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林
由于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时有发生,为了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供应室护士的操作规程中,有效地降低了职业性损害的发生[1-3],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靖;沈静;刘胜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炎系指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多发生于婴幼儿,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多见于冬春季或气温骤变时.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变化快,因此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中毒性脑病等,且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再度出现,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重症肺炎是婴幼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过程中,笔者从病情评估和诊断、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畅通、合理氧疗、呼吸循环衰竭的急救和重要脏器的支持及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给予精心护理,积极控制炎性反应,防止发生窒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成年人腹股沟疝使用德国贝朗补片治疗的手术方法、时间、术后患者疼痛、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法简便,本组手术时间25 ~75分钟,平均45分钟,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无血肿、切口感染、补片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均Ⅰ期愈合.术后一周内全部出院,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德国贝朗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式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保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痛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的现状,对干预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管理,评价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作者:石荣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腭裂患儿术后语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术前、术后护理,有效进行语音指导,通过语音矫正训练纠正发音习惯,使患者提语言交流的能力.结果:患者发音习惯得到较快的改善,语音清晰度有明显提高.结论:整体护理可提高腭裂患者语音治疗的配合度,并促使患者正确发音.
作者:唐云侠;张红闯;杜磊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议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文拉法辛控释片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缓冲液(取三乙胺10mL,加水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节pH至3.0)(20∶80),检测波长为225nm,柱温室温,流速为1.0mL/min;以外标法测定定量杂质D、F的含量,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其他杂质的含量.结果:该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有关物质完全分离,各杂质峰分离度良好,低检测限为0.379ng/mL,杂质D的定量限为44.92ng/mL,杂质F的定量限为116.21ng,/mL.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沈丽萍;蒋海松;李永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病区换药室在临床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通过临床科室建立感染质控网络、规范操作流程、调查患者满意度以及与相关部门沟通等方式对问题加以汇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临床科室存在换药室管理不到位,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等8项问题,提出并实施相应对策.结论:加强换药室消毒监测管理,可解决临床科室换药室在操作时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
作者:王靖;张方兰;丁太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4月25日-6月25日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312例(男164例,女148例),年龄31-88岁.检查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告知与沟通、静脉选择、屏气训练、高压注射器的正确应用.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1级率为96% (299/312),10例为2级,因屏气配合不好3例图像质量为3级.结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是顺利完成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提高图像优良率的保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精制紫河车胶囊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使用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35例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用精制紫河车胶囊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服药前后有明显改善.结论:精制紫河车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陈军霞;卞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而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然很低,进展期胃癌仍占大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手术仍是首选方法[2].此类手术涉及范围广,侵袭性大,术后并发症多,对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大.而高龄胃癌患者常因为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老年人各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因此,高龄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75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手术,取得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进行工作或操作管理的法定的工作技术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乃至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的标准化产物.建立我国完善的GMP管理体系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痰液阻塞及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0例,均有行纤支镜下气道灌洗和吸痰.通过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与配合及术后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40患者与吸痰前比较,痰量明显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低氧血症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结论:纤维支镜经气道灌洗吸痰是治疗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祥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方法:应用临床资料及研究理论分析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的效果.结果:临床输液中使用一次性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能保护对光敏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液微粒污染反应,减轻护士负担.结论:应用一次性使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高效安全,方便快捷.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16例,其声像图表现为观察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并测量肿块大小,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以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测量阻力指数(RI).结果:16例甲状腺癌中女性9例,男性7例,单发甲状腺癌10例,小于10mm的微小癌5例,边界不清者6例,内见沙粒样钙化者7例;6例其内及周边见血流,5例仅结节内部见血流,2例仅周边见血流部分环绕;颈部见肿大淋巴结者1例.结论:通过二维超声像图改变及彩色多普勒的表现,据以对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昌顺;吴荣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多发骨折术后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手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治疗组术后连续三天均给予帕瑞昔布(40mg,bid)静脉推注,对照组不给予帕瑞昔布,两组在手术后不限制使用哌替啶镇痛药物.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及哌替啶的用药情况,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在术后3夭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使用哌替啶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推注帕瑞昔布对多发骨折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术后疼痛阈值,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某些诱因的作用,在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 130mmHg和(或)收缩压> 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1].有资料表明[2],中国约有5%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可以发生在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也可以发生在其它许多疾病过程中,主要在心、脑血管病急性阶段,例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及时正确处理高血压急症十分重要,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下降、病情缓解,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所以,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急症的急救、监护及护理,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经验.
作者:康颖;沙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采用FC方案(4~6个疗程)治疗9例CLL患者,其中3初治、6复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 mg/m2 d1-3,环磷酰胺250mg/m2 d1-3,每28天一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LL细胞数.结果:7例达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MRD为阴性.FC方案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FC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作者: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的高龄老年男性患者不同季节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126名我院老年科就诊的高龄老年男性患者(81.78±3.14岁),分别于冬春季(12月-4月,冬春季组)和夏秋季(6月-10月,夏秋季组)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冬春季组分组,比较各组间TRACP-5b的差异.结果:夏秋季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比冬春季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全年均需补充维生素D,积极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十分必要.TRACP-5b水平与25羟维生素D有相关性,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骨转换更活跃.
作者:张俐;莫丽亚;周伟宏;王敏红;谢铮;吴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2011年糖尿病顶级医学专家在里斯本举行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发布新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目前已增至3.66亿人,每七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对全球医疗体系构成“巨大挑战”.中国有9240万多名糖尿病患者,近1.5亿人处于糖尿痛前期,但仅有不到1/3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我国糖尿病控制现状堪忧.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方法:通过运动,血糖降低了,胰岛素的效用被提高了.结果:使患者和家属认识到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恒心.结论: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急救护理过程.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53例经紧急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后住院治疗,3例合并器官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快,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沙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