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杨光辉;谢军华;卢亚军;席绍成;马彬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治疗情况, 瓣膜性心脏病, 血液动力学, 现报告如下, 神经内分泌, 纵向对比, 延长寿命, 心脏重塑, 生活质量, 过度激活, 时间段, 1999年, 阻断, 心衰, 地区, 病人
摘要:在过去的10~15年间,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已从改善血液动力学,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改善心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寿命.为了解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情况,笔者对本院1998~1999年及2007~2008年两个时间段非先心及瓣膜性心脏病的心衰病人药物治疗情况作了纵向对比.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1284例初诊患者的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其感染分别是:解脲脲原体(Uu)49.23%,人型支原体(Mh)14.17%,沙眼衣原体(CT)14.46%,Uu+Mh混合感染12.71%,Uu+Mh+CT混合感染12.9%,630株支原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司巴沙星、左氧沙星、克拉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分别是78.48%、72%、57.75%、48.58%、45.89%、38.13%、37.82%、23.58%、18.30%、12.03%、11.71%、5.7%.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主要病原体是Uu、Mh和CT.支原体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华;温善华;欧阳建华;吕志英;欧阳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开展日趋广泛[1].此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12月2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左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钛表面粗糙度对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24个纯钛片分别按100,280,400,800目水砂纸顺序打磨.将样品分为4组:单纯机械处理组(A组);单纯机械处理+酸处理组(B组):单纯机械处理+喷砂处理组(C组);单纯机械处理+喷砂处理+酸处理组(D组).每组样品6个.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实验方法:取传至第3或4代的PDLC接种于样品表面,培养1,3,5天后,用1 mm的EDTA和0.25%胰蛋白酶进行酶消化,将细胞从样品表面洗脱后,计数细胞的数量并绘制细胞增殖曲线;采用考马氏亮蓝法在第1,3,5天分别测定细胞层蛋白质含量;采用ALP试剂盒在第1,3,5天分别测定ALP活性.然后按照公式计算蛋白活性并分析不同粗糙度表面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B组、C组、D组低于A组(分别为0.4065±0.0046,0.3588±0.0118,0.0087±0.0022,0.5995±0.00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C组、D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D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4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② 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增殖分化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钛表面粗糙度越大,细胞增殖较少,蛋白质含量也较少,ALP则较少;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细胞增殖就越多,蛋白质含量就越多,ALP也越多.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大,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就较弱;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就更强.

    作者:刘新征;邓炜;高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口腔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大趋势,老年人有着生理功能衰退的特点,导致自理能力下降,甚至自理能力缺失[1].大多数患者因此而感到茫然无助,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当今提倡人文关怀的形势下,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清洁的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进食欲,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疾病的愈合.

    作者:高雪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拔管和丙泊酚拔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拔管前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和丙泊酚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病人90例,术毕符合拔管指征时,随机分成A组(心血管药物组)、B组(丙泊酚组)、C组(对照组).吸痰拔管前5 min,A组静注拉贝洛尔0.05 mg/kg、尼卡地平2 mg/kg·min,B组静注丙泊酚1 mg/kg,C组不加任何药物,记录术前、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第3、5、1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 结果:用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拔管时、拔管后第3 min,C组SBP、DBP、HR明显高于用药前(P<0.01或P<0.05)及A、B组(P<0.01或P<0.05);A、B组与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或丙泊酚能够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少华;黄雪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2 mg/(kg·次),静脉滴注,每日2 次,连用3天.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0.3~0.5 mg/(kg·次),每日2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在喘憋、肺部哮鸣音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临床起效快,局部抗炎强等优点,在改善肺功能、修复气道、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上更有效,可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郁波;李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瓣式结肠腹膜外造口术的临床研究

    结肠单腔造口术(腹壁永久性人工肛门)是肛肠外科常用手术,是Miles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一直采用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存在较多不足之处,2000年来我院采用瓣术结肠腹膜外造口术治疗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制简易双腔中心负压引流管在肠外瘘中应用的护理

