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检测技术的进展

陈国峰;廖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气道炎症, 慢性炎症性疾病, 哮喘治疗, 哮喘管理, 气道重塑, 临床症状, 结构改变, 反复发作, 病理基础, 评估, 内容, 监测, 关系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是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长期持续的慢性炎症还与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哮喘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气道炎症,而监测、评估气道炎症是哮喘管理的重要内容.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咽鼓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咽鼓管逆行插管术对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78例(89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鼻内镜下咽鼓管逆行插管术,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主观感觉、纯音听力测试、声阻抗测试等,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78例患者中有70例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89只耳中71只耳的纯音听力测试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为25.8dB,与手术前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的89耳中,治愈37只耳,占41.6%;好转34只耳,占38.2%;18只耳无效,占20.2%;总体临床有效率为79.8%.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逆行插管术对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较好,在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丁明虹;熊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检测技术的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是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长期持续的慢性炎症还与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哮喘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气道炎症,而监测、评估气道炎症是哮喘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国峰;廖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胃食管反流并支气管哮喘32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引起了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部分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仍迁延不愈,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存在密切关系[1].现将我院自1998~2007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向东;朱日龙;吴国荣;应选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采用前5 d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后5 d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0%和69.2%,溃疡及糜烂面愈合率分别为85.8%和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序贯治疗是一种根除复发性HP感染治愈溃疡及糜烂面的理想方案.

    作者:陈明峰;徐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频彩超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由于幽门管腔狭窄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机械性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第三位[1].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将发生严重营养不良,重者衰竭死亡.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游宇光;叶军;肖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及心得,以利于护理水平的提高.方法:术前注意康复教育和训练,术后重点预防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措施,落实术后护理及相关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琼;朱启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鞍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1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儿童鞍区肿瘤资料,根据影像学提示鞍区肿瘤的具体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其中31例经右翼点入路,9例经胼胝体前入路,7例经额下硬脑膜入路.结果: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出现尿崩35例,高热16例,电解质紊乱22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5年,38例患儿能参加正常学习,生活不能自理者5例,术后复发者2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鞍区肿瘤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术者娴熟的显微技术以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提高儿童鞍区肿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德华;邹连生;高志强;杨少春;娄建云;周晓忠;王柏群;刘鹏;张宏;罗军;邱传珍;罗穆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术后肠外瘘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外瘘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小肠瘘6例,阑尾残端瘘2例,结肠瘘3例,直肠瘘5例,胃溃疡穿孔修补处瘘1例.主要原因有:①感染性吻合6例;②病理组织上吻合5例;③操作技术偏差4例;④炎性肠病、引流管压迫等5例.全组治愈17例,2例未愈等待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肠外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维持内稳态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多数能自愈.

    作者:刘红权;谢元才;周林;赖承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预防产后出血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不同用药方法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180例,随机分为2组.A组: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并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舌下或直肠给药;B组:缩宫素+卡孕栓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同时予卡孕栓1mg直肠给药;C组:缩宫素组(60):于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 U,并静脉滴注20 U;分别观察三组产后2 h及24h出血量.结果:A、B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与C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林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开放气道病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菌培养观察

    目的:探讨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开放气道病人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同一病例分别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观察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气管导管吸痰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液培养特异性分别为28.95%和51.43%,二组比较,P<0.05.结论:简易支气管肺泡灌洗具有较高的细菌培养敏感性和安全性,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仁衍;刘会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在我院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诊断异常发生率为66%,病理结果异常发生率为64.5%;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7.7%.结论: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安全而有效的评价子宫出血的方法,对子宫出血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30例角膜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比130例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角膜异物以金属异物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异物感、畏光、流泪.根据角膜异物的种类与深浅将它们顺利取出.结论:角膜异物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根据角膜异物种类和位置深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泌尿系X线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四种肠道准备方法在泌尿系X线检查中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X线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排除肠道疾病.A组服用番泻叶,B组服用蓖麻油,C组服用甘露醇,D组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并比较四组用药过程中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四组肠道准备方法,肠道清洁满意率口服番泻叶为58.66%,口服蓖麻油为69.33%,口服甘露醇为64.00%、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93.33%.前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肠道满意率明显优于前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病人接受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作者:蒙美英;阳贻梅;曾小英;李莉莉;黄郁兰;朱俊;王萍;肖芳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性梗阻术中冲洗一期吻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3例患者行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并与65例常规手术患者比较术后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3例患者,共发生各种并发症9例(14.3%),对照组65例,共发生并发症7例(10.8%).结论: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明;刘佛林;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可调整缝线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2例(55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对巩膜瓣采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缝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滤过泡、可调整缝线松脱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月.可拆除缝线拆线时间3~16 d,平均8.21天.拆线前眼压12.12~18.46 mmHg(平均15.25 mmHg),拆线后眼压10.20~17.86 mmHg(平均12.20 mm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眼均无拆线并发症和滤过泡渗漏.术后55眼中Ⅰ度浅前房4眼,Ⅱ度浅前房2眼,浅前房发生率10.90%.55眼末次随访眼压10.00~17.30 mmHg(平均12.55 mmHg),55眼形成扁平滤过泡36眼,微小囊样滤过泡19眼,功能性滤过泡100%.结论:改良可调整缝线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术后房水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长青;周建平;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

    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导致头颈部组织缺损,若缺损较大,势必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以及面容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0年以来,我院对12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行皮瓣转移修复术,进行了专人的整体护理,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燕;朱旭萍;刘尧萍;王晓英;谢雪梅;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大出血2例

    病例1,产妇熊某,32岁,剖宫产术后7+年,妊娠36+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1天入院,孕期未作产检,否认近期性生活史及外伤史,于入院当天早上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50 mL,于下午4时入院,无其他不适.

    作者:谢小琴;刘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75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后的满意度、泪溢情况、泪道通畅程度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结果:75例(78眼)患者中有67例(70眼)完成了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所有随访患者在6个月时,均无流脓,有2眼泪道冲洗不通畅,伴有泪溢(无效率为2.9%);另有3只眼存在泪溢现象,但泪道冲洗通畅;其余的65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泪囊鼻腔造孔口良好上皮化(治愈率为92.8%).88.1%的患者对手术的疗效感到满意.术后随访出现6只眼中鼻甲与造孔口粘连者,5只眼鼻甲与中隔粘连,均获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同时处理鼻腔疾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运杆;李亶;温太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Vitalstim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Vitalstim电刺激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接受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时间,脑卒中性质,SSA评分,SWAL-QOL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talstim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整体护理配合

    乳腺微创旋切术是目前治疗乳腺良性包块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法具有微创、高效、创伤小的优点[1],我院自2009年7月开始至今采用该技术治疗乳腺良性包块50例,配合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金红;欧阳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