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四君;贺方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在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僵直预防和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术后1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肘关节功能,选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结果: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26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83.3%.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肘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对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翎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头部外伤所致大出血,3例为顶枕部,1例额部,年龄21-47岁,其中男3例,女1例,其中2例出现偏瘫,1例出现休克,3例均有顶枕部颅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时发现矢状窦破裂,无法原位缝合,暂时停止手术,利用分层带蒂硬脑膜完成矢状窦破裂修补.
作者:郭同禀;刘耀仑;陈志兰;曾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在我院经病原学检查确诊有肺部真菌感染的69例老年患者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原有或合并有疾病:COPD59例,支气管哮喘23例,肺炎3例,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2例、肺结核并咯血1例、高血压病29例、痛风病2例、糖尿病8例、肺癌1例、脑梗塞后遗改变4例.用药情况:69例均应用抗生素治疗2周以上,13例经常用激素治疗,1例化疗和放疗.结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和长期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应特别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周建荣;刘惟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 mg/(kg·次),每13 3次,连用3天,以及IVIG 0.5 g/(kg·d)t连用4 d.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8.4%和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和82.3%(P<0.01);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均<0.01).白细胞总数、血清降钙素元水平、CRP结果均有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降低炎症指标、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周小琴;朱章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30例COPD急性发作伴有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A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B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1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B组12例好转出院,5例失败后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例死亡,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并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估纳洛酮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纳洛酮组加用纳洛酮注射剂,首剂负荷量0.4~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 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剂1.6 m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可拉明1.875 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缓慢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5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纳洛酮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先忠;罗文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对危重患儿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采取不同的体位将固尔苏从气管插管内匀速滴入气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合理用药、呼吸道管理、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17例患儿治愈出院;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出现肺出血2例;颅内出血3例;肺炎6例.结论:早期、充足、正确的给药是保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在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宜的保暖和护理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莉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外伤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外伤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观察患者头颅CT所显示的血肿及脑水肿的情况,早期需采取手术,同时应及时尽早手术.
作者:廖月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人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每次26min,每周3~5次,连续4周)合并帕罗西汀(20mg/d)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 d分别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怖、敌对性因子、SAS和SDS减分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帕罗西汀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钟华;蓝光心;华春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Multi-DopL型TCD仪,对34例晕厥患者发作间期及40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34例患者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47.79±13.02)cm/s、(73.47±16.13)cm/s,对照组血流速度分别为(41.15±9.21)cm/s、(60.50±16.47)cm/s,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各支动脉的流速异常率在35%~53%之间.结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晕厥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欧阳懿;饶艳艳;赖朝晖;刘家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师范类、理工类和医学院三种类型院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知识、态度、行为指导的需求程度较高,与医学院校大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院校大学生均对同伴教育接受程度较高,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理工类和师范类大学生及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并且同伴教育是大学生广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李小波;李娟;袁兆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自2005年用川芎嗪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称复方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秋水仙碱中毒是临床少见的药物中毒,近日我科接诊一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1岁,于2008年12月28日凌晨2时服用秋水仙碱60片(0.5 mg/片).
作者:黄勤;陈云;刘先发;吴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观察操作成功率、并发症(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及手部麻木、缺血等现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62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桡动脉过度迂曲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未成功.另1例由于桡动脉痉挛,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 μg 和利多卡因10mg后,痉挛仍不能完全缓解.本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患者卧床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途径.
作者:王雪樵;何志华;刘传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及90例T2DM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并分析DR各期上述物质的变化.结果:T2DM患者CRP、TCH、TG、LDL-C、FPG、2 h PG、HbA1C明显增高,HDL-C降低,且CRP分别随DR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DR的病变程度与CRP呈正相关.结论:CRP、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并估计其严重程度,并且相对血脂而言,CRP更能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许荣;廖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心房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离体右心房测定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其自律性、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的影响.结果: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自律性,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抑制豚鼠离体右心房的自律性,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黎晓;黄志华;李良东;叶和杨;曾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外科治疗室是护士配制静脉输液药液和存放大输液、注射药、口服药等的地方.外科治疗室一般分两个区,即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主要是配制药液和储存药物.
作者:伊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80%的卵巢癌患者得到临床证实时已是晚期[1].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紫杉醇一铂类联合化疗是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否表达vasohibin mRNA及其蛋白.方法:15只小鼠采用碱烧伤的方法制备角膜新生血管模型.6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烧伤后1、3、6、9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情况并拍照,以NIH ImagJ 图像软件分析角膜照片,计算新生血管的面积比(新生血管占全角膜的比值).分别在这四个不同时间点提取烧伤组各3个角膜的总mRNA,另取3个正常对照组角膜作为对照,用半定量逆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 vasohibin mRNA在CNV中的表达水平.在烧伤后9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vasohibin蛋白在烧伤和正常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异同.结果:vasohibin蛋白在烧伤组角膜中的新生血管内皮呈强荧光信号,而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没有荧光信号;碱烧伤后1、3、6和9d,新生血管面积比分别为0%、(12.72±1.95)%、(30.45±5.40)%、(53.09±9.14)%,vasohibin mRNA相对GAPDH mRNA的表达量为2.11±0.32、2.39±0.76、3.72±0.54 and 8.94±1.21.在观察期内,新生血管面积比值和vasohibin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二者呈现明显的相关性(r=0.930,P<0.05).结论:碱烧伤后小鼠角膜新生血管表达vasohibin mRNA及其蛋白,但正常角膜组织中不表达.Vasohibin蛋白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谢招莲;周世有;曾祥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氨基葡聚糖(GAG)用于创面的治疗已经有临床、动物实验研究,并已初步发现它有抗感染、抗凝、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肝素中含有大量硫酸基,是酸性强的GAG[1].
作者:赖盛飞;赖晓文;陈侃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