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桂香;曹洁莹;李国忠
由于可能发生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肝脏损伤,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长期以来被视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的禁忌症.随着操作技术水平的进步,LC适应症逐步扩大.
作者:万晓基;王贵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氧,脑疝时间长、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实用先进的技术,自2002年起我科广泛应用临床,以其操作简便、安全、减少静脉损伤,方便患儿活动,减少护理工作量,方便临床用药与紧急抢救等优点受到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欢迎.
作者:方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儿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及病因治疗等).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病程.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哮呜音消失时间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t=3.98,5.44,4.61,2.96,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作者:曾令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减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疼痛.方法:通过对87例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了解疼痛规律,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开始时间集中在术后1~3 h,疼痛护理的重点在术后3 h以内及进食、睡前30 min.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正确的评估与护理能有效减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疼痛.
作者:廖翠红;余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对危重患儿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采取不同的体位将固尔苏从气管插管内匀速滴入气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合理用药、呼吸道管理、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17例患儿治愈出院;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出现肺出血2例;颅内出血3例;肺炎6例.结论:早期、充足、正确的给药是保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在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宜的保暖和护理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莉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就是将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后,把事先采集好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重建造血与免疫的过程[1],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
作者:盛忠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于2003年1月~2008年3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125例银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张国基;王茹;刘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使用3%0氯已定清洁口腔每日3次,治疗组辅以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残余液雾化吸人.结果:将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口腔炎的总人数及轻度、重度口腔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从两组口腔炎愈合时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很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特点.
作者:李年秀;曾俊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运用静脉动脉化方法游离神经移植修复主要神经干长段缺损,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神经和神经伴行的静脉治疗神经缺损12例,通过随访观察术后神经支配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6年,优3例、良7例、中1例,差1例.结论:静脉动脉化游离神经移植是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钟红发;陈荣春;游辉;钟鸣亮;何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经休息、限盐、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心衰症状不见改善甚至恶化者.在临床上处理比较困难.
作者:马葛明;王燕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81例均为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符合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2~51岁,以25~30岁居多.
作者:朱延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梅毒流行演变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章贡区1995~2007年梅毒报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13年共报告967例,年平均发病率16.28/10万,男女比为1.28:1,20~49岁占82.8%,农民占48.2%,中学文化占63.1%,本地患者占86.2%,无明显季节高峰;I期、II期、隐性、胎传梅毒分别为20.2%、18.8%、59.7%、1.2%.近年报告病例数倍数增长.结论:梅毒疫情日益严重,加强主动监测,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检和高危行为干预.
作者:李建华;刘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Hp)和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1周与2周疗效对比.方法:72例经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并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1周疗法组(A组)和2周疗法组(B组),A、B两组用药均为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A组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只用1周,B组用2周,雷贝拉唑均用2周.停药4周之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结果:溃疡愈合率A、B两组分别为80.5%(29/36)和86.1%(31/36);Hp根除率为91.6%(33/36)和94.4%(34/36);A、B两组之间比较,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根除Hp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1周与2周比较无差异性.但1周疗法经济,不良反应很少,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夏扣平;吕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的处方用药趋势.方法:采用<医院处方分析>统计学方法对我院2007年第1季度、第2季度与2008年第1季度、第2季度门诊、住院部的处方数据进行动态统计比较.结果:医院抗抑郁药处方量有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张处方量基本保持平衡.结论:我院2007-2008年抗抑郁药品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作者:邱昆全;刘石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指妊娠着床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切口妊娠也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并发症也在升高[1].
作者:刘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们对1999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34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的特殊性.
作者:康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唇腭裂是人类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唇腭裂有效的治疗就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1].
作者:邓建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腹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临床诊断为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3.4%(213/228).结论:超声诊断急腹症准确率高,及时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治疗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肖立禄;王永平;张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秋水仙碱中毒是临床少见的药物中毒,近日我科接诊一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1岁,于2008年12月28日凌晨2时服用秋水仙碱60片(0.5 mg/片).
作者:黄勤;陈云;刘先发;吴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