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九金;刘景英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舒予静;万昆明;陈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198.7 ~414.3 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247.8~ 745.2 μ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含量为243.6~524.6 μmol/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尿酸升高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尿酸正常组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尿酸升高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李克红;张若曦;欧阳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30只和正常大鼠10只,分成4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金匮肾气丸方煎剂或生理盐水,连续8周后,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清SCr、BUN、UA,尿MA、β2-MG和肾组织ET,计算肾脏肥大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空腹血糖,血清SCr、BUN、UA,尿MA、β2-MG和肾组织ET水平,以及肾脏肥大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能干预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所致早期肾损害的多项肾功能指标,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报捷;杨慧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1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给予四磨汤联合微生物制剂口服,82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口服,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TCB),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应用四磨汤结合微生态制剂口服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董显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CD4+、CD8+、CD4+/CD8+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CD4+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无显著差异.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D DNA阴性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以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免疫损伤所致,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作者:朱苏兰;鲁陈;熊德琴;李左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45%.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方法.
作者:周环玉;周宇;黄昕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众所周知,针灸是一种东方医学的治疗方式,针灸不仅可以用来有效地治疗疾病,也可用于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针灸还应用于镇痛以及缓解因压力带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平衡失调.电针是在针上施加电流的针灸方法,电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和提高针刺疗效等优点,已成为传统针灸治疗手段中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电针的作用机理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就有关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邱启祥;黄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5 cmx4 cm ~13 em×8 cm.结果:16例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耐磨,无溃疡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恒定,变异少,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血管,不需要吻合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作者:殷圣银;何旗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以减轻不适的程度,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往单纯的疾病护理慢慢转化为对患者的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同样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的关怀对手术患者全身心的照顾对患者消除恐惧、减轻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妮;梅华;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威胁广大成年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目前平均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大约150万例,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已进入到分子水平.血小板反应蛋白-1又称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din-1,TSP-1),由Baenziger 等[1]首次从凝血酶刺激后的血小板细胞膜中分离出.TSP-1与其受体CD36结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近的相关研究表明:TSP-1的异常表达也参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2].本文综述了TSP-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者:赖闺娥;江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两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为指标,评价两味中药复方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廖一群;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范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用SD大鼠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模型,探讨芽囊原虫感染与血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人芽囊原虫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心脏穿刺采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结果:人芽囊原虫感染组与对照组大鼠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积七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引起五项血小板检测参数全面上升,血循环中细胞成份增高.
作者:李娟;邓婷;李小花;李小波;曹镐禄;严宜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治疗女性生殖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季德胜蛇药治疗32例(A组)和抗病毒药物治疗30例(B组)生殖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6%;B组30例总有效率为80.0%.结论:季德胜蛇药治疗生殖道病毒感染是一种综合性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效果与目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相近,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经济、方便.
作者:齐建南;蒋丽萍;袁金兰;陈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气囊导管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使用输尿管气囊导管防止结石上移.结果:45例有效地防止结石上移,一次性碎石成功,成功率为:90%(45/50).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使用输尿管气囊导管,可以有效地防止结石上移,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同时可减少菌血症的发生和促进术中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林;王学智;谢芳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放治疗与封闭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治疗组(研究组)和封闭治疗组(对照组),均服用利培酮胶囊2~4 mg/d(宁波大红鹰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开放治疗组患者由家属陪护住院,非查房时间可到院外活动,封闭治疗组患者实行医院传统封闭式管理;两组病人均遵医嘱服药,医护人员定期查房.结果:治疗8周后,2组BPRS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开放治疗组ADL评分在治疗8周时显著低于封闭治疗组(P<0.01).结论:开放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对减轻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早日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
作者:谢光平;聂宇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眼化学伤的临床特点、病程经过,探讨化学伤的致伤物质种类、容易发生眼化学伤的职业,病情的严重性和伤后的并发症.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重点观察病程经过,观察时间,也包括伤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探讨化学伤的致伤物质种类,伤后的并发症和视力预后.结果:85例(125只眼)中,95.29%病例为男性,78.64%的年龄范围在30~50岁;62.35%是企业工人、30.58%是建筑工人,76.47%是碱烧伤.结论:眼化学伤是常见的职业眼外伤,病情的严重性取决于酸碱的浓度、烧伤的时间、烧伤程度,施行眼部冲洗在眼化学伤急救中非常关键,及时正确地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尽可能保存眼球和视功能,但仍有一些严重的化学伤会导致失明甚至不能保存眼球.
作者:庞永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塞露联合50% GS高位低压灌肠治疗腹胀的效果.方法:对60例术后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开塞露联合50% GS高位低压保留灌肠,灌肠液低于500mL,插入30-90 cm;对照组采用肥皂水保留灌肠,灌肠液超过500 mL,插入20~ 25 cm,观察第一次解出粪便量和腹胀缓解程度、恢复自主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解出粪便量和腹胀缓解程度、恢复自主排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联合50% GS高位低压保留灌肠治疗腹胀具有能解出大量粪便、腹胀缓解快、恢复自主排便时间短的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叶新英;吴莲香;李莉辉;张凤英;刘月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11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9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 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倍他司汀口服液20 mg,2次/日.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10 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优于对照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显示治疗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p)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VBI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九金;刘景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是否通过改善肺动脉收缩压(PASP),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服复方丹参滴丸组(实验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不包括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治疗后第14天接受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其PASP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PASP压力值与治疗前PASP压力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2)实验组治疗后PASP压力值与对照组治疗后PASP压力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提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刘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为合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21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直肠指诊、泌尿系彩超、膀胱镜检查及抽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明确诊断前列腺增生.对所有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21例患者中有118例存在膀胱出口梗阻,3例正常.118例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中有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50例膀胱逼尿肌不稳定.114例患者(除去正常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4例)平均大尿流率(8.32±3.15) mL/s,平均残余尿量(87.68±79.46)mL,平均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62.32±7.54) emH20,平均大尿道闭合压为(86.43±18.35) cmH2O,平均前列腺尿道长度5.6 cm,与正常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例患者不适合行手术治疗,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可能延迟显效.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避免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王瑛;刘利敏;范志强;欧少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