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蜀葵对实验性脂溢性脱发的影响初探

陈方;张生枝;陈卫琴;邹玲婷;吕尚;游兵华;赖福记;林卡莉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 黄蜀葵, 山茶油, 雄激素
摘要:目的:观察黄蜀葵对实验性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T/E2的调节作用及对毛发脱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后皮下注射5 mg/(kg·d)剂量的丙酸睾丸酮造成脂脱模型,同时对实验组用黄蜀葵油煎剂进行治疗,并用山茶油作溶剂对照组,每天观察脱毛实验观察区脱毛情况,连续给药60 d后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E2并计算出T/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大鼠血清T明显升高,T/E2明显升高,单位面积脱毛数量明显增高(P<0.01);黄蜀葵油煎剂组分别与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比较,血清T明显降低,T/E2降低,单位面积脱毛数量减少(P<0.01).结论:脂脱大鼠体内存在着明显的性激素(尤其是雄激素)失调,黄蜀葵可调节机体的性激素水平,使紊乱的T/E2趋于正常,预防毛发脱落.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银治疗宫颈糜烂62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痛及下腹部坠痛,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先丽;冷玲丽;古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肽片和伤科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上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又分为骨肽片组和伤科接骨胶囊组.三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给予口服骨肽片,30例在石膏固定的同时服用伤科接骨胶囊;对照组30例,仅给予石膏固定.结果:治疗组骨肽片组中26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86%;伤科接骨胶囊组中18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60%.结论:骨肽片在促进Collies骨折早期愈合中效果明显.

    作者:郭春钰;徐聪;廖琦;陈伟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动脉血栓栓塞尸解2例报道

    1 一般资料1.1 例1 男,54岁,于2005年10月13日因交通事故致左胫、腓骨中上段骨折,左肱骨骨折;10月2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胫、腓骨闭合复位+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约100 mL.手术结束,将患肢从牵引架上搬离时,突发呼吸急促,心率、血压下降,予抢救、复苏治疗无效死亡.

    作者:何珏;颜峰平;贺方兴;刘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6例为新鲜骨折,10例为陈旧骨折.48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及臀部软组织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分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清除股骨颈残端,再前脱位取出股骨头;术毕伤口引流24~48 h.结果:全部患者获得6~4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52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98%.结论:侧前方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钟小兵;鲍智颖;李文锐;李义强;汪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及下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而又不属于风湿等其他临床上或病理上诊断明确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病的传统总称[1].

    作者:黄闽;冷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定位方法和技术

    目的:评价CT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单排螺旋CT对16例肝癌患者进行定位,用射频消融仪及电极消融肝癌.结果:16例病变定位技术成功率为93.8%,总缓解率为93.8%.结论:CT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佳定位监测方式.

    作者:刘金生;刘龙辉;王兆毅;陈健民;方世忠;林玉玲;钟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1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13例痊愈.结论:非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至关重要,运用综合治疗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道玉;朱圣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

    目的:提高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囊肿的病例资料,分析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8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内皮性囊肿6例,上皮性囊肿1例,假性囊肿1例.结论:联合应用IVU,B超,CT,MRJ等检查可提高诊断,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是外科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蒋国华;丁新民;胡卫列;王炜;温洪波;甄旭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旨在了解该院三阴乳腺癌生存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02年间收治的1 125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140例三阴乳腺癌(其诊断主要基于免疫组化)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生存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方式.结果:14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为65.7%,5年总生存率为73.4%.同时期(2000~2002年)该院手术后总的乳腺癌共1 125例,5年生存率为86.7%.二者生存率比较(73.4%VS 86.7%)有统计学意义.78例绝经前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0%,62例绝经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71.3%.有45例三阴乳腺癌发生复发转移,其中17例(37.8%)肝转移,23例(51.1%)肺转移,7例(15.6%)脑转移.结论: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的预后更差;绝经前后三阴乳腺癌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阳性三阴乳腺癌生存差于淋巴结阴性的三阴乳腺癌;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以内脏(肺,肝)转移和脑转移多见.

    作者:罗忠兵;龙浩;马国伟;林志潮;司徒冬荣;杨名添;戎铁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LDD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LDD(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两组,Ⅰ组患者年龄为25~30岁,Ⅱ组年龄为40~45岁,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激光治疗参数(包括波长,功率,总能量),采用VAS评定术前及术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术后疼痛均较前明显缓解(P<0.05),随着时间推移疼痛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组Ⅰ患者疗效较组Ⅱ显著(P<0.01).结论: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确疗效,尤其对年龄较轻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郑虎山;罗怡辉;熊东林;肖礼祖;蒋劲;张德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异位的内膜具有从盆腔向远处脏器浸润扩散、种植的特性.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在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约为10%.

    作者:丰靖卿;李兆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PARγ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为密切,成为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PARγ性质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分为巴曲酶组22例,低分子肝素钙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三组均采用阿司匹林、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巴曲酶组予巴曲酶:首剂10 BU,隔日5 BU,共3次;低分子肝素钙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2周.结果:巴曲酶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8.9%,均大于对照组的75%,疗效显著(P<0.05),但两组间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有效,但巴曲酶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赖朝晖;李广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弱,部分并伴有睾丸微石症.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游宇光;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肖文胜;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输卵管绝育是女性节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绝育效果好,可达到终身避孕目的[1].但是,绝育后要求复通再生育的情况也很常见.国内外有关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手术效果报道不一[1-2].现将我院5年间进行的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手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晟;刘建华;巫金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耻骨后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保留尿道,出血少,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0 min.结论: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具有简单实用、治疗效果好、保留尿道、出血少的优点,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曾照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作者:钟瑾;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型腹腔镜一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目的:探讨改良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特制穿刺针腹腔镜下一孔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右侧25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术前诊断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 min,双侧疝25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小戳口用皮肤胶粘合.16例有阴囊积气、腹膜外小血肿,1例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龙;李君久;黎东伟;陈展辉;张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重建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重建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应用透明质酸钠重建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前房重建术后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5例中Ⅱ类浅前房16例,Ⅲ类浅前房9例.前房重建后观察2周,痊愈17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透明质酸钠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重建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浅前房以早期重建为佳,对滤过术后滤过过强及滤过泡渗漏引发的浅前房为有效.对其他原因引发的浅前房应据浅前房产生的原因作针对性去除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透明质酸钠前房重建.

    作者:赖飞明;余娟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lein,CRP)的浓度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9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病因及是否合并休克分成4组.全部病例均在手术前半小时抽取用于测定CRP的血样.记录全部病例自出现症状至抽血时的病程时间.测定全部病例的血清CRP浓度值.结果: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的血清CRP浓度均高于正常值.合并休克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组血清CRP浓度高于未合并休克组数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血清CRP浓度多高于正常值,且血清CRP浓度的升高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病情严重度.

    作者:郑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