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科建设提升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朱修援;董健

关键词:学科建设, 地方医学院校, 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疗市场竞争, 持续竞争优势, 知识, 医疗实践, 先进文化, 三大任务, 全面发展, 列互补, 综合, 资源, 途径, 统一, 培育, 能力, 龙头
摘要:医院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使医院在某一领域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是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通过先进文化与医疗实践的融合而形成的本医院独特的能力,是资源、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和统一[1].而加强学科建设则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三大任务于一体,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附属医院的全面发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病理学电子图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由于病理学涉及疾病的种类多,而对各种疾病形态学特点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正常组织特点的前提之下,也就是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应十分的熟悉.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基本上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再隔一年时间后再安排病理学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正常组织的形态学特点已经遗忘.

    作者:肖海;王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病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

    目的:了解病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例,以小组为单位,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病例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100%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认为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临床病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结论:病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联系起来,学会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与应用能力.

    作者:钟有添;王立;孙湘婷;王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绩效目标、指标和标准制定不够规范;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绩效评估反馈不够及时;教师绩效改进环节较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通过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大学文化,提升管理者的绩效管理理念,完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绩效辅导和信息记录,鼓励绩效反馈与改进等,将可大大提升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水平.

    作者:袁庆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学科建设提升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医院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使医院在某一领域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是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通过先进文化与医疗实践的融合而形成的本医院独特的能力,是资源、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和统一[1].而加强学科建设则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三大任务于一体,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附属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朱修援;董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一曲深刻细腻的心灵之歌——析福雷的钢琴《船歌》作品66之5

    福雷的钢琴《船歌》第五首(作品66之5)是其音乐创作进入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之作.该曲运用新颖奇特的主题写作、极具扩张效果的和声语言、多种调式调性的完美融合与精密而复杂的节拍与节奏,谱写出一曲深刻细腻的心灵之歌,展示出作曲家处于充满抱负的中年时期丰富而充沛的情感世界.

    作者:袁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与应对

    目的:了解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一年内22名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过去一年内,100%的注射室护士发生了针刺伤,年人均刺伤2.63例,发生针刺伤后按正常程序上报者占27.27%,按规范进行正确处理者占56.90%.结论: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普遍,仍有大部分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应加强防护管理及知识的普及培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注射室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郭萍;钟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回到原点:基础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也处于深化发展阶段,教育改革中矛盾突显.如何进一步理清教育改革的内部矛盾,进行体制创新,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为什么要改革、谁来改、怎样改是关于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钟继润;符太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发展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功能.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相比,人才培养的效益因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不可测量性,在注重功利价值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被严重忽视.高校教师评价中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忽视人才培养的取向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严重危机,在此政策导向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成长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高等教育质量危机和高校群体性事件使得高校学生管理、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研究也进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野.

    作者:王培芳;俞轶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分析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其中,为健全对股东利益保护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设置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内容,但在公司地位、其他股东权利、诉讼费用、诉讼管辖等实体与程序方面尚不明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之后又于2009年10月公布了《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笔者拟在相应研究基础上,结合该《征求意见稿》在如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黄洪强;彭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基层卫生院工作意向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意向,为基层卫生医疗单位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赣南医学院2011届449名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生,就基本情况和到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43%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去基层卫生院工作,7.57%的表示愿意去基层卫生院工作.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影响个人的发展前途,农村工作及生活环境差,收入低,得不到社会尊重等.结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医学生就业的融合是满足基层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拓宽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作者:钟志宏;鄢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数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沿用一些理工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枯燥、不够完善,且教学模式单一,又与医学脱离,不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需要,学生对《高等数学》实验课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足,特别是学校已经实行新培养方案,《高等数学》理论教学课时比原先理论教学课时压缩10个学时,这更要求提高《高等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至此《高等数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作者:伍学滨;邓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传统与革命:中央苏区医学格局的转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医院通过苏维埃革命全面引介到中央苏区,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在此过程中,现代医学的优势及红色医生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苏区军民的认同.中央苏区建立后,传统医学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顺应革命需要的医学格局得以构建.

    作者:李明;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及措施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是医学活动的主体.医学生人文精神因其专业特殊性而具有了特定的含义:一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道德感和责任感;三是仁爱和良心;四是平等、沟通、合作和人格意识[1].如果忽略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就有可能背离它的要义真、善、美,而变成失去人性的纯医学.

    作者:王玲;蔡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像医学实验教材应用分析

    影像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放射、超声、CT、MRI与核医学等,具有理、医、工交叉结合的特点[1].这就要求影像医学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外,还要有精湛的医学影像知识、操作技能、图像识别能力和创造思维.因此,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影像医学教学的目的,除通过实验巩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作者:叶军;游宇光;陈卫华;钟福兴;葛贻珑;曾晓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极不适应目前医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校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6门学科中的形态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对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建立起一套适合我校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胡雅琼;吕军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我校在全国实验教学改革大环境的影响下,1999年实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大实验室合并设为机能实验室的改革阶段,它继承了原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类课程,通过10多年的运作,我科室在人员分配、教学内容改革、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都取的了很大的改观和成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秀荣;吴丽珍;赵海燕;连磊凡;眭荣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潜在课程对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探析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课程按其载体形式大部分分为公开课程与潜在课程.公开课程主要侧重于传授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潜在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这两种课程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校教育的综合课程体系.当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潜在课程是当今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新兴趋势,潜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刘仰斌;钟美兴;尹士峰;李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体断面解剖学互动式实验教学探析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种方位断面上器官和结构形态、大小、位置、毗邻和相互关系的形态科学,属于医学形态科学范畴,实验教学是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学生自己观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后学生参与的互动式实验教学形式.本文介绍了我校在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中互动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情况.

    作者:刘宗亮;李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者能力现状与对策

    随着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医疗模式的转变,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经济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医人员的增加,护理任务繁重,经济效益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护理管理的滞后和不适应.护理管理者作为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队伍的发展.

    作者:欧阳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