    肠外瘘是各种腹腔手术或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治疗的原则是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及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的应用.引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治疗的进程及预后,引流管的护理是重点.2007年1月~2009年8月我们对12例肠外瘘患者使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复异位妊娠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32例为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 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6.9% ,其中有人流史者24例,不孕史者6例.既往有一次异位妊娠病史的有28例,两次异位妊娠的有4例;首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保守手术治疗者共18例,手术切除治疗者14例. 结论:重复异位妊娠与盆腔炎症、人工流产有关,首次异位妊娠应进行积极治疗,并指导患者采取避孕措施.

    作者:宋云静;王建中;黄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及室间隔穿孔一例

    患者,男,70岁,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本次因突发胸痛、气紧而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扩大,左房增大.心尖部室壁变薄,见一大小约28mm×22mm的囊腔向外凸出,局部心肌呈矛盾运动.室间隔运动明显减弱,近心尖部室间隔可探及两处回声中断,缺损口分别为7mm、6mm.CDFI:近心尖部室间隔回声中断处可见两束花色穿隔血流束,PW测得大穿隔血流速分别为3.78m/s、2.4 m/s.超声提示: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室间隔两处穿孔.

    作者:郭文秀;凌雪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超声特点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彩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颅内超声能清楚显示颅内结构、病变范围,HIE患儿存在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P<0.05),PI、RI(P<0.01)显著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E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创伤,可在床旁操作等优点.

    作者:吴小洁;郭朝清;林水华;程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便、排气.

    作者:吴杏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治疗体会

    近年来,剖宫术的人数不断增多,且术式多采用腹壁下段横切口,麻醉需安充分的肌松及镇痛,以往临床多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当钝性分离肌层时,往往效果镇痛不全,术者感到肌松不满意,取胎困难[1-2].2005~2008年,笔者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的方法应用于剖宫术9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衍忠;曾瑞亮;管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婴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往往病情严重,对患儿健康影响很大.我院儿科应用盐酸氨溴索静滴佐治喘憋明显、痰多的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人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PECAM-1),又称CD31,是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130 kDa,由6个细胞外的Ig折叠而成.PECAM-1早是由Newman教授及其同事[1]发现,该分子除在血小板上表达外,还表达于内皮细胞连接处、NK细胞、T细胞亚群和绝大部分粒白细胞,在整个造血干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2].

    作者:蔡九妹;廖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中药治疗髌骨骨折29例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中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术后对疗效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29例患者术后经过6个月至6年随访,按照胥少汀对髌骨骨折疗效综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5.7%,有效率达100%. 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中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显著疗效,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安全性大,术后能早期活动锻炼,功能恢复快,大限度恢复髌骨的完整结构,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作者:肖斌;谢宝辉;蔡伟华;王明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60例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开放复位同时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方法:全部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取肘关节外侧口,清除骨折部的血肿和游离的组织碎片,准确复位,二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随访10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12例,除3例内翻畸形大于10度以上后引起截骨矫形外,其他有明显骨折移位患儿均获得优良效果.结论:肘外侧切口开放复位,手术简单,微创不影响神经血管,不损伤伸肘装置,对位准确,交叉克氏针均由肘关节外侧直视下钻入安全可靠,较传统方法简单便捷.

    作者:连育才;邱祖财;孙海东;左冬怡;李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给药又是化疗的主要给药方式.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造成化疗性静脉炎,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进一步实施,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由于化疗方案的不同,化疗药物往往无法选择,因此从血管方面因素,穿刺针的选择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出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目的.

    作者:朱萍英;夏彩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

    为了解我院产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情况,掌握其诱因及处理,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病死率,作者对本院收治的5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四黄水密冷敷联合扶他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3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四黄水密局部冷敷并口服扶他林治疗,对照组以秋水仙碱口服,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黄水密冷敷联合扶他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煦;陈庆真;许少健;高辉;姬广林;刘金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