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张方兰;丁太平
目的:科学、规范管理药品,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药品管理网络信息一体化,评价实库存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对药品财务核算指标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下,药品盘点误差率由原来的平均4%降低至0.3%,账物相符率达到90%,同时提高了领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结论:利用HIS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切实可行,促使药品管理更具规范性及科学性,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罗柳荣;兰量园;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忽视的过错对病人造成的伤害[1].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技术性强、节奏快、持续时间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各种护理缺陷,这就对护理工作者和护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者:徐华;段建玲;杨广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并展望微丸制剂的发展前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将其分析、归纳.结论:微丸作为一种多单元释药系统,具有较多优点,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微丸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车文实;赵玺;李连闯;孙晶;唐晶;郝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不能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用鼻饲饮食来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在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患者约130万~150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鼻饲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6例肺大疱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诊6~36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容易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鑫;王金江;杜云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护理的第一站.口腔门诊病人的就医心理与普通门诊一样,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有不同就医心理,了解口腔科就诊患者就医行为和就医心理,有利于采取有效的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医患矛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是指无肺部感染的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患者的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性的感染性炎症.管理好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凌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的目的有[1]: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②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③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④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对于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不仅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输液过程,输液完毕的处理,而且还要了解治疗的目的、输入药物的种类和作用、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输液室和心内科2010年1月-2012年7月96例静脉输液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黄美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治疗难治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门诊就诊的难治性宫颈炎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人,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TCRC组)与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组)进行治疗.结果:TCRC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而痂皮脱落出血量TCRC组明显少于LEEP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CRC与LEEP是治疗难治性宫颈炎的两种有效方法,TCRC出血少于LEEP组,而LEEP方法简便,更易于掌握.
作者:袁丽萍;张曙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痛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的现状,对干预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管理,评价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作者:石荣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病区换药室在临床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通过临床科室建立感染质控网络、规范操作流程、调查患者满意度以及与相关部门沟通等方式对问题加以汇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临床科室存在换药室管理不到位,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等8项问题,提出并实施相应对策.结论:加强换药室消毒监测管理,可解决临床科室换药室在操作时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
作者:王靖;张方兰;丁太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对可疑脾破裂者多部位反复腹穿,及时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脾破裂漏诊或误诊的主要因素.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张“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特别是小儿,但也不能盲目保脾.文中还阐述了非手术治疗的条件,切脾的指征,脾修补术及部分脾切除术中的诸多制约因素.
作者:陈立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际工作中永久人工起搏器类型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统计测试参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的167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腔112例,双腔55例;右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121例,间隔部46例,分析患者年龄、疾病组成、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基本起搏参数以及并发症.结果:高龄患者居多,选择单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多,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心尖部起搏的阈值高(P<0.05),阻抗偏低(P<0.01).起搏器并发症14例.其中,术中误穿锁骨下动脉7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4例,电极移位2例,电极穿孔1例.结论:非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首选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尖部起搏和间隔部起搏的阈值和阻抗数据均在起搏器安装的许可范围内,不影响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功能.
作者:周本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16例,其声像图表现为观察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并测量肿块大小,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以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测量阻力指数(RI).结果:16例甲状腺癌中女性9例,男性7例,单发甲状腺癌10例,小于10mm的微小癌5例,边界不清者6例,内见沙粒样钙化者7例;6例其内及周边见血流,5例仅结节内部见血流,2例仅周边见血流部分环绕;颈部见肿大淋巴结者1例.结论:通过二维超声像图改变及彩色多普勒的表现,据以对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昌顺;吴荣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肢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患肢缩短等[1].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短期内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共治疗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昭炎;谢炎天;黄国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急救护理过程.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53例经紧急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后住院治疗,3例合并器官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快,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沙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对照组的cTnⅠ及CK-MB,分析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的血浆cTnⅠ及CK-MB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cTnⅠ、CK-MB增高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P<0.01).cTnⅠ、CK-MB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右侧岛叶脑梗死cTnⅠ升高发生率高于左侧,双侧岛叶梗死CK-MB升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TnⅠ、CK-MB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差.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异常与梗死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而岛叶梗死患者的cTnⅠ及CK-MB异常发生率高、病情重及预后差.
作者:臧召霞;刘志强;朴钟源;殷萍;刘永丹;魏亚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阑尾周围脓肿一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施行手术的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病例资料.结果:60例阑尾周围脓肿施行手术,Ⅰ期切除阑尾54例占90%,未能切除单纯阑尾引流6例占10%.全组病人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7-15天,平均住院天数9天,3例病人引流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痊愈.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兼能起到Ⅰ期切除阑尾达到治愈病人的目的,可减少病人病程和费用,但也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不能盲目追求Ⅰ期阑尾切除术率,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登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方法:应用临床资料及研究理论分析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的效果.结果:临床输液中使用一次性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能保护对光敏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液微粒污染反应,减轻护士负担.结论:应用一次性使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高效安全,方便快捷.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为了降低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食管胃粘膜单层缝合套入法重建食管消化道3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诊1/2-3年未见有咽下困难,钡餐吻合口宽度均在1.0cm以上,低头无钡剂反流现象.结论:本术式手术操作方法简便,如能正常掌握这一吻合技术,可降低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
作者:支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