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煦;陈庆真;许少健;高辉;姬广林;刘金文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采用TUV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出现完全性尿失禁,术中或术后输血3例,均未发生电切综合症.随访1~24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8分降至8分,QOL由术前平均4.7降至1.6.结论: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张祥水;汪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作者:施华球;叶建明;王祥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1284例初诊患者的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其感染分别是:解脲脲原体(Uu)49.23%,人型支原体(Mh)14.17%,沙眼衣原体(CT)14.46%,Uu+Mh混合感染12.71%,Uu+Mh+CT混合感染12.9%,630株支原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司巴沙星、左氧沙星、克拉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分别是78.48%、72%、57.75%、48.58%、45.89%、38.13%、37.82%、23.58%、18.30%、12.03%、11.71%、5.7%.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主要病原体是Uu、Mh和CT.支原体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华;温善华;欧阳建华;吕志英;欧阳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4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均采取环扎、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分析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时间以及术后成功率.结果:41例中38例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为92.7%;其中28例在术后3天内视网膜下液基本吸收;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张斌;王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男,70岁,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本次因突发胸痛、气紧而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扩大,左房增大.心尖部室壁变薄,见一大小约28mm×22mm的囊腔向外凸出,局部心肌呈矛盾运动.室间隔运动明显减弱,近心尖部室间隔可探及两处回声中断,缺损口分别为7mm、6mm.CDFI:近心尖部室间隔回声中断处可见两束花色穿隔血流束,PW测得大穿隔血流速分别为3.78m/s、2.4 m/s.超声提示: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室间隔两处穿孔.
作者:郭文秀;凌雪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7年8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术前30 min口服去痛片配合术中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的方法, 对30例孕6~10周的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术,并随机选择同样条件30例人工流产术仅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齐建南;袁金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超声特点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彩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颅内超声能清楚显示颅内结构、病变范围,HIE患儿存在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P<0.05),PI、RI(P<0.01)显著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E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创伤,可在床旁操作等优点.
作者:吴小洁;郭朝清;林水华;程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院外无高压氧治疗条件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2~2.3 ATA,升压20 min,稳压后采取间歇吸氧,吸氧20 min,间歇期吸舱内空气5 min,反复4次,减压20 min.总吸氧的时间为80 min,每天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4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21例患者溃疡局部均采取换药和综合治疗.结果:21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结论:高压氧治疗下肢溃疡安全有效.
作者:钟江;伍国华;王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3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四黄水密局部冷敷并口服扶他林治疗,对照组以秋水仙碱口服,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黄水密冷敷联合扶他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煦;陈庆真;许少健;高辉;姬广林;刘金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开展日趋广泛[1].此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现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12月2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左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对16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2例,男78例,女84例;年龄16~84岁,平均46.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肥胖患者62例.术中均使用高频电刀.患者于术后3~8 d切口出现黄色渗液,无异味,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表现,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渗液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
作者:张国生;周小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经临床、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前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跨瓣压差,观察PBPV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射流,跨瓣压差,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用球囊扩张成功,跨瓣压差下降63.65%(P<0.01),1例出现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术中出现窦缓,用阿托品后消失,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作者:谢东明;谢东阳;阳贻红;廖永玲;钟一鸣;廖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6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cTnI和CK-MB及肌红蛋白(Mb),并同时选择3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MD患儿血清cTnI显著增高(P<0.01); CK-MB明显增高(P<0.05);Mb大多数正常,少部分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I有助于早期诊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小燕;肖久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羟基喜树碱是一个具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广谱抗癌新药.我们于1999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震宇;熊士忠;赖景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获得极大成功.90年代中期砷剂治疗APL的报道逐渐增多.既往报道, 传统剂量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率高达63.6%~93.0%[1],但治疗中,往往伴有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作者:陈隆天;余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可致残致死.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因此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1].
作者:李建华;刘俊岚;陈四萍;易学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拔管前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和丙泊酚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病人90例,术毕符合拔管指征时,随机分成A组(心血管药物组)、B组(丙泊酚组)、C组(对照组).吸痰拔管前5 min,A组静注拉贝洛尔0.05 mg/kg、尼卡地平2 mg/kg·min,B组静注丙泊酚1 mg/kg,C组不加任何药物,记录术前、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第3、5、1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 结果:用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拔管时、拔管后第3 min,C组SBP、DBP、HR明显高于用药前(P<0.01或P<0.05)及A、B组(P<0.01或P<0.05);A、B组与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注拉贝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或丙泊酚能够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少华;黄雪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年来抗生素后效应研究发现许多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高峰浓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体内抗生素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
作者:彭细兰;刘双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用米力农15 mg+5%葡萄糖35 mL静脉泵入,以6 mL/h,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结果:5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刘心强;李帆;谢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剖宫术的人数不断增多,且术式多采用腹壁下段横切口,麻醉需安充分的肌松及镇痛,以往临床多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当钝性分离肌层时,往往效果镇痛不全,术者感到肌松不满意,取胎困难[1-2].2005~2008年,笔者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的方法应用于剖宫术9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衍忠;曾瑞亮;管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