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师义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过程,总结其规律,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结果:286例顺利完成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咯血5.25%,喉支气管痉挛1.05%,术后发热1.4%,低氧1.75%.经过对症治疗,以上并发症全部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良好的麻醉方法,加强术中术后的监护,提高诊疗技术,是确保老年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安全的关键.
作者:曾琳;李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按摩子宫、纱布压迫、药物治疗仍然无效后予以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B-Lynch缝合术缝合后均有效止血.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种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止血手术方法.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穿放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10年8月4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间断性行腰穿术放脑脊液.结果:42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腰穿放液治疗明显减轻头痛、脑血管痉挛等症状,缩短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或脊椎腔感染或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近期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减少.
作者:吴宾;刘佛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结膜瓣转移覆盖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9年12月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42例284眼,将1999年12月~2009年12月行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转移覆盖术¨5例13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定为A组,将2003年12月~2009年12月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转移覆盖术127例14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定为B组,术后随访6~24月,比较两种术式后角膜透明度的恢复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A组残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41例,发生率为30.1%,19例复发,复发率13.9%,B组残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11例,发生率7.4%,5例复发,复发率3.4%.结论: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转移覆盖术是一种更理想的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段.
作者:蔡玉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比130例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角膜异物以金属异物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异物感、畏光、流泪.根据角膜异物的种类与深浅将它们顺利取出.结论:角膜异物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根据角膜异物种类和位置深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脑内血肿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再出血1例,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8例,余17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结论:CT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清除术是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符合近年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
作者:冯开明;涂勇;李锋;刘维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病人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穿刺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的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现将我科收治的68例患者行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开放气道病人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同一病例分别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观察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特异性分别为28.95%和51.43%,二组比较,P<0.05.结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具有较高的细菌培养敏感性和安全性,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仁衍;刘会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对我院经B超诊断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B超诊断的96例子宫肌瘤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者92例,诊断准确率为95.8%.结论: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检出率高,易于随访复查.对有严格手术适应证患者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的误诊率,在诊断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邹坤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潘生丁、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潘生丁、甲氰咪胍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30/3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4/30),P<0.05.结论:潘生丁与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曾师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外瘘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小肠瘘6例,阑尾残端瘘2例,结肠瘘3例,直肠瘘5例,胃溃疡穿孔修补处瘘1例.主要原因有:①感染性吻合6例;②病理组织上吻合5例;③操作技术偏差4例;④炎性肠病、引流管压迫等5例.全组治愈17例,2例未愈等待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肠外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维持内稳态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多数能自愈.
作者:刘红权;谢元才;周林;赖承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椎体骨折中为常见.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下的一种微创手术,它是利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及椎弓根注入椎体,以恢复椎体高度,增加病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变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对2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美兰;张志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种肠道准备方法在泌尿系X线检查中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X线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排除肠道疾病.A组服用番泻叶,B组服用蓖麻油,C组服用甘露醇,D组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并比较四组用药过程中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四组肠道准备方法,肠道清洁满意率口服番泻叶为58.66%,口服蓖麻油为69.33%,口服甘露醇为64.00%、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93.33%.前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肠道满意率明显优于前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病人接受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作者:蒙美英;阳贻梅;曾小英;李莉莉;黄郁兰;朱俊;王萍;肖芳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及有效性[1],从而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易造成手术配合不佳,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就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对运用LASIK治疗近视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马铃薯配合仙人掌外敷治疗肌内注射致局部硬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因肌内注射出现硬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马铃薯配合仙人掌外敷,对照组采用温湿毛巾外敷.结果: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马铃薯配合仙人掌外敷可有效治疗因肌内注射引起的局部硬结及疼痛.
作者:叶洪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不孕症是妇产科门诊常见病,发病率高.腹腔镜、宫腔镜联合诊治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本文通过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不孕患者100例,探讨腹腔镜、宫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优越性,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反复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两组的妊娠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保胎妊娠成功率92%(46/50),对照组77.8%(42/5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合中药补肾活血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反复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作者:刘娟;宋燕;丁克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的多种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产妇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母婴均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全面护理,可有效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黄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75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后的满意度、泪溢情况、泪道通畅程度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结果:75例(78眼)患者中有67例(70眼)完成了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所有随访患者在6个月时,均无流脓,有2眼泪道冲洗不通畅,伴有泪溢(无效率为2.9%);另有3只眼存在泪溢现象,但泪道冲洗通畅;其余的65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泪囊鼻腔造孔口良好上皮化(治愈率为92.8%).88.1%的患者对手术的疗效感到满意.术后随访出现6只眼中鼻甲与造孔口粘连者,5只眼鼻甲与中隔粘连,均获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同时处理鼻腔疾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运杆;李亶;温太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2例接受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2例患者中,其中有20例接受急诊或择期PCI治疗,大部分患者经IABP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改善,平均动脉压从术前(57.97±8.36)mmHg升至术后(74.40±5.81)mmHg,临床症状好转,死亡6例,2例死于泵衰竭(其2例均未接受PCI治疗),2例死于心脏猝死,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在IABP辅助治疗中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结论:对AMI合并CS患者及时行IABP辅助治疗,尤其尽早联合应用PCI实现血流再灌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阳贻红;周序锋;谢东明;钟一鸣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