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章龙磊;纪然
目的:探究X线对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8例肠梗阻病人,行X线检查鉴别其为绞窄性肠梗阻还是单纯性肠梗阻,以临床医生终诊断为准,评价鉴别效果.结果:经临床医生终诊断或手术证实,208例肠梗阻患者中,单纯性肠梗阻142例,绞窄性肠梗阻66例;X线对单纯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于绞窄性肠梗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绞窄组患者X线图像假肿瘤征、咖啡豆征、小肠排列异常等征象出现率高于单纯组患者,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鉴别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时,能发现一些多见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征象,可作为鉴别的依据之一,但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
作者:林虔;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型肝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21.37士3.29)分、(23.58士3.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t=-13.45,15.67;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6.48,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媛;张瑞;张乃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女性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大补阴丸加减方药,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补阴丸加减方治疗妇女经断前后诸证具有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江新萍;宋立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68例出现不同程度黄染或怀疑为溶血病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孕妇产前抽取血液进行血型鉴定、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结果.结果: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IgG抗A或抗B效价≥64与产后发生HDN呈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抗体效价升高呈上升趋势,抗体效价≥1024时全部发生HDN;采血检测结果中阳性标本223例,研究新生儿中溶血症阳性率为83.3%,0-3天、4-7天、7-10天、10-15天新生儿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6.5%、48.4%、20.6%、4.5%.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准确率为93.3%(208/223).结论:针对胎儿母亲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可以准确预估胎儿溶血病发生率,因此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进行早期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1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遵医行为和妊娠结局;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而产妇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讨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妊娠结局,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萍;郑秀碧;陶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等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2014年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A组患者术前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方式,B组患者接受吸入麻醉方式.对比2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及术前术后各时间段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指数.结果:A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相对于B组患者要短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2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小时MMSE评分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患者于术后24小时评分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无论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或者吸入麻醉方式,都可能引发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但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患者苏醒所需时间更短且术后恢复更快,对老年人而言更具临床应用价值,不会对患者意识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黄芩素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解热镇痛、抗肿瘤、保肝、抗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硕;洪涛;张多;卢文颖;杨雪婷;雒江菡;王福玲;阎力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医用智能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纳米药物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医用纳米技术的主要突破和研究进展,从医用纳米材料、药物载体、医学诊断三个方面对纳米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智能化纳米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航;李燕;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每班护士运用满意度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通过护理部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后统计结果与执行满意度交班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病发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提出新方法,并运用方法研究试验,以此来减少临床患者的病发率.方法:抽取本院NICU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内78例被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的RDS组,针对抽取的新生儿,将新生儿临床观察的资料列成表格进行记录;然后根据RDS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母体产龄选择本科78个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外,进行研究前必须由患者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还有征求医院相关部门领导同意.结果:对所有的RDS组的患儿进行胸部拍片后,我们得出,患儿病发严重性分级,12%为一级,29%为二级,三级的占36%,四级为23%,对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在治疗期间,9例死亡,69例治愈.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出剖腹产、严重肺炎、子宫感染、孕妇高血压、孕妇糖尿病这几个因素对应的数据依次是X2=15.926,p=0.000;X2=9.267,P=0.000;X2=11.354,P=0.002;X2=9.967,P=0.006;X2=16.432,P=0.000.很明显这些与正常值偏离很大,都与RDS的病因有很大关联的.结论:第一,剖宫产、母体宫内感染、生母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四个因素是新生儿RDS的病发主要原因.第二,关于RDS患儿的发病率可能与SP-B mRNA的减少有关.第三,RDS患儿的发病率可能与患者体内蛋白的减少有关.第四,条带的缺失可能是RDS患儿病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谢钦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低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低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j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型阵发性房颤与单纯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相比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质量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从经处理后的龙眼核中提取原花青素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时间、温度、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以及提取的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出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研究表明各因素中对龙眼核原花青素提取影响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其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以及提取温度60℃.结论:正交设计优化得到的龙眼核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方法具有更佳的提取效率.
作者:黄海潮;刘经亮;郑公铭;朱庆玲;周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在皮肤严重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80例皮肤严重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急救,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结果:实验组急救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急救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严重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海杰;邓海棠;苏晓恩;冯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佛手郁金汤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入的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是30例,对照组是30例,A组予佛手郁金汤,每天一剂,口服.B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多潘立酮片10mg一日三次,餐前30分钟,铝碳酸镁颗粒1.0一日三次,餐后1小时).两组全部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及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差、舌苔黄腻、脉弦滑)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随访30例,复发3例(10.00%);西药组随访30例,复发4例(13.30%),两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佛手郁金汤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指数低.
作者:梁学艳;靳向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毒性甲状腺肿性内分泌眼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检查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TT4、TT3、TSH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TT3、T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TSH水平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TT3、TT4、TS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和环磷醚胺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颖;白俊卿;徐东江;王宏;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的感染情况,观察两者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收诊的150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患者病症分为肝癌组、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观察患者感染H.pylori的状况,并与75名健康对照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pylori的感染率为61.3%,明显对照组(30.6%)(P<0.01).其中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72.2%和71.4%,明显高于肝炎组患者(51.6%)(P<0.05).感染H.pylori患者的ALT水平、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情况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H.pylori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的TBIL和腹水副发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H.pylori的概率更高,且H.pylori的感染会加剧患者肝病的病况.
作者:孙彦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流产与新鲜和解冻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囊胚期胚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生殖内分泌科2009年~2014年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8163个周期(A1),新鲜囊胚移植周期89个周期(A2);解冻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731个周期(B1),解冻囊胚移植周期57个周期(B2),解冻卵裂期胚胎培养成囊胚移植周期38个周期(B3),比较五组之间的流产率.结果:整体流产率为18.4%.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流产率显著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5.4%vs 18.2%,P=0.017)、解冻囊胚移植和解冻卵裂期胚胎培养成囊胚后移植的流产率分别为5.4%、28.6%、15.4%,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新鲜囊胚移植的流产率较卵裂期胚胎移植低,而解冻囊胚流产率将大大提高.
作者:史艳彬;张振强;蒋树艳;李家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疗效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给予百令胶囊(1g,ti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临床疗效、感染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和血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和SLEDA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的下呼吸道感染率(4.41%)和总感染率(26.4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67%和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9%)与对照组(3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提高LN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感染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杨志海;刘冰;陆健;侯小雪;尹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是在2014级中药专业(实验班)的《高等数学》课中使用讨论式教学法,讲授第二章《导数》的应用.文中,我们给出了分组情况,介绍了讨论题目及讨论时间,还详细记录了讨论课的全过程.
作者:古立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乙肝前S1抗原,同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对儿童HBV-DNA的检测,比较两个结果的符合率,从而探讨儿童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的意义[1].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肝功免疫的5-15岁儿童共60例.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定量方法化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同时通过PCR法测定HBV-DNA的结果.结果:60例儿童在不同乙肝二对半模式下,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测结果中,例数无比较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2例HBV-DNA为阳性中乙肝前S1抗原阳性符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例HBcAb阳性患者检出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4.4%.结果提示虽HBeAg阴性.元论HBeAb阴性或阳性病毒复制的过程仍可能存在[2].结论:儿童检测乙肝前S1抗原能够较敏感的且在HBeAg阴性的情况下仍能反应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较BV-DNA经济实用.
作者:于小雯;吴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