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汤重喜;周景福;赵华;刘鹏;刘浩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摘要:目的:比较PFNA与DHS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为PFNA组),另一组应用滑动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DHS组)。术后患者均随访8-24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Harris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PFNA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3%,DHS组为80.0%,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DHS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等优点,Harris评分优良率优于DHS组。 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优于DHS,尤其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器械。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阿托品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合理应用阿托品与用药速度是救治关键。因此,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伟;刘启华;董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10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 1ine HDF)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尿毒症患者行前稀释法 On-line HDF,并与10例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磷(SP)下降率及治疗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机HDF治疗后血清Scr、BUN、SP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对联机HDF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显著优于HD,透析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HD。结论联机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疗效优于普通透析,尤其适合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润蕾;周莲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子宫肌瘤类型合并妊娠分娩方式与手术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肌瘤类型合并妊娠分娩方式与手术处理的方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子宫肌瘤类型对手术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妇预后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1)合并浆膜下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多发性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均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阴道分娩时间均较剖宫产手术长(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合并浆膜下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不大(t=1.241,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显著(t=4.514,P<0.01);合并多发性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显著(t=5.247,P<0.01)。合并浆膜下肌瘤组产后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4.3%;合并肌壁间肌瘤组产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3.3%;合并多发性肌瘤组产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10.0%。合并浆膜下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2.361,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7.264, P<0.01),合并多发性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6.372,P<0.01)。(3)三种分娩方式中以剖宫产复发率高(54.7%),其次为剖宫产(53.8%),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率低(4.3%)。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大(x2=1.268,P>0.05),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16.754,P<0.01;x2=15.274, P<0.01)。结论:根据不同子宫肌瘤类型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有利于产妇康复及子宫肌瘤治愈。

    作者:张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脉通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脉通口服液(葛根,丹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CL鉴别制剂中葛根、丹参;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的检出葛根、丹参;HPLC法测得葛根素含量2.2920mg/ml,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51%(n=5)。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脉通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刘跃喜;张文丽;王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咖啡酸类似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咖啡酸苯乙酯(CAPE)是蜂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很好的抗炎症性和抗氧化作用[1,2],抗病毒,抗菌,消炎,抗动脉硬化,抑制DNA,诱导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主要介绍总结咖啡酸苯乙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及其合成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冰菲;张悦;孟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学法在门诊药房带教的应用

    毕业实习是药学学生从课堂走入工作岗位的过度阶段,探讨有效的实习带教方法,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实施剖宫产手术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产妇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情况明显减轻,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作者:刘静静;张大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化妆品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目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它还用于消费品中,成为一类常见的添加剂。虽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微量的致敏类香豆素类成分渗入到食品、化妆品中,就很可能会成为“隐形杀手”,长期接触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作者:汪洋;雷艳华;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59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全瓷嵌体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在我科室进行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59例,应用KAVO二氧化锆制作的全瓷嵌体进行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观察评价戴用后即刻、半年、一年和两年后其形态、颜色、周围龋、边缘适合性、修复体磨耗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全瓷嵌体的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和磨损与折裂等性能方面在戴用后半年、一年和两年较即刻戴用后比较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瓷嵌体是一种较好的新型牙体缺损修复体,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使得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诊断准确度尽量提高。方法注射CT增强药物之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扫描中加强配合,密切留意患者用药后的生命体征。结果85例增强扫描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6人,发生率仅7.06%,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提高扫描及诊断质量。结论谨慎有序的全面护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准确判断及处理患者突发状况的能力, CT增强扫描中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防,可确保患者安全、结果有效令人满意。

    作者:余敬;王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保守治疗42例子宫腺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同时选择20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数据。结果42例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手术全部成功,4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05.38±36.97)mL,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62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6 d。术中、术后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没有发现盆腔及穿刺口感染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内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献血人数、献血量的影响方法改善献血环境,加强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技能,同期献血人数、献血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献血人数增长率为46.06%,献血量增长率为38.49%结论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蔡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草甘膦中毒32例分析

    草甘膦(glyphosat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大的除草剂,农业上使用广泛,中毒病例近年报道有所增加[1-8]。现对我院自2007年10月以来收治的32例口服草甘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防治护理措施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排在卵巢癌之后,居第二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治疗[1]。由于女性盆腔解剖较复杂,且该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切除范围大、脏器暴露时问长、操作难度大,因此,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外达3.8%-21%;国内7.5%-44.9%[2]。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76例Ⅰb期、Ⅱa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尿潴留的原因,探讨了术后尿潴留的综合防护措施。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俗称为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发育在子宫体腔外。发生的部位有输卵管、卵巢、子宫颈、子宫残角和腹腔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约占95%以上,而输卵管妊娠破裂又是妇产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告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国内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167-322上升到1980年的1:56-93[1]。1临床资料:临床观察已证明有些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可以通过输卵管妊娠的流产或溶解、吸收,自然消退,无腹腔活动性出血,无明显体征和临床症状。适应症:(1)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2)包块<3cm或未探及;(3)β-HCG<1000mIu/ml并持续下降;(4)随诊可靠;观察期间,密切观察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并连续测定血β-HCG,B超检查,若连续2次β-HCG不降或上升,不宜再等待,个别病例血β-HCG较低时仍有可能破裂,应提高警惕。

    作者:吴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加强皮牵引、心理护理及相关训练,术后安置合适体位、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随访8-12个月,按Harris进行功能评分,优18例,良11例,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对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哈医大大庆校区在校学生营养状态及发育情况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蛋白质、脂肪和钙、铁、锌、镁等营养物质的营养状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76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行为和连续5d的24小时回顾法膳食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4.64%,营养过剩者占4.89%,膳食蛋白质、能量、钙、铁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男、女生平均血清钙、铁、锌、镁等浓度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柳春波;王舒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环节质量管理在农村卫生室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农村卫生室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完善重点环节工作流程,强化质量控制,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结果:实施环节质量管理6个月后,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用错药、拔错针等缺陷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强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月267例难治性鼻出血行鼻内窥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双极电凝治疗。结果267例均明确出血部位,下鼻道穹隆部、嗅裂区、鼻中隔中后段、中鼻道常见,分别有125、51、59例和32例。所有病例经1-3次双极电凝止血后均彻底止血。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汪峻峰;钟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炎琥宁针治疗5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炎琥宁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来我院治疗的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52例和对照组(Ⅱ组)52例。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的治疗,但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针进行治疗;Ⅱ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板兰根颗粒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进行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达到98.08%,Ⅱ组总有效率是84.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Ⅱ组。结论:炎琥宁针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好,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思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