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李嘉辉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内皮功能,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浚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左侧椎动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016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术中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术中用药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为盐酸麻黄碱注射液风险管理及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6月术中使用麻黄碱注射液的105例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住院科室、诊断信息、手术信息、麻醉方法、临床用药信息及合并用药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患者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81.90%;体质量指数超过24.0者居多,占57.14%;23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占21.90%.临床多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血压下降的逆转;多数患者使用时血压已降至95/60 mmHg(1 mmHg=133 Pa)以下;用法以iv为主,单次剂量多集中在6 mg;临床使用多与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合并使用.结论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多用于中老年人,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及注意事项使用等情况,可能存在用药风险,应对以上用药人群用药安全情况加以重视及深入研究,做好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王英超;于泽;梅冬;丁庆明;冯婉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鄂东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1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变化、患儿临床体征改善时间、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和9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NBNA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惊厥、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异常和肌张力异常的改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NSE、S-100蛋白和VEGF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SE、S-100蛋白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恢复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64.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晓林;石锦;吴阳敏;李为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均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而后5 BU)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次,1次/2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平均听阈提高值、纤维蛋白原(FIB)、缝隙连接蛋白原26(connexin 26)、缝隙连接蛋白原30(connexin 30)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力恢复时间、耳鸣消失时间、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平均听阈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显著降低,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升高平均听阈值,调节FIB、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刚;闫一敏;杨荣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浚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左侧椎动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漯河市中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推入注射用阿替普酶,先以总剂量的10%按0.9 mg/kg(大剂量为90 mg)的量推入,剩余剂量加入100 mL生理盐水,60 min持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栓肠溶胶囊,0.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FMI和MBI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9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FMI和MBI评分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促进神经细胞因子分泌,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曹喜贵;何赵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5-2016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为医院管理和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5—2016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数据,对使用金额、药占比、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辅助用药的使用金额和药占比具显著下降.进入全院药品金额排名前20位的辅助用药品种数也降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金额从2015年的第1位降到2016年的第15位,注射用血栓通则从2015年的第2位降到2016年的15位之外.2015—2016年维生素B6注射液的DDDs均排名第1位.2015、2016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为15、6例.2015—2016年主要不合理用药为无适应症用药和用法用量不合理,构成比分别为38.81%、30.00%,21.15%、20.50%,2016年较2015年不合理病例数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辅助用药管理有效降低辅助用药费用和药占比,规范辅助用药使用,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郭剑伟;黄兴富;法艳梅;田丽红;张烨;陶铁梅;康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皮肤病血毒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皮肤病血毒片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分散片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在监利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痤疮患者7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分散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皮肤病血毒片,6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红斑评分、色素沉着评分、皮损数量评分、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评分、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色素沉着、皮损数量评分显著下降,Acne-QOL评分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病血毒片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分散片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皮肤红斑和色素沉着消退,改善皮损,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褚娜;温小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九五医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润燥止痒胶囊,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DLQI评分及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而干扰素-γ(IFN-γ)和IL-18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改善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聃峰;李成瑞;孟宪勇;张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中成药销售金额连续3年均排在第1位;康艾注射液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排序均居第1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DDDs始终排在第1位;各个药品的DDC值相对较稳定,DDC较高的有康艾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和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结论 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应用总体上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辅助用药使用行为.

    作者:崔红霞;刘广宣;黎苏;项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螺内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江汉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螺内酯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40 mL加入到0.9%氯化钠25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8%、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螺内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调节炎性因子,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亢灵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甲亢灵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于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起始剂量100 mg/次,3次/d,至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改善后逐渐减量至50~10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甲亢灵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体积.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0%、94.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体积均明显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甲状腺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灵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Graves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小甲状腺体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卢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连用2周,然后改为20 mg肌肉注射,维持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45 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NF-κB水平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2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4.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治疗组胫前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F-κB水平和TCSS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NF-κB水平,减轻患者神经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向庆伟;陈延;谭子虎;刘进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初始以10μg/kg进行静脉推注,3 min内完成,之后以0.15μg/(kg·min)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均显著降低,心肌营养素-1(CT-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优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华;郝信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岁:100μg/次,≥2岁:200μ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2~3岁:5 g/次,3~12岁:10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活量(FVC)、第一秒呼出气体容积(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下降,CD8+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升高,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雅娟;曹译丹;赵强;刘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力咳合剂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115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3~4次/d,2.5 mL/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肺力咳合剂,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经过7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96.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TnI、PCT和hs-CRP血清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aO2和pO2显著升高,pCO2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和缓解情况、心绞痛积分情况、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积分明显抵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富彪;曹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细辛脑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以0.8 mg为首次负荷剂量加入生理盐水15 mL静脉推注,再将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均匀混合后缓慢持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细辛脑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O2和pCO2)、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aO2)、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18、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1.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气促、心悸、肺啰音、水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2、pH、SaO2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pCO2、PASP、RVd、BNP、cTnI、PV、RCAI、HCT、ESR、MCP-1、IL-18、ET-1、vWF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2、pH、SaO2值高于对照组,pCO2、PASP、RVd、BNP、cTnI、PV、RCAI、HCT、ESR、MCP-1、IL-18、ET-1、vWF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肺功能,调节血流变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林怀印;张敏;孟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SET结构域蛋白相关靶向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SET结构域蛋白(MMSET)作为NSD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人类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MSET在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等各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抑制MMSET的表达能够通过抑制肿瘤增殖、抑制肿瘤侵袭转移、抑制肿瘤DNA损伤修复、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及逆转肿瘤耐药等来抑制肿瘤的发展.因此发展MMSET相关靶向药物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MMSET相关靶向药物可能的抗肿瘤机制及MMSET相关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

    作者:陈颖;杨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还少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还少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3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1片/d,连续服用21 d.于撤退性出血第5天重复使用,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还少胶囊,5粒/次,3次/d.有月经来潮者,于月经第5天服用,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卵巢直径(MOD)、窦卵泡个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D、AFC、PSV、子宫内膜厚度、E2、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FSH、LH、CD8+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OD、AFC、PSV、子宫内膜厚度、E2、CD3+、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FSH、LH、CD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少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沈琳;张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液,6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生化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况,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殷刚;罗良弢;谭海洋;严想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