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产后出血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周林菊

关键词:卡孕栓,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不同用药方法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180例,随机分为2组.A组: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并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舌下或直肠给药;B组:缩宫素+卡孕栓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同时予卡孕栓1mg直肠给药;C组:缩宫素组(60):于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 U,并静脉滴注20 U;分别观察三组产后2 h及24h出血量.结果:A、B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与C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犒尝性行为治疗对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提高病房管理效率.方法:运用生物反馈治疗犒尝性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对18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犒尝性行为治疗,每周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正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测评正常率为21.7%,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测评正常率为73.9%,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治疗可提高精神病人的日活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病房管理效率.

    作者:蔡连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性梗阻术中冲洗一期吻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3例患者行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并与65例常规手术患者比较术后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3例患者,共发生各种并发症9例(14.3%),对照组65例,共发生并发症7例(10.8%).结论:术中冲洗一期吻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明;刘佛林;曾祥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诊门奇断流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94例体会

    目的:探讨门奇断流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在抗休克条件下急诊行脾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结果:94例手术全部成功.住院时间11~23 d,平均16 d.术后病人恢复顺利,24~74 h排气,平均52 h.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13例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结论:门奇断流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基层医院开展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

    作者:钟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8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病人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穿刺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的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现将我科收治的68例患者行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腰穿放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10年8月4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间断性行腰穿术放脑脊液.结果:42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腰穿放液治疗明显减轻头痛、脑血管痉挛等症状,缩短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或脊椎腔感染或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近期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减少.

    作者:吴宾;刘佛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内血肿(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脑内血肿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再出血1例,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8例,余17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结论:CT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清除术是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符合近年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

    作者:冯开明;涂勇;李锋;刘维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桩4例失败病例分析

    近年玻璃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桩核材料,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我们就自开展玻璃纤维桩修复以来,发生的失败4例,分析其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何伟明;江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边瑞香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瑞香科瑞香属植物已成为植物化学和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1].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t.Marginata)是瑞香的变种,属瑞香科瑞香属常绿小灌木,为我国名贵花卉之一[2],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金边瑞香含瑞香甙,它的根、茎、叶、花均可入药,性甘无毒,有清热解毒、消炎去肿、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之功效.

    作者:陈水亲;罗晓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近年来包括血管造影和病理在内的大量研究证实,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基础,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提高10%,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26%[1].本文主要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朝晖;李广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

    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导致头颈部组织缺损,若缺损较大,势必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以及面容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0年以来,我院对12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行皮瓣转移修复术,进行了专人的整体护理,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燕;朱旭萍;刘尧萍;王晓英;谢雪梅;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痴呆晚期患者预防压疮护理

    目的:总结45例次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应用流程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应用流程护理的方法预防压疮,并加强压疮护理管理.结果:2009年痴呆晚期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1%,较同期明显降低.结论:痴呆晚期患者应用流程护理预防压疮,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韩小英;陈春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鞍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1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儿童鞍区肿瘤资料,根据影像学提示鞍区肿瘤的具体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其中31例经右翼点入路,9例经胼胝体前入路,7例经额下硬脑膜入路.结果: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出现尿崩35例,高热16例,电解质紊乱22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5年,38例患儿能参加正常学习,生活不能自理者5例,术后复发者2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鞍区肿瘤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术者娴熟的显微技术以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提高儿童鞍区肿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德华;邹连生;高志强;杨少春;娄建云;周晓忠;王柏群;刘鹏;张宏;罗军;邱传珍;罗穆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30例角膜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比130例角膜异物的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角膜异物以金属异物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异物感、畏光、流泪.根据角膜异物的种类与深浅将它们顺利取出.结论:角膜异物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根据角膜异物种类和位置深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制骨剥器在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器械仅限于胫骨平台和股骨髁间骨折,并且器械繁多不易操作,因此设计一种既起复位作用又能很灵巧剥离骨膜,插入锁定钢板的器械.对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起很好操作作用.

    作者:傅俊卒;陈秋生;方瑞红;熊俊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血乳酸代谢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乳酸(BU)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和极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两组血乳酸水平无差异;在极量运动后,体育专业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组,t=0.02,P<0.05.结论:通过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的血乳酸代谢水平.

    作者:孙晓琴;许亚夫;邱东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采取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特别是心理护理,均完全痊愈,疗效良好.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复杂,护理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特点,在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佳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钟素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二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患者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比较二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寻找一种无痛静脉穿刺的方法.方法:在静脉穿刺中,采取提高穿刺角度,使针头与皮肤呈35°~45°角在静脉上方穿刺,不经皮下直接由皮肤穿刺点快速进入血管,在血管腔平行进针少许后再固定.对200例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2天以上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穿刺后疼痛反应对照.第一天,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第2天采用新方法穿刺.结果:新方法穿刺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方法,P<0.01或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提高穿刺角度,不经皮下直接由皮肤穿刺点进入血管的静脉穿刺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群;李木娟;肖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主动免疫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反复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反复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补肾活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两组的妊娠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保胎妊娠成功率92%(46/50),对照组77.8%(42/5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合中药补肾活血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反复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作者:刘娟;宋燕;丁克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7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87.6%(60/7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婕;余晓琴;郭常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按摩子宫、纱布压迫、药物治疗仍然无效后予以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B-Lynch缝合术缝合后均有效止血.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种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止血手术方法.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