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韩彦华
目的:优选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得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固液比对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高压压力为4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固液比1:80。结论:超高压提取方法时间短、收率高,是一种提取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较好的方法。
作者:赵昱玮;南敏伦;于淼;方向明;吕娜;赫玉芳;赵全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对长期肠内营养患者鼻饲时临床采用小口径胃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须机械通气且需长期肠内营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选用小口径(10号)胃管,置管长度为发迹到剑突的距离再延长10至15㎝。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普通(18号)胃管,常规方法留置。两组均采用鼻饲泵持续输注方式进行鼻饲喂养,皆给予常规鼻饲护理措施,两组间鼻饲量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患者鼻饲适应状况,比较机械通气2周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16%,且实验者患者对鼻饲的适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用小口径胃管进行鼻饲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及误吸,对机械通气后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萍;姜文彬;任常洁;李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头异常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乳头异常产妇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包括产前宣教、心理护理、异常乳头护理和乳头的纠正。结果:60例乳头异常不能母乳喂养者,经过积极护理后婴儿全部实现成功吸允,吸允达100%。乳头皲裂14例,经及时处理后2~5d痊愈。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乳头异常的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60例需要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量、见效时间和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起效快、用药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苏俊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考察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34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化及药物因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几个方面,极少数患者病因未明确。结论:探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对指导临床开展更为有效治疗具重要意义。
作者:张子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预测因素,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有价值的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特征性指标,对脑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3岁、发热超过3d且热峰逐渐升高、精神软弱、呕吐、肢体抖动及惊跳分别为HFMD合并脑膜炎的6项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精神软弱与HFMD合并脑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早期预测分析对于诊断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患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有效阻止患儿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苗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了57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积极完善术前准备,预防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密切观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改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颖;何书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四手操作。调查统计患者的满意情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100例患者均对四手操作中的治疗结果工作表示满意,表示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舒适、轻松,未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满意率为100.0%。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患者的掌握率达到98.0%,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治疗过程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
作者:陈叶俊;余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在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对来我院检查的,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良性肿块36例,恶性肿块19例,其中有4例乳腺纤维瘤误诊为恶性肿瘤,3例乳腺癌误诊为纤维瘤,误诊率12.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全面分析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但仍有局限性。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加强肺结核患儿的心理、症状、并发症、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1-2012年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良好20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动态复查头颅CT情况及时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早期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玉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思想政治工作对新时期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医疗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院管理、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的全过程,大限度的调动全院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凝聚力量,激发潜能,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是我院党委近年来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探索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规范化用药指导下,急性中毒、成瘾、呼吸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成为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镇痛药物之一。文章回顾了吗啡的研究历程;论述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发展;后以比较典型的强阿片类镇痛药和弱阿片类镇痛药为例,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揭示了阿片类镇痛药的强效镇痛效果。对未来新药研制和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闫冠韫;吴延丽;程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以下简称《2012版细则》出台后,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已经全面展开,《2012版细则》各项条款的设置,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成C、B、A三个层次来体现,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组织实现、自我评价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工具被应用,能推进医院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深刻领会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监督、行动四个环节的内容与内涵,会在等级医院评审中起到明显作用,还会给医院质量管理带来实质效果。
作者:姜彤彤;李泳;杜钟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冠心病患者的CTA的完整资料。对原始数据进行钙化积分的结果分析,表面成像(SSD)、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CT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所有患者CTA检查冠状动脉都能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主干及其重要分支均清晰显示,208节段冠脉血管中191节段(92.5%)获得良好显影。208节段冠脉血管中发现钙化病变161节段,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壁的斑块,冠脉狭窄并能初步评价斑块性质。结论:在良好的心率控制的前提下,联合钙化积分评价和SSD、VR、MIP、C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获得理想的冠脉图像,对冠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初步评价斑块性质,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创设药事管理自主课堂。方法: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PPT演讲大赛等多种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理念应用于药事管理的课堂教学中。结果:药事管理自主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理解并掌握了药事管理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这种新型的课堂在《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及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邢爽;朱虹;刘培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和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65例,根据病原学检测分为两组:细菌性肺炎组34例,非细菌性肺炎组32例,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无感染的健康儿童37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检验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一个重要的诊断细菌感染的标志物,是区别小儿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的灵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朱峰;姜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64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颈椎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患者认可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分析子宫肌瘤病灶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供应情况。结果: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本院检查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42例,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型10例,中等回声型8例,低回声型14例及混合回声型10例;按部位分肌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4例,多部位及特殊部位肌瘤共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方便准确、安全可靠,仔细分析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徐德花;葛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建立及机械通气、氯解磷定、长托宁应用等综合救治措施后,30例基本痊愈(93.75%),其余2例患者症状向良好状态发展;实施综合救治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治疗中应掌握一定的救治措施,其中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是救治的重点。
作者:宋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