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肠新膀胱术后远期尿潴留的治疗体会(附4例报告)

华庆生;龙兆麟;黄韬

关键词:回肠新膀胱, 尿潴留, 膀胱造瘘术
摘要:目的:总结回肠新膀胱术后远期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远期(3月以后)出现急慢性尿潴留患者在一般个人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坏及尿路感染等情况,粘液分泌过多及缺乏有效新膀胱功能锻炼是引起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经间断新膀胱冲洗后1例恢复正常排尿,3例行新膀胱耻骨上穿刺造瘘术,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远期尿潴留可采用穿刺造瘘术,有效预防进一步对肾功能的损害.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积水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初探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积水病例的CT、B超和临床资料,总结输卵管积水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7例中双侧输卵管积水5例,单侧输卵管积水12例(左侧、右侧各6例).17例中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13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4例并输卵管扭转,小扭转180度,大扭转3周.1例并发化脓性感染.结论:输卵管积水在CT上有一定的特征,提高对输卵管积水的认识对CT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建勤;廖芳;杨泽年;王广;刘华俭;谢树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配合口服胺碘酮转复各类心房纤颤62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胺碘酮转复各类心房纤颤(Af)患者的用药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2例Af患者给予胺碘酮转律治疗,先静脉匀速注射,后静脉微量泵注射同时口服维持用药.结果:62例Af患者中,有54例转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87.1%(54/62);复律后能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以上者50例(92.6%,50/56).心律转复成功快者为1天,共有7例(13%,7/54);慢为15天,共有4例(7.4%,4/54).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治疗.结论:胺碘酮转复Af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加强护理、准确用药和严密监测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作者:叶丽茹;余纪岚;章晓玉;张春珍;童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贫血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贫血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左旋卡尼汀对MH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2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患者炎症介质、营养状况、贫血和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s-CRP、IL-6、Hb、Hct、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LVEF差异显著.结论:左旋卡尼汀可改善MHD微炎症状态、贫血和心功能,可作为MHD患者的一种长期治疗药物.

    作者:何承荣;刘一李;钟洁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附6例报道)

    目的:评价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急性主动脉夹层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9.2±9.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所有患者均为Stanford B型.切开右侧股动脉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超声心动图或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严章林;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廖永玲;阳贻红;王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3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探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高危妊娠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结论: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高危产妇,加强护理观察与急救,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肖捷;俞金莲;吴小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病变患者,行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51例患者支气管病变呈阳性,其中恶性病变41例,良性病变10例;胸部CT检查显示:4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异常,阳性率为90.1%;5例患者CT检查正常,属假阴性,阴性率为9.9%.结论:胸部CT在诊断支气管病变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病变的一种补充.

    作者:李平;严济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时心肌造影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索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在可疑冠心病中的左室心内膜边界及心肌显影效果.方法:4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静息状态下行心肌声学造影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1)超声造影后左室心内膜边界显示较造影前明显清晰,显示不清的节段减少,清晰显示的节段增多,记分指数增高(P<0.05).(2)49例患者中冠脉造影15例异常,3例冠脉3支病变的患者显示心肌灌注明显下降,12例单支或双支病变的患者中7例表现为相应冠脉供血区心肌灌注下降,5例其相应冠脉供血区未见异常,3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中有3例表现为灌注减弱.结论:心肌超声造影有望成为可疑冠心病及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肖雨雄;范锐斌;马绍春;唐良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消毒液对手消毒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高效、可行的手部皮肤消毒剂,用于护士在集中治疗护理操作时手部皮肤消毒.方法:选择30名临床护士,分别采用肥皂洗手、优氯净擦手、洁芙柔擦手,并进行实验比较,采样本菌落计数.结果:优氯净的消毒效果和洁芙柔的消毒效果都明显优于肥皂洗手(P均0.01),洁芙柔的消毒效果和优氯净的消毒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93±1.34和2.27±2.03)(P<0.05),优氯净消毒合格率为96.7%,洁芙柔为100%.结论:洁芙柔擦拭双手消毒效果强、简便、护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月红;钟素兰;谢忠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将需要手术的26例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做内固定材料.结果:经过随访,2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需解剖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踝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陈序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鼻胃管置管改良法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抬高床头15°~30°,改变胃管置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160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置管采用抬高床头15°~30°,当胃管插至12~16cm时旋转胃管180°后直接插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53.75%,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减少粘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

    作者:邱志琛;黄小曼;董仁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8例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高发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法:通过对18例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治疗方法采用抬高患肢,给予抗凝、溶栓、扩容等综合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时间平均14天.结论:老年、手术时间长、特别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陆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参芪合剂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及观察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指反复发生各种支气管炎、肺炎.婴幼儿每年至少患病3次,3岁以上小儿每年至少患病2次.临床上西医多采用转移因子、胸腺素、卡介素等生物制品类免疫调节剂来预防,但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

    作者:刘钦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糖尿病合并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及内镜下表现.结果:26例患者在不同的临床期呈现了相应的内镜下表现.结论: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结肠炎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田芳;张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BS)发生率为40%~100%[1],发作时,患者疼痛不安,十分痛苦.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时间和拔管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罗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翻式颈动脉内剥脱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1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以健康教育为指导,依据颈动脉内膜狭窄疾病及其剥脱术的特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1例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12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复查颈动脉彩超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结论:以健康教育为指导,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是有效的.

    作者:肖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常见病,发病急,病情重,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比例高,研究估计有10%的人患过消化性溃疡[1],其中约有10%~25%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有大出血[2].临床上多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酸达到止血目的,但针对泮托拉唑对其的治疗相关报道不多.

    作者:吴海武;邱荣锋;汤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腹壁切口疝个体化手术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腹壁切口疝的分类,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单纯缝合修补10例,复发2例,人工材料修补8例,无复发.结论:根据切口疝患者的机体状况、腹壁缺损大小及腹内压升高情况选择个体化手术修补方式.人工材料修补是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术.

    作者:卢和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中的临床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病人18例,对其成分输血组进行分析及观察效果.结果:两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进行比较,成份输血组效果优于输全血组(P<0.05),有临床价值.结论: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少,止血效果迅速,是目前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手段.

    作者:尹琳;喻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闭孔疝6例临床分析

    闭孔疝非常少见.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极易误诊,笔者1989~2006年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炳炎;谢元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膀胱凝血块超声诊断

    随着泌尿系(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各种手术及外伤机会增加,血尿及膀胱血块越来越常见,我院两年来应用B超诊断膀胱内血块28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现将其声像图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环;凌月蓉;王俊;宋建明;陈燕玲;葛贻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