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肖海;李保林;杨庆春

关键词:巨细胞型, 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 患者, 占位性病变, 浅表淋巴结, 未治疗, 医院就诊, 眼球活动, 胃内容物, 头痛, 头颅, 皮肤黏膜, 发育正常, 病例资料, 血分析, 肾功能, 呕吐物
摘要:1 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患者女,20岁,因反复头痛、头昏伴呕吐3月余于2011年3月13日入院.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昏迷、抽搐,可自行缓解,当时未治疗,后患者感症状逐渐加重,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额部占位性病变,现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治疗.体格检查:T 37℃,P 89次/min,R20次/min,BP 120/83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偏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血分析:WBC 12.0×109/L,RBC 5.61×1012/L,HGB 97.0 g/L,LYMPH% 16.00%,NEUT 8.40×109/L,MCV75.00 fL,MCH 21.90 pg,MCHC 292.00 g/L.血脂:TG 2.23mmol/L,VDLC 0.63 mmol/L.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和D-二骤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血清cTnI和D-dimer的变化.结果:两组死亡率(对照组30%治疗组28.4%)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TnI和D-dimer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可减轻脓毒血症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抑制微血栓形成,阻止继发性损伤.

    作者:杨利勇;杨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L手术黏贴巾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应用

    目的:研究新生儿断脐后3L手术黏贴巾在脐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8例剖宫产术后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改良组则在常规护理上使用3L手术黏贴巾护理新生儿脐部.结果:应用后改良组在5~7天新生儿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的渗血、渗液以及脐周的发红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组应用3L手术黏贴巾护理新生儿脐部能明显提高干洁率,有效减少了新生儿脐部的渗血、渗液及脐周发红的现象,能减少和预防脐部的感染率,防止新生儿脐炎和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邱青青;张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将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02例,年龄19 ~40岁,孕周6~8周.将102例受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2组均要求术前B超检查宫内早孕、白带常规正常、体温正常、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等手术禁忌症者.

    作者:熊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的严重腰腿痛,每年人口的15%~20%受到腰痛困扰,1%的人群因腰痛而永久致残.为此投入的医疗保健费用也颇为可观,如英国每年花费约120亿英镑用于诊治腰腿痛[1].在美国,每年约有1 300万人因下腰痛就医,花费约500亿美元.下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为常见的症状,我们目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2].尽管大多数下腰痛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痛发病率平行增高,提示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3].根据椎间盘退变影像学、组织学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研究,对椎间盘进行分级,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和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无合并肺炎患者的评价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AECOPD是否合并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96例COPD患者,21例稳定组,75例AECOPD患者,并根据影像学分为单纯AECOPD(急性组)和肺炎型AECOPD(肺炎组),对患者的血气分析、白细胞、降钙素原、痰培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大于急性组.3组间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低,肺炎组高(P <0.0001).肺炎组降钙素原中位数为0.24 ng/mL(四分位区间0.08 ~0.94),急性组中位为0.115 ng/mL(四分位区间0.00 ~0.345).PCT取0.125 ng/mL时能鉴别急性组和肺炎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95%CI 0.600 ~0.854)(P=0.00l),诊断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63%.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反映COPD不同状态时炎症程度,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区分AECOPD是否合并肺炎.

    作者:袁会清;林心情;周承志;叶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盆底功能康复+中药补中益气丸治疗张力性尿失禁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盆底功能康复+中药补中益气丸对妇女张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80例张力性尿失禁妇女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实验组使用盆底功能康复+中药;对照组单一使用盆底功能康复,两组使用2个疗程(2个月),评价张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尿失禁治愈78%,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较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过盆底功能康复+中药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有明显效果.

    作者:宋丽君;许金莲;杨素琴;叶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动脉骑跨性栓塞1例尸检分析

    1 案例资料1.1病例摘要 刘某,女,41岁,于2011年2月14日因月经不规则10年,痛经3年余拟诊为子宫腺肌瘤入院,于2011年2月17日行子宫摘除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卧床休息,生命体征平稳,2月18日晚20时10分刘某起床上卫生间后突然晕倒,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帅萍;李伟松;杨庆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组织多普勒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乳头肌收缩运动与左室流出道梗阻关系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乳头肌收缩运动与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关系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分别对23例HC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者左室乳头肌电-机械收缩时间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LVOT梗阻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VSA、VSP相比,HCM患者VSA、Vsp明显减小;与正常组TQ-SA、TQ-SP和Inter-△TQ-S比较,HCM患者TQ-SA、TQ-SP和Inter-△TQ-S明显延长(P均<0.01):HCM组VSA、YSA、TQ-SA、TQ-SP和Inter-△TQ-S与LVOT压差(△P)均具有良好相关性,其中,Inter-△TQ-S与△P的相关性好(P<0.01).结论:左室乳头肌电-机械收缩运动不同步是HCM患者LVOT梗阻的主要机制,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作用形成LVOT梗阻的结果.

