种天然树胶.刺梧桐胶安全无毒、吸水溶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生物降解的性质,使其成为新型缓控释药物载体成为可能.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外研究者对刺梧桐胶作为药物载体的实验研究,并认为刺梧桐胶作为缓控释药物载体有着广阔前景.

    作者:耿雪;李燕;王红月;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型肝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21.37士3.29)分、(23.58士3.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t=-13.45,15.67;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6.48,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媛;张瑞;张乃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和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照.结果:在对照组中49例患者13例2月内出现迟发脑病,发生率26.53%;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组47例患者出现5例迟发脑病,发生率10.64%.结论:早期应用肝素钙积极抗凝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具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作用.

    作者:江军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细胞膜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多的血细胞,不仅自身具有免疫功能,还可以作为天然药物载体,具有增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安全性等作用.由于红细胞载体所具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红细胞载体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近年来,直接将红细胞用于运载药物的研究已获得广泛认可,已有红细胞载体进入临床实验,而针对红细胞膜的修饰也具有一定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新型红细胞膜载药系统的出现.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红细胞膜进行相关综述,以期重新认识红细胞膜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许冉达;邵天宇;李素梅;贾绍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治疗9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9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虽然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的复发率较低,且未增加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祁忠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补阴丸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女性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大补阴丸加减方药,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补阴丸加减方治疗妇女经断前后诸证具有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江新萍;宋立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BDNF在Ⅱ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4例(A组)、抑郁症患者54例(B组)与健康人群5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BDNF水平.结果:三组BDNF水平测定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呈现为低表达.

    作者:陈芸;万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与监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孕妇患有甲减可致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也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其对孩子的智商可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妊娠期间充分满足母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以及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对于保证母体及其后代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左旋甲状腺素是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

    作者:姚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V基因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评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HPV DNA,并对其进行分型,以TCT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对HPV基因检测及联合TCT检测临床CIN的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共对235例患者进行了三种方法的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参考,HPV高危型检测敏感度为90.6%明显高于TCT检测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0.01);阴性预测值为90.5%明显高于TCT检测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8,P<0.05).TCT检测的特异度为79.8%高于HPV高危型检测的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P>0.05),阳性预测值为66.2%低于HPV高危型检测的7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P>0.05).当二者联合检测(即只要一种方法检测为阳性即判定该样本为阳性)后敏感度可提高到95.3%.结论:HPV基因检测对宫颈病变检出率优于TCT方法,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对宫颈恶性病变的筛检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目的:讨论并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期内我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照,然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研究资料来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症状较之中老年患者隐匿性更好,发生误诊的几率相对较高;此外在c-erbB-2阳性表达率、ER、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和组织分级与中老年患者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青年女性患者的侵袭性更强,淋巴结转移率也更高,科学有效的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提高青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黄芩素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解热镇痛、抗肿瘤、保肝、抗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硕;洪涛;张多;卢文颖;杨雪婷;雒江菡;王福玲;阎力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不同人工晶状体固定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固定人工晶状体的方法,探究氯仿固定液固定法与苦味酸固定液固定法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眼球摘除的晶状体30例,根据不同的晶状体石蜡切片固定方法分为传统组、氯仿组和苦味酸组,对比3组不同固定方法制作的石蜡切片标本经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结果:三组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方法均获得完整的组织结构切片,但是传统组切片HE染色后掉片较为严重,组织形态欠完整,并且较多的细胞发生变形,存在于晶状体内的各层细胞排列乱序,染色后对比度较差,染色不鲜艳.氯仿组细胞形态与组织结构保存完整,各层细胞有序排列,HE染色后对比明显,色泽鲜艳,但是组织结构出现部分不清晰现象,细胞也存在部分变形.苦味酸组切片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保存完整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染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经过传统固定液改良而成的氯仿固定液和苦味酸固定液在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时效果更优.

    作者:秦柏;张俊芳;石海红;杨铃;朱曼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股骨髁间窝的MRI测量及其相关性

    目的:应用MRI定量检测前交叉韧带断裂与股骨髁间窝解剖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40例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将患侧膝关节作为观察组,健侧作为对照组,对双膝关节股骨髁间窝相关参数进行MRI测量.结果:观察组的髁间窝宽度(ICW)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髁间窝高度(ICH)和股骨髁宽度(EW)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髁间窝宽度指数(NSI)及髁间窝形态指数(NW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的股骨髁间窝解剖关系MRI检测,可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志光;崔海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暗示疗法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暗示疗法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孕足月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1组为心理暗示治疗组,2组为咪唑安定镇静加心理暗示治疗组,3组为对照组.观察记录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SCL-90量表评分结果.结果:1、2两组的术中躯体症状小于3组(P<0.05);1、2组患者术后第6天心理状态评估明显优于3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1、2组患者术中MAP显著低于3组(P<0.05),HR显著高于3组(P<0.05).三组SpO2均高于97%,无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有重要作用,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黄海涛;姚远;齐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