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56例临床观察

田桓青

关键词:脑卒中, 穴位注射, 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56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衡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内科药物脑复康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二组均结合康复训练,根据简式Fug1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2006年至2010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宫外孕患者105例,43例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本文旨在探讨15例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5例,年龄20~43岁,手术治疗43例,其中9例破裂,保守治疗62例,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停经时间为28~ 35天,阴道少量出血,暗红色,量少,持续2~3天,自认为月经来潮.

    作者:钟剑萍;江筱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人群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性.方法:以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各PPARγ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5.1,在基因分型水平上,对各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PPARΥ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合并OR值为1.19,等位基因合并OR值为1.29.结论:PPA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性(Ala等位基因)与T2DM有关联.

    作者:占星新;董明华;邱伟;李舒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影响B-D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B-D试验是苏格兰微生物学家鲍埃[Bowie]和狄克[ Dick]于1963年共同设计.专用于判别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冷空气排除效果的检测.B-D试验真空测试图:是由多种化学药品组成的混合物通过一定的载体制成指示剂油墨,通过特定印刷方式把指示剂油墨印刷在具有一定透气性能的纸及热敏材料印刷而成.B-D试验真空测试图对残留空气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在一定压力蒸汽的温度、湿度的作用下,一定时间内变色,但其必须与《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标准测试包配套使用.现回顾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0年1 ~12月,2台灭菌器共检测B-D试验720例进行分析.

    作者:毛晓曦;胡雅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的比较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经皮肾镜下治疗48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58例(气压弹道组),钬激光碎石治疗322例(钬激光组).结果:钬激光碎石组术中碎石时间为18 min,明显低于气压弹道组的36 min(P <0.01),碎石成功率为95.1%,明显高于气压弹道组的85.4% (P <0.01).结论:在处理膀胱内、肾内较大结石时,气压弹道碎石具有碎石效率高,操作时间短的优点,而治疗尿道、输尿管及肾内单发结石,钬激光具有更好的碎石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赖清源;周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颈清扫术式治疗复发性鳃裂囊肿及瘘管

    鳃裂囊肿及瘘管是胚胎时期鳃器残留组织所形成的发育畸形,临床上易误诊,鳃裂囊肿或瘘管以第二鳃裂囊肿或瘘管多见,其次是第三鳃裂囊肿或瘘管.由于囊壁薄,且多继发感染,内瘘管常穿过颈总动脉分叉,周围解剖复杂,手术时瘘道极易撕裂,切除不彻底导致复发.再次手术难度则更大,部分甚至可能发生癌变.本文就2002年2月~ 2011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例复发性鳃裂囊肿或瘘管,应用颈清扫术式治疗的效果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锋;彭韶平;廖志莹;赖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40%碘化油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61例造影片显影满意,均为宫腔显影异常.结论:采用碘油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阳性率高,尤其对宫腔粘连的检查意义更显重要.碘油造影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直观、形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江莉;赖化平;林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采血器在门诊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效果研究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常用的护理操作.婴幼儿血标本的采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棘手的问题,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1].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一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基本选择的是股静脉采血法,但这种方法可因患儿体位移动、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心理紧张等因素,对于针头的方向与深浅度很难保持稳定,从而针体容易从血管脱出,易造成采集的血量不够,或者溶血,或导致血管、神经、局部组织损伤[2].所以,我院从2009年3月开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为婴幼儿作股静脉采血,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新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匹配压力支持伺服通气对伴陈-施氏呼吸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匹配压力支持伺服通气(AS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陈-施氏呼吸(CSR)的疗效区别及机制.方法:选择存在睡眠期CSR的稳定期CHF患者16例,比较治疗前和分别经ASV和CPAP治疗时睡眠呼吸质量相关参数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CPAP及ASV治疗1个月时受试者的夜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HI)及睡眠期间脉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pO2< 90%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为P<0.01),并且ASV治疗1月时受试者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夜间低SpO2( miniSpO2)和平均SpO2( meanSpO2)和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pg/mL)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为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而CPAP治疗1月时受试者的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miniSpO2、meanSpO2、NT-proBNP和LVEF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结论:ASV治疗可显著改善CHF患者CSR的AHI,并且可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韶今;黎燕群;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5岁以上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4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后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41例均获得随诊,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深部感染,无关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1例患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胡海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氧浓度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附47例报告)