    作者:游宇光;葛贻珑;肖文胜;曾庆新;宋建明;任苓;陈卫华;叶军;卢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8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18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诊时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胃镜、活组织检查和免疫组化等,治疗方案多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和联合化疗.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内窥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化等,治疗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联合化疗、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等,预后因年龄、疾病分期、治疗情况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作者:钟巧玉;杨红;杜香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新型病号服在临床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患者术后及各科危重症患者入住ICU时,身上不同部位往往放置有许多引流管,再加上此类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生命特征监测,对那些危急患者生命现象能够及早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因此,患者身上会有许多的导联线、测压管及引流管.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再加上ICU环境相对封闭,环境温度相对稳定,为了观察引流也为了更好的方便监护患者,在ICU的患者许多都不穿病号服,即便穿也因为管道多而不能对其全身覆盖,然而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患者躯体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这是患者的基本需要[2].有时会遭致患者家属的不满,而导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信任.为了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也为了对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病号服,自2010年8月设计完成后,经过临床应用至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莉;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晚期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晚期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放疗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例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后都消除或减轻了负性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完成放疗计划.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喉癌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对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好效果.

    作者:温盛瑛;肖海;刘晓云;刘永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难治性甲亢42例疗效观察

    目的:为寻找一种更加经济、方便及有效的难治性甲亢治疗手段.方法: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难治性甲亢组22例(甲组)与单用甲巯咪唑治疗组20例(乙组)比较,疗效优异.结果:甲亢临床控制时间(周)甲组为(5.10±1.52),乙组为(8.68±3.72) (P <0.001).甲组中明显突眼症状的12例均好转,乙组中11例中6例好转且时间延长.FT3、FT4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周)甲组为(4.61±1.23),乙组为(7.35±2.28)(P<0.001).治疗后8~10个月甲巯咪唑口服剂量(mg/d)甲组为(4.85±1.03),乙组为(11.63±1.96)(P<0.001).甲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乙组药疹2例,白细胞减少数2例.结论: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特别是复杂难治性甲亢,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胡建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FGF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术后促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后促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刀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采用bFGF创面局部用药45例作为研究组,术后自然修复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愈合情况、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快.结论:宫颈病变LEEP刀术后予以bFGF治疗能促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的时间缩短,有效减少LEEP刀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不当所致用药质量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因静脉用药配制不当所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方法:收集、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出现不溶性微粒、药物间相互作用、溶媒的选择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影响.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配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临床用药质量.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应多方面把握过程中的细节,保证静脉用药质量.

    作者:何文;蒲海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康复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2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护理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5年,22例患者中除1例有轻微的膝周痛外,其余均已返回工作岗位,效果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后康复护理是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功能恢复的保证.

    作者:李桂秀;张芳英;曾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患者女,20岁,因反复头痛、头昏伴呕吐3月余于2011年3月13日入院.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昏迷、抽搐,可自行缓解,当时未治疗,后患者感症状逐渐加重,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额部占位性病变,现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治疗.体格检查:T 37℃,P 89次/min,R20次/min,BP 120/83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偏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血分析:WBC 12.0×109/L,RBC 5.61×1012/L,HGB 97.0 g/L,LYMPH% 16.00%,NEUT 8.40×109/L,MCV75.00 fL,MCH 21.90 pg,MCHC 292.00 g/L.血脂:TG 2.23mmol/L,VDLC 0.63 mmol/L.

    作者:肖海;李保林;杨庆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的干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通过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出的1 min测试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进行筛查,并排除有明显内分泌,肝肾疾病的人群,对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随机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给予阿法骨化醇0.25 μg,/d,鲑降钙素注射液50 IU肌肉注射,连续7 d;50 I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续14d,3月一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与安慰剂.检查一疗程前后的疼痛情况,摄髋关节正侧位片,血生化检查,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测定.

    作者:张广彪;刘斌;何著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同时伴有难治性高血压,随机分成常规血液透析组(HD)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进行10周的治疗,监测治疗前、中及后的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及干体重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0周后,HDF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F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与HD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过HDF治疗的患者,血压显著降低.

    作者:操凤;刘勋华;黄国红;汤显湖;严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诊断

    目的:探讨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8例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MRI表现,着重分析病变的分布特点与MRI信号特征.结果:8例中7例有椎体前上下角异常信号,8例出现多个椎小关节、肋椎关节局限性长T1长T2信号,并周围软组织水肿,多为不对称性与不连续性.结论: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MRI特征性,结合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有利于诊断.

    作者:刘少强;郭少华;许凡勇;陈惠;邱兴庭;谢春;苏子慧;卢绍辉;王俊;许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认知能力的效果.方法:将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随机分为观察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入院后48 h内对患者陪护亲属进行SDS、SAS测试,对照组由主管护师2次/周60 min进行健康教育集体讲座.观察组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主管护师每天25 min对患者陪护亲属进行认知教育.观察记录患者自杀、外走、伤人、毁物行为;并于出院前1d对陪护亲属进行疾病认知调查和SDS、SAS测试,半年内随访.结果:入院48 h内两组SDS、SAS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SDS、SAS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对疾病的概念、疾病的治疗、疾病的转归、疾病的预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自杀、外走、伤人、毁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定期复查、坚持服药、生活自理、疾病复发、与家人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陪护亲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对患者的监护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维护了患者长期疗效.

    作者:黄萍;陈龙梅;罗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