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污染手术术中及术后吸氧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吴云德

关键词:预防, 切口感染, 吸氧, 腹部污染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污染手术术中和术后用吸氧疗法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年期间240例腹部污染手术病例临床预防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情况。应用术中及术后吸氧,术中面罩吸氧,术后鼻导管吸氧法,低流量,2-5L/分,间断吸氧48小时,用心电监护仪SpO2容积描记参数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98-100%。结果:在6年时间使用这种方法,基本无一例切口感染病例。结论:用吸氧疗法可有效的预防腹部污染手术的切口感染。该方法简单、价廉,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吗啡的研究历程看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发展与应用

    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规范化用药指导下,急性中毒、成瘾、呼吸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成为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镇痛药物之一。文章回顾了吗啡的研究历程;论述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发展;后以比较典型的强阿片类镇痛药和弱阿片类镇痛药为例,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揭示了阿片类镇痛药的强效镇痛效果。对未来新药研制和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闫冠韫;吴延丽;程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统计学方法在龙江医派研究中的应用

    龙江医派是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是龙江医药学的特色标志和文化品牌。本文对近几年应用数理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龙江医派研究的现状予以综述,并对这些方法在使用中的各自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开拓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陈婷婷;韩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分析

    目的:对急诊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4月来自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1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取时间。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75例患者得到治愈,10例患者中途进行转院,3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主动要求出院。讨论:急诊内科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保证脑出血患者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正确的采取急救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叶雄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作者:李占英;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氧合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胁/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救治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救治的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干预,58例患者3例死亡,1例继发迟发性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症,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3.1%。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正确、及时、有效地使用解毒药物,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症患者对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危重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治疗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2例重症监护室行CBP治疗的患者,不同时间段取血,并检测血清过氧脂质(LPO)与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行APACHEIII的评分。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LPO升高,GSH-Px降低;在CBP的不同时间段治疗后,APACHEIII评分有着明显改善;LPO、GSH-Px与APACHEIII的评分分别呈正、负相关。结论:CBP可改善患者氧化抗氧化紊乱,从而减轻氧化损伤,促进危重症患者病情得到较好的改善,而LPO及GSH-Px是检测危重症患者病情轻重的关键指标,可作为判断预后与CBP停止的时机起到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期间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进行单纯放疗治疗,直线加速器在颅外远距离照射,每周5d放射治疗,每次放射是为2~3 Gy,放疗5-7周,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同对照组,采用每次放疗前的1~2 h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每周5 d,连服5-7周,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治疗结束后采用WHO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定评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为83.33%,对照组为50%,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6,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6.67%,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46.67%,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优于术后单纯放疗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浩峰;李春丽;任年军;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氧化锆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上前牙缺失患者78例共100个牙位,随机分为2组,均进行种植单冠修复。实验组应用氧化锆基台,对照组应用钛基台,上部均使用氧化锆全瓷冠。冠修复12个月后记录两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应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基台支持的氧化锆全瓷冠对患者口腔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优于钛基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郭宏亮;牛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因素,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应加强中药材选用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常乙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社会及家庭支持,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KDQOL-SFTM评分。结果:患者干预前后的KDQOL-SFT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临床分析

    目的: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为降低食管癌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死率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实施食管癌手术556例,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共22例,收集其进行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明确患者病情并积极治疗,可以降低吻合口瘘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东明;王伟林;王金栋;韩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冠心病患者的CTA的完整资料。对原始数据进行钙化积分的结果分析,表面成像(SSD)、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CT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所有患者CTA检查冠状动脉都能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主干及其重要分支均清晰显示,208节段冠脉血管中191节段(92.5%)获得良好显影。208节段冠脉血管中发现钙化病变161节段,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壁的斑块,冠脉狭窄并能初步评价斑块性质。结论:在良好的心率控制的前提下,联合钙化积分评价和SSD、VR、MIP、C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获得理想的冠脉图像,对冠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初步评价斑块性质,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调3号方治疗治疗肝癌TACE术后腹痛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HCC)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它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全球年发病率74.8万,死亡69.6万,死亡发病比接近0.9。而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死亡者也占全球死亡的50%,在肿瘤相关死因中位居第二,已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HCC发病隐匿,发现时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而TACE术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TACE术后患者出现栓塞综合症常会使患者对治疗心生恐惧,导致治疗延误。栓塞综合症主要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其中以腹痛产生的治疗恐惧尤为明显。本文回顾性总结我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对出现术后腹痛的106例次患者给予西药止痛及西药止痛药联合微调3号方,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郑炜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回药铁棒锤的研究进展

    回药铁棒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其主要药效成分为二萜生物碱类,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通过整理国内外近30年关于铁棒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的文献资料,为宁夏民间药铁棒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董琳;权洪峰;高晓娟;付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硬质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硬质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食管异物患者选取不同方式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质食管镜下取出食管异物25例,成功25例,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22例,食管镜联合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1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创伤小,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异物体积大,嵌钝较紧时宜采取全麻下硬质食管镜取异物。

    作者:王敏;范西惠;丁岩兵;练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9例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无胆汁淤积的39例妊娠患者为对照对象,从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等方面分析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ICP患者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的对照组患者,而阴道助产和顺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CP患者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的围生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淤积症可造成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等,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做好早期诊断、严密监护和积极处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和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探讨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四手操作。调查统计患者的满意情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100例患者均对四手操作中的治疗结果工作表示满意,表示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舒适、轻松,未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满意率为100.0%。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患者的掌握率达到98.0%,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治疗过程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

    作者:陈叶俊;余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医院计划免疫护士工作形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集儿童免疫接种与儿童保健于一体,同时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护士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运用儿科、医学美学理论、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特点论述了计划免疫科护士的形象。

    作者:倪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辅助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内固定疗效,探讨内固定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我科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78例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全部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咳嗽咳痰有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VATS辅助下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创伤小的方法,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昌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