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临涛;王茜;杨志杰
人工流产不是避孕方法,但在计划生育的规化中却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尤其是未生育的年轻妇女,要求人工流产的数目与日俱增,这些年轻妇女不仅关心手术近期的安全性,还更加关心远期并发症.
作者:张瑾;张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双向凝胶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的一种基本技术,它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进行第一向电泳,再用SDS-PAGE(sodium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eresis)进行第二向电泳[1-2].由于其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故它在血清样品研究中有独特的优点.但该方法操作步骤多,包括样品的处理、等电聚焦、胶条的平衡及转移、SDS-PAGE电泳及凝胶的染色等,同时每个步骤的操作要求较高.
作者:向明钧;唐云;周小舟;罗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及有效性[1],从而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易造成手术配合不佳,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就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对运用LASIK治疗近视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结膜瓣转移覆盖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9年12月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42例284眼,将1999年12月~2009年12月行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转移覆盖术¨5例13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定为A组,将2003年12月~2009年12月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转移覆盖术127例14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定为B组,术后随访6~24月,比较两种术式后角膜透明度的恢复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A组残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41例,发生率为30.1%,19例复发,复发率13.9%,B组残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11例,发生率7.4%,5例复发,复发率3.4%.结论: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转移覆盖术是一种更理想的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段.
作者:蔡玉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采用前5 d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后5 d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0%和69.2%,溃疡及糜烂面愈合率分别为85.8%和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序贯治疗是一种根除复发性HP感染治愈溃疡及糜烂面的理想方案.
作者:陈明峰;徐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开放气道病人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同一病例分别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观察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特异性分别为28.95%和51.43%,二组比较,P<0.05.结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具有较高的细菌培养敏感性和安全性,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仁衍;刘会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局部应用解剖,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在研究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的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本组30例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诊断为垂体瘤的病人,行内镜下垂体瘤的切除术.结果:本组30例病人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尿崩10例,经治疗短期均治愈,术后头痛头昏症状均消失,视力改善9例,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下降1例,无脑脊液漏.结论:经内镜下鼻蝶入路尽可能减少手术的损伤并保持鼻腔的完整性,在减少手术死角的基础上比较满意的切除垂体瘤,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必须严格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作者:王柏群;刘鹏;邱传珍;邹连生;彭韶平;娄建云;廖志莹;周晓忠;罗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引起了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部分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仍迁延不愈,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存在密切关系[1].现将我院自1998~2007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向东;朱日龙;吴国荣;应选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心理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基础护理、疼痛的护理、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恢复期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多项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多种有效护理措施,78例患者中75例经治疗病情痊愈出院,有3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全面系统的采取多种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林渭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头孢类药物过敏休克早期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掌握过敏性休克的先兆症状和体征.随时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及时给予急救和护理.对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作者:温盛瑛;肖艳;李金伟;温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器械仅限于胫骨平台和股骨髁间骨折,并且器械繁多不易操作,因此设计一种既起复位作用又能很灵巧剥离骨膜,插入锁定钢板的器械.对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起很好操作作用.
作者:傅俊卒;陈秋生;方瑞红;熊俊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是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长期持续的慢性炎症还与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哮喘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气道炎症,而监测、评估气道炎症是哮喘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国峰;廖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椎体骨折中为常见.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下的一种微创手术,它是利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及椎弓根注入椎体,以恢复椎体高度,增加病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变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对2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美兰;张志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根除HP阳性的FD患者的预后.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20例给予抗HP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治疗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1周、6个月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将上述结果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其中HP根除组1个月末和6月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未根除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感染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疗效显著.提示HP感染与FD之间存在明显关系.
作者:宋晓琴;邱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按摩子宫、纱布压迫、药物治疗仍然无效后予以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B-Lynch缝合术缝合后均有效止血.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种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止血手术方法.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的敏感程度和低抑菌浓度.结果: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1 3g/mL、0.031 3g/mL、0.062 5g/mL、0.031 3g/mL、0.062 5g/mL.结论:清开灵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何军;黄清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卵巢粒层细胞瘤是一种源于性索间质细胞的肿瘤,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6%~7.3%,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1].临床常有(62.8%)内分泌功能异常[2].现将我院遇到的8例卵巢粒层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如下.
作者:钟爱芳;朱衍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咳嗽不同证型患者肺功能异常情况,通过肺功能临床常用检测指标探讨其与咳嗽证型间的关系.建立咳嗽病证结合体系,观察咳嗽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的相互关系可以更有效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观察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不同证型咳嗽肺功能存在异常.结论:当从标实发展至本虚肺气虚再到肺阴虚也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随着病情进展,FEV1%逐渐降低.
作者:张志花;陶钧;韩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在24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使用腹腔双套管进行术后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和做好伤口护理.结果:无1例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使用腹腔双套管引流效果明显.
作者:范莲英;谢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的多种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产妇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母婴均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全面护理,可有效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黄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