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0例临床观察

李雪年;黄晶

关键词: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按摩子宫、纱布压迫、药物治疗仍然无效后予以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B-Lynch缝合术缝合后均有效止血.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种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止血手术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乳酸代谢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乳酸(BU)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和极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两组血乳酸水平无差异;在极量运动后,体育专业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组,t=0.02,P<0.05.结论:通过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的血乳酸代谢水平.

    作者:孙晓琴;许亚夫;邱东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潘生丁与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潘生丁、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潘生丁、甲氰咪胍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30/3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4/30),P<0.05.结论:潘生丁与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曾师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可调整缝线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2例(55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对巩膜瓣采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缝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滤过泡、可调整缝线松脱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月.可拆除缝线拆线时间3~16 d,平均8.21天.拆线前眼压12.12~18.46 mmHg(平均15.25 mmHg),拆线后眼压10.20~17.86 mmHg(平均12.20 mm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眼均无拆线并发症和滤过泡渗漏.术后55眼中Ⅰ度浅前房4眼,Ⅱ度浅前房2眼,浅前房发生率10.90%.55眼末次随访眼压10.00~17.30 mmHg(平均12.55 mmHg),55眼形成扁平滤过泡36眼,微小囊样滤过泡19眼,功能性滤过泡100%.结论:改良可调整缝线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术后房水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长青;周建平;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7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单纯 肾切除51例,肾癌根治术14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全切除13例.肾脏肿瘤14例,结核性脓肾6例,上尿路结石(33例)、UPJO(3例)引起巨大肾积水并感染36例,开放手术后输尿管中、上段闭锁并肾积脓5例,无功能萎缩肾3例,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2例,左肾出血1例.术前均行B超、IVU、CT或MRI检查,健侧肾功能正常.肾脏恶性病变TNM分期:T1~T2N0M0.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除2例肥胖患者因严重粘连、1例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75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损伤肾静脉2例、损伤下腔静脉属支生殖静脉1例,均在腔镜下妥善处理.手术时间40~260min,平均73 min.术中出血量30~850 mL,4例输血.75例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 h,均在术后第1 d下床活动.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 h,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5 d.27例肿瘤病人随访2~60个月,1例于术后6月发现腹膜后转移,现带瘤存活;1例肾癌于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全身多处转移,其余2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佛林;伍耿青;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刘敏;徐辉;杨军;张国玺;廖云峰;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内血肿(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脑内血肿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再出血1例,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8例,余17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结论:CT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清除术是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符合近年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

    作者:冯开明;涂勇;李锋;刘维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大出血2例

    病例1,产妇熊某,32岁,剖宫产术后7+年,妊娠36+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1天入院,孕期未作产检,否认近期性生活史及外伤史,于入院当天早上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50 mL,于下午4时入院,无其他不适.

    作者:谢小琴;刘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早期心肌酶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的预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人早期和动态血清心肌酶学监测,研究其对手足口病重症化的早期预警价值,为早期防止手足口病重症化开辟新的诊治方法.方法:2009年5月~2011年2月对100例体温在38℃以上症状较重门诊和住院手足口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学检测,对照组为本院儿科同期门诊无发热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结果:发热症状较重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学检测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指标高于正常值10%达到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预警,给予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防止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刘华之;周瑞芬;陈慧玲;蔡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术后肠外瘘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外瘘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小肠瘘6例,阑尾残端瘘2例,结肠瘘3例,直肠瘘5例,胃溃疡穿孔修补处瘘1例.主要原因有:①感染性吻合6例;②病理组织上吻合5例;③操作技术偏差4例;④炎性肠病、引流管压迫等5例.全组治愈17例,2例未愈等待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肠外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维持内稳态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多数能自愈.

    作者:刘红权;谢元才;周林;赖承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高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水平.方法:受检者膀胱适度充盈,采用仰卧结合侧位及俯卧位观察肾盂与输尿管连结区域,检查输尿管下段时适当加压,减少探头距输尿管之间距离,使图像更清晰,在可疑结石强回声后方寻找彩色快闪伪像,通过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信号变化判断其有无梗阻.结果:98例输尿管结石超声显示91例,检出率为89.8%.结石位于上段者28例,超声检出26例,检出率92.8%,1例为肠道气体干扰,1例不伴肾和输尿管积水;中段结石¨例,超声检出9例,检出率81.8%,下段结石(膀胱壁段)59例,超声检出56例,检出率94.9%.结论:采用多体位适度充盈膀胱和加压探头的方法,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彩色快闪伪像,可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显示率.

    作者:顾红花;陈卫华;谢丽珍;陈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

    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导致头颈部组织缺损,若缺损较大,势必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以及面容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0年以来,我院对12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行皮瓣转移修复术,进行了专人的整体护理,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燕;朱旭萍;刘尧萍;王晓英;谢雪梅;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开放气道病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菌培养观察

    目的:探讨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开放气道病人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同一病例分别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观察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特异性分别为28.95%和51.43%,二组比较,P<0.05.结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具有较高的细菌培养敏感性和安全性,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仁衍;刘会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前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领域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全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多,加上术后翻身差,加强围手术期有效护理,及时指导督促康复锻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之一.现将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剑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8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2例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TAH)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高体温、住院天数方面与TA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作者:徐晓武;卢光明;林海燕;谢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妈富隆防治人工流产术后月经紊乱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不是避孕方法,但在计划生育的规化中却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尤其是未生育的年轻妇女,要求人工流产的数目与日俱增,这些年轻妇女不仅关心手术近期的安全性,还更加关心远期并发症.

    作者:张瑾;张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咳嗽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关系的观察

    目的:观察咳嗽不同证型患者肺功能异常情况,通过肺功能临床常用检测指标探讨其与咳嗽证型间的关系.建立咳嗽病证结合体系,观察咳嗽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的相互关系可以更有效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观察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不同证型咳嗽肺功能存在异常.结论:当从标实发展至本虚肺气虚再到肺阴虚也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随着病情进展,FEV1%逐渐降低.

    作者:张志花;陶钧;韩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超声监控下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超声监控下温盐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效果.方法:通过对收治的86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实时监控下温盐水灌肠复位.结果:本组86例中83例患儿复位成功,其中6例经2~3次重复灌肠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7%.2例失败转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在彩超监控下温盐水灌肠复位术安全,无创,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基层单位容易开展.

    作者:曾宪良;刘焕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校女教工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某市三所高等院校女教职工开展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体检工作,被检查者按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乳腺外科、妇科B超检查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9名参检人员中,有579人患病,占参加体检人数的59.75%.疾病前4位是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占患病人数的79.15%.文化程度高的女教工乳腺增生患病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女教工.结论: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病和乳腺疾病患病率偏高,应定期体检,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郭太元;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频彩超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由于幽门管腔狭窄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机械性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第三位[1].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将发生严重营养不良,重者衰竭死亡.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游宇光;叶军;肖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犒尝性行为治疗对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提高病房管理效率.方法:运用生物反馈治疗犒尝性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对18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犒尝性行为治疗,每周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正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测评正常率为21.7%,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测评正常率为73.9%,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治疗可提高精神病人的日活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病房管理效率.

    作者:蔡连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大豆苷元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大豆苷元进行再灌注.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中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高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SOD及GSH-PX的活性,也能降低MDA含量;大豆苷元能使心肌LDH及CK的活性升高.结论:大豆苷元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功能、加速氧自由基的清除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

    作者:王全华;李冬莲;黄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