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钱草颗粒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渠武帅

关键词:金钱草颗粒, 加替沙星片, 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转阴率
摘要:目的 观察金钱草颗粒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金钱草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细菌培养转阴率、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2%、96.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分别为79.25%、94.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和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钱草颗粒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比索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电图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9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邵峰;辜裕光;吴华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胆舒胶囊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胆舒胶囊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胆舒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 内啡肽(β-E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不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浩;唐武;彭宝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起始剂量为75 mg/次,2次/d,服用2周后,疼痛缓解者继续按照该剂量口服,未缓解者增加剂量至150 mg/次,2次/d,服用至第3周末仍未缓解者再增加剂量至3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和24 h持续睡眠时间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24 h持续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4 h持续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新颖;吴怡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各43耳.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8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1次/d,滴注时间>30 min,连续用药5 d后逐日递减8 mg至第10天停药.治疗组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与稀释液混合,1次/2 d,治疗5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平均阈值和并发症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6%、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0.25、0.5、1、2、4、8 kHz的听力平均阈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耳鸣有效率分别为58.62%、83.87%,耳闷有效率分别为52.63%、83.34%,眩晕有效率分别为61.11%、89.47%,两组并发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疗效,鼓室注射给药在提高听力阈值、治疗并发症方面优于静脉滴注给药,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萍;陈亚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后30~45 min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0.2~0.4 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中,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cTnI)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泵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初始剂量2μg/(kg·min),1 h后增至4μg/(kg·min),持续给药24 h.治疗组静脉泵注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剂量12μg/(kg·min),1 h后剂量调整为0.5μg/(kg·min),持续给药24 h.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胸痛发作12、36 h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8、TNF-α 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36 h,两组CK-MB和cTNI均显著低于胸痛发作12 h,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心功能,调节hs-CRP、IL-8、TNF-α 和NT-proBNP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国强华;宋维鹏;崔蕊;张书浩;刘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联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腺病毒肺炎患儿90例,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更昔洛韦,5 mg/kg,滴注时间>1 h,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400 mg/kg,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SP)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sPLA2、CCSP和IL-1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联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TNF-α、sPLA2、CCSP和IL-1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佳莉;王莹;陈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康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目的 建立肾康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40.0℃;进样量为2.00μL.质谱检测采用正、负离子模式,电压分别为3.0、2.9 kV;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气体温度450℃;脱溶剂气体体积流量900 L/h.结果 鉴定出了肾康注射液中10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丹参素、原儿茶醛、苯乙醛、芦荟大黄素、毛蕊异黄酮、云杉鞣酚-3'-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大黄素,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UPLC/Q-TOF-MS方法对肾康注射液中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为阐明肾康注射液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芳;郭丝影;柴士伟;瞿晶田;李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依那西普,25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将A剂与B剂充分混匀后,室温下静置5 min,然后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歇20 d.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4%、9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明显升高,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I)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BMD)、B-ALP、NTX-I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首剂量为0.5 mg/k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速率为0.05 mg/(kg·min),根据患者血压、心率调整剂量,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停止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首剂量为1.5μg/kg,然后持续静脉泵入,速率为7.5 ng/(kg·min),持续48 h.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心功能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8%、91.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E)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BNP)和内皮素-1(ET-1)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T-proBNP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艾司洛尔治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宋贵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和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和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餐前1 h口服他克莫司胶囊,0.05 mg/(kg·d),2次/d;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 mg/d.治疗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黄葵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9%、9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和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连云;王树龙;朱铁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NADPH氧化酶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现有的文献数据表明氧自由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来源有多种途径.在许多细胞中,NADPH氧化酶是过氧化物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氧自由基的病理作用关系密切.NADPH氧化酶2(NOX2)是NADPH氧化酶的一个亚型,近年研究表明,其过度表达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主要对NOX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任洪梁;席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武汉商职医院就诊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睡前阴道深部放置重组人干扰素 α2a栓,1粒/次,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抗妇炎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宫颈修复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88.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宫颈修复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a临床疗效确切,组织修复快,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芳;胡令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左西孟旦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泵入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泵入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负荷剂量为12μg/kg,持续时间>10 min,然后以0.1μg/(kg·min)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辉;孙治霞;郭艳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静脉泵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时间8 min.治疗组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时间8 min.而后两组以1 mL/6 s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麻醉的优良率分别为74.34%、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治疗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丙泊酚后(T2)、扩宫时(T3)、刮宫时(T4)时,两组HR和MAP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或芬太尼后注射丙泊酚前(T1)时,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3、T4时,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74%、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优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术中HR和MAP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朝巍;王迎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数量和2016年各科室肠内外营养药的应用金额,并从2016年应用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4—2016年,全院肠内外营养药物的数量和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肠内外营养药物所占全院药品的构成比相对稳定.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的应用数量远大于短肽型肠内营养药物.肠外营养药物中,18种氨基酸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的使用数量位于前列.2016年使用肠内外营养药物较多的科室主要有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不合理使用比例高科室为妇产科,构成比为51.86%.不合理用药中无指征用药居多,构成比为27.33%.结论 2014—201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肠内外营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作者:林君容;李娜;于西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葛根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报道的葛根素注射液致ADR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所致ADR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ADR多,构成比为53.6%;绝大多数患者的给药剂量为400、500 mg/d,构成比分别为47.55%、26.57%;绝大多数患者(117例,62.23%)给药疗程为14 d;用药0.5~24 h的患者多,占21.88%;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变态反应较为多见,构成比分别为14.36%.结论 加强葛根素注射液ADR监测,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霍利民;刘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爱普列特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爱普列特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爱普列特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前列舒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PSS和QOL评分、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PSS和QOL评分均明显减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IPSS和QOL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均显著减小,而大尿流率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爱普列特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满延萍;何作瑜;李淦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抗肿瘤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是正常细胞生理代谢的重要信号转导途径,也是肿瘤细胞发生和发展的关键信号通路.人类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表明,PI3K信号通路可将癌基因和多种受体与许多细胞功能联系在一起,该通路也是肿瘤中常被激活的通路,抑制该信号通路,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概述了PI3K及其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以及PI3K信号通路的主要抑制途径,综述近年来抗肿瘤天然药物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艳玲;韩鹏敏;杜新春;刘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栓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消栓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治疗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消栓通络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NIHSS与ADL评分、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2%和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与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积压、血浆黏度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栓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付艳;冀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