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减少134例原因分析

张子勇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 原因,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考察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34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化及药物因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几个方面,极少数患者病因未明确。结论:探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对指导临床开展更为有效治疗具重要意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探讨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四手操作。调查统计患者的满意情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100例患者均对四手操作中的治疗结果工作表示满意,表示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舒适、轻松,未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满意率为100.0%。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患者的掌握率达到98.0%,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治疗过程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

    作者:陈叶俊;余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国家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飞雪;汪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49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MP-IgM抗体的阳性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转归等临床资料,比较MP-IgM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MP-IgM阳性率(60.4%)较普通手足口病组高(40.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21.903,P<0.001)。2期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中,MP-IgM阳性组中热程大于3天、呼吸增快、心率增快的比例明显高于MP-IgM阴性组(P均<0.05)。3期患儿MP-IgM阳性组中热程大于3天、心率增快的比例亦高于MP-IgM阴性组(P均<0.05)。结论: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血清MP-IgM抗体的阳性率较普通手足口病高,MP感染可能加重手足口病的病情。

    作者:黄国强;莫婉青;李锐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作者:李占英;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60例需要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量、见效时间和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起效快、用药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苏俊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专业化培训对外来器械集中化管理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专业化培训对外来器械集中化管理的影响和效果,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专业化培训后,我们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036件,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未开展专业化培训之前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1032件,作为对照组。按照质量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每一个程序质量满分为100分。对终末质量的实际抽查物品数与检出合格数的合格率进行考核,每月1次。取实施专业培训前12个月与实施专业培训后12个月的环节质量检查与终末质量抽检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程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环节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满意度为(95.90±1.63),实施后(9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5。实施程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终末质量抽查合格率比较,实施前合格率为(95.72±1.31),实施后(99.76±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P<0.05。结论:专业化培训保障了外来器械消毒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彻底性,优化了消毒管理程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沁;宋瑾;戴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42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1.9%,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3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在脑疝、再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醒脑静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IL-6及TNF-α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IL-6及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5、7天IL-6浓度分别为175.91±25.76、138.02±18.23、125.16±20.61,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患者的193.61±16.72、174.91±18.30、160.03±12.05(P<0.05);治疗组患者第3、5、7天的TNF-α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治疗组有30例患者清醒,其平均清醒时间为(18.20±4.65)d,对照组有17例患者清醒,其平均清醒时间为(22.45±5.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残、植物生存及死亡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好和死亡人数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高患者恢复率,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大程度保护神经元。

    作者:盖广超;孟伟;孙来生;黄企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早期预测分析36例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预测因素,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有价值的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特征性指标,对脑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3岁、发热超过3d且热峰逐渐升高、精神软弱、呕吐、肢体抖动及惊跳分别为HFMD合并脑膜炎的6项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精神软弱与HFMD合并脑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早期预测分析对于诊断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患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有效阻止患儿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苗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调五号方治疗中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调五号方(WD-5)或WD-5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IL-2和IFN-α2b)对中晚期肾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中晚期肾癌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WD-5+生物反应调节剂)及对照组(单纯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大小、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毒副反应。结果:WD-5+生物反应调节剂在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的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结论:WD-5联合IL-2和IFN-α2b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可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治疗毒副反应减轻。

    作者:张辰岑;尤建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4例老年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和单放组。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GTV50~60Gy/25~30次。联合放疗组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850mg/m2,2次/d,周一至周五,直至放疗结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CR+PR)为90%,单放组总有效率为7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腹泻、口腔黏膜炎高于单放组,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徐洁;郭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35例患者共计41个椎体,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卧床休息、腰围固定及相应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实施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观察术后,对照组患者观察入院后1周,2周,1月时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及1年时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功能,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正广;李超顶;刘诗荣;张镇;卓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筛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6-8月参加国家出资组织乳腺癌筛查的新沂市三万名农村妇女先行乳腺彩超检查,再对其筛查出来的663名行乳腺X线摄影,参照BI-RADS[注]标准对乳腺评估分类,对疾病的诊断终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结果:663名筛查者中,3类272人,4类56人,其中可疑乳腺癌4B类及以上18人,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3例,占总筛查人数0.43‰,包括导管原位癌、非典型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小管癌各1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临床分期1例原位癌,6例Ⅰ期,4例ⅡA期,2例ⅡB期,Ⅰ期及之前早期乳腺癌占53.8%(7/13)。结论:通过彩超初步筛查进而乳腺X线摄影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农村女性乳腺癌,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宝贵机会。

    作者:陈婉秋;陈晓凤;钱监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高压法提取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得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固液比对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高压压力为4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固液比1:80。结论:超高压提取方法时间短、收率高,是一种提取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较好的方法。

    作者:赵昱玮;南敏伦;于淼;方向明;吕娜;赫玉芳;赵全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卒中注册的卒中患者基本资料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卒中注册系统,了解本地区卒中患者的分布特点及就诊现状。方法:利用卒中注册系统,前瞻性登记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符合注册标准的1180例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本研究共注册登记1180例卒中患者,男女患者在发病年龄、文化程度、院前延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卒中患者院前转运方式存在差异。结论:公众对卒中的急救意识差,院前延迟情况更严重,急需加强公众对卒中的认知。

    作者:刘会;荣良群;魏秀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URP手术治疗5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室配合护理体会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在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手术室配合护理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将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手术室实施的53例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实证研究方式探讨手术室配合护理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影响。结果:53例患者经手术室配合护理后TURP手术均取得成功,未出现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疾病;IPSS评分为(6.6±0.3)分。结论:在实施TUPR手术时进行积极手术室配合护理,护理人员在充分准备情况下预见性的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大限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促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以农民为主体,是由政府组织、引导以及扶持,参合者即农民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政府、集体以及个人多方筹集医疗资金,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1]。党的《十二五规划刚要》中第八篇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此可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回顾了新农合的政策变迁以及新农合制度从试点到成熟的过程,旨在为我们深刻理解政策内涵、完善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作者:胡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低位产钳助产术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的影响,指导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正确使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施行的68例低位产钳助产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继发性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别占64.7%、26.5%、5.88%。新生儿并发症包括面部钳印、面部破皮和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7.6%、2.94%和4.41%,无头皮血肿、头颅骨折、面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等并发症。产妇并发症以会阴侧切口延裂常见,发生率为29.4%,无严重会阴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熟练掌握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创伤小,产妇接受度高,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戴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细胞减少134例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考察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34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化及药物因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几个方面,极少数患者病因未明确。结论:探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对指导临床开展更为有效治疗具重要意义。

    作者:张子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