    患者在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若机械通气过长,超过48h,易致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而此类肺炎患者由于原基础疾病较严重,感染菌大多耐药[1],同时也由于并存或合并其他疾病而使临床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效果偏差,患者也易反复感染,预后欠佳,有报道本病死亡率高达40%~70%.为探讨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7年起,对24例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在同等条件下及安全状况下,应用抗生素前后的较短时间内,通过临时提高给氧浓度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春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在腹腔镜技术开展早期,急腹症中感染性、出血性疾病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甚至绝对禁忌症,但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过临床外科医生的实践,一些相对禁忌症已变成适应证,绝对禁忌症已变成相对禁忌症,推动了腹腔镜在临床治疗中的更广泛应用.现就我院在急腹症处理的腹腔镜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廖国亮;叶文;廖彦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腔不同程度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心肌疾病.在我国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约为19/10万,5年内病死率15%~50%,已成为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1].早期诊断、准确判断心功能状态是及时有效治疗DCM的关键[2].传统的M型超声( M-mode echocardiography,MDE)和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以其操作简便,可重复测量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上评价左室形状、大小和功能的常用方法,对于正常形状的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测量有很高的准确性,但是,无论是MDE的Teichholz法还是2DE的双平面Simpson法,如果心室腔形状偏离了假设模型,或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的切面未能获得,则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会存在较大误差.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趋向于成熟,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己证明[3-4],RT-3DE能实时、方便、准确地获取感兴趣区的立体数据库,对心功能的定量研究较MDE和2DE更有优势.本文简单回顾RT-3 DE的成像原理,并对其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花;叶军;陈卫华;游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豆苷元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时炎性介质变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大豆苷元(DD)对大鼠心肌肥厚时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0.1μmol/kg)及高剂量(0.3 μmol/kg) DD组.各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NS或Iso1 mg/kg,每日一次,连续10 d,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连续皮下给药14 d.称体重及左心室重量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MPO活性,ELIS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IL-2及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MPO活性、心肌组织IL-2及TNFα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DD组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MPO活性、心肌组织IL-2及TNFα水平降低.结论:DD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干预炎性介质的生成是DD抗心肌肥厚的机制之一.

    作者:吴丽珍;连磊凡;李良东;黄志华;钟星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安宝防治早产39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安宝在治疗和预防早产临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34周前发生的早产临产60例纳入研究,其中39例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安宝治疗(A组),另21例,拒行宫颈环扎术,仅用安宝或硫酸镁治疗(B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平均保胎天数51天,B组平均保胎天数为10天,A组明显延长了孕龄,增加了34周和37周后的分娩率(P<0.05).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安宝在治疗和预防早产临产的效果比单纯药物抑制宫缩治疗效果好,有效延长了孕龄,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能力.

    作者:胡晓婷;张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剖宫产妇女放置三种IUD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妇女放置吉妮致美(GeneFiexIN) IUD、元宫IUD、TCu220c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0例有剖宫产史的受术者,随机放置吉妮致美、元宫及TCu220c,随访24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随访24个月后,吉妮致美IUD带器妊娠率为0.85%,脱落率为0.85%,因症取出率为1.69%,续用率为96.67%;元宫IUD带器妊娠率为5.79%,脱落率为6.61%,因症取出率为5.65%,续用率为83.08%;TCu220c IUD带器妊娠率为5.83%,脱落率为6.56%,因症取出率为6.67%,续用率为82.31%.结论:放置吉妮致美IUD具有不良反应小,脱落率低等优点,续用率及避孕效果均高于元宫IUD及TCu220c IUD,更适合有剖宫史妇女放置.

    作者:麦健容;杨晓凌;文凤群;邓晓燕;曾水莲;吴间冰;甘小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ICC置管穿刺局部止血效果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止血措施,减少渗血量,减轻肢体肿胀,减轻病人不适,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对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穿刺点选择和穿刺方法均相同,观察组用压紧的棉球压在穿刺点上方,对照组用传统的纱块压在穿刺点上然后用相同方法盖上贴膜再胶布缠绕加压止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渗血明显减少,肢体肿胀发生率减少,无须在穿刺后数小时内频繁更换敷料,只须按常规行导管维护即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CC置管患者局部渗血量与不同的穿刺方法和穿刺点的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此基础上采用压紧的棉球垂直压迫穿刺点上方再紧密盖上透明贴膜不仅能有效止血,还能避免肢体肿胀,减轻不适,方便又经济实用.

    作者:邓伍秀;夏晓红;李爱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手术是目前国内诊治各种膝关节病先进的诊疗方法,具有损伤少、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从2009年开展膝关节镜手术3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病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61岁,平均38岁;半月板损伤15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13例,关节游离体病变2例,平均住院15天.

    作者:柯小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缺血后适应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脑缺血后适应具有缺血预适应等同效应,临床可操作性强,更具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尤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实施溶栓治疗或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适时予以脑缺血后适应干预,可有效地赢得溶栓时间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本文旨在简述缺血后适应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相关机制和临床应用,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廖芳;李伟松;钟琳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6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以来确诊的62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者,应用4000U/mL青霉素配制液滴眼,全身予以青霉素肌注或静滴进行治疗.结果:62例治愈.时间短3天,长7天,平均5天.结论:采用4 000 U/mL青霉素配制液滴眼,合并全身应用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疗效好,治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蓝希堂;罗寿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频喷射给氧在病人单肺通气期间对氧合和肺分流的作用

    目的:探讨肺癌在行肺叶切除手术单肺通气时,高频喷射给氧对病人的氧合和肺分流的影响.方法:肺叶切除手术患者26例,ASAI ~ Ⅱ级,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TLV),30min后行单肺通气(OLV).同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对照组:不给氧;HFJV组:高频喷射给氧(驱动压设定在0.02 ~0.05MP之间,频率90 ~ 180次/min,Ⅰ:E=1∶ 0.5),分别于TLV 30 min,OLV 30min,抽取动静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出肺分流(Qs/Qt).结果:对照组OLV与TLV相比较PaO2有极显著降低(P<0.01),Qs/Qt有显著升高(P<0.05),而HFJV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喷射给氧对术侧肺进行通气,不仅能使术侧肺有效扩张,改善氧合,减少肺内分流,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而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作者:曾建强;肖海;温小平;赖爱华;王成连;邹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