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拉啶片微生物限定检测方法的验证

矫丽洪

关键词:头孢拉啶, 微生物, 检测方法, 药典方法, 三代头孢菌素, 检查, 薄膜过滤法, 抑菌成分, 卫生部, 菌数测定, 检验方法, 洗脱法, 贴膜法, 控制菌, 抗菌谱, 检出率, 计数法, 回收率, 英国, 药品
摘要:头孢拉啶片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含有较强的抑菌力,其微生物检查必须完全清除所含的抑菌成分.我国药典规定的薄膜过滤法[1]及欧洲药典[2]和英国药典方法[3],仅用于控制菌的检查,菌数检查未有明确规定,我们采用贴膜法进行微生物菌数测定,检出率、回收率明显高于我国药典方法、平板计数法[1]和卫生部1986年颁布的药品卫生检验方法、洗脱法[5].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近年来,介入治疗及栓塞已成为宫颈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法,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癌组织,疗效好,副反应轻,病人恢复快,为许多期别较晚的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对4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桂青;王秀云;赵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可颗粒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益可颗粒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5d后,利用血糖试纸检测不同剂量益可颗粒对正常小鼠血糖影响;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小鼠,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益可颗粒高剂量组(6.0g/kg)、益可颗粒中剂量组(3.0g/kg)及益可颗粒低剂量组(1.0g/kg),连续灌胃30d后,以血糖试纸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结果:三个剂量的益可颗粒连续灌胃给药15天,均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血糖和体重;6.0g/kg益可颗粒组连续灌胃给药30d,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结论:益可颗粒不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作者:李晓娜;白玉;王会肖;卢春玲;王爱华;张彦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因素的分析

    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病人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癌症患者,由于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免疫机能下降.

    作者:王月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居民体重指数、腰围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样本人数,对调查人数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并计算体重指数.比较不同BMI和WC分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结果:随着BMI和/或WC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体重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保持BMI和WC均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金梅;付金林;刘淑梅;隋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术后应用静脉PCA的临床效果观察

    疼痛是术后病人的共同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机体内分泌及心理状态.为了探讨术后较可靠的止痛方法,我们对2005年3月-2005年9月我院妇科100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PCA50例与术后应用肌注或口服止痛药50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脉PCA镇痛效果更为满意.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羚羊感冒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

    中国药典规定含抑菌成分的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必须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后,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同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需进行验证试验,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和保证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作者:王悦;郭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氨茶碱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目前,由各种药物(尤其是静脉滴注的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日渐增多,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以便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作者:侯秀芬;刘俊发;荣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26例霍乱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市霍乱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福州市126例霍乱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腹泻,部分伴有口干、尿量减少、呕吐、腹痛、发热、肌痉挛等临床表现,经补液、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霍乱流行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临床表现有轻化现象,小部分病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作者:林厚雄;林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川芎嗪为著名的活血化瘀兼理气功用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疾病、部分泌尿系统疾病等,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安全而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沈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74例瘫痪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2006年1月~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74人次,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朱炳英;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口炎甘油治疗口腔粘膜溃疡70例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常见且发病率高的疾病,发生部位多见于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十分疼痛.其发病机理复杂,病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尚无治疗方法.现多采用局部治疗,缓解病人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我院近些年采用口炎甘油治疗口腔粘膜溃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金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早期DN病隐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常易漏诊[1],一旦出现临床持续性蛋白尿,迄今尚无有效方法阻止或逆转肾病的进展,目前的治疗主要依靠发现早期DN,以期达到延缓或阻止肾病进展的目的,因此早期发现DN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康萍;孙志奇;王锐艳;张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l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作者:陈秀娟;王利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2例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的关键,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获得美国等多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临床观察提示它对慢性乙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及拉米夫定(3TC)耐药均有效.

    作者:陈岩;王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5例白色念珠菌肺部感染的抗药性分析

    1资料25例病人分别来自我院的呼吸内科,25例病人分别来自我院的呼吸内科,男5例,女10例,年龄38-84岁之间,通过念珠菌对8种药物做敏感试验进行白色念珠菌抗药性分析发现: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全部敏感.

    作者:桑俊军;段玉东;孟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桦木酮酸体外抗肿瘤实验的初步研究

    研究桦木酮酸(betulomov acid)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上述两种肿瘤细胞株对桦木酮酸及常用抗癌药VP-16的敏感性.实验可知,SGC-7901细胞对桦木酮酸较HepG-2敏感,其中,两种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68.14μmol/L和110.77μmol/L.因此,桦木酮酸可一定程度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作为一种特异性的细胞增殖抑制剂.

    作者:凌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的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综述了向培养基中添加代谢调节剂对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产量影响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诱导予的添加、前体饲喂和抑制剂的添加及调节剂的联合使用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作者:葛楠;赵凯;赵立斐;张凤岭;赵娜;王月环;周东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痹祺胶囊的药理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痹祺胶囊由中药马钱子、党参、丹参、白术、茯苓、川芎、三七等十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不足,风湿阻滞,肌肉关节酸痛,关节僵硬变形等[1],是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疗效确切.

    作者:过振华;刘永芹;马红梅;张伯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来源的姬松茸菌体多糖含量的比较

    本文对姬松茸鲜子实体粗多糖、干子实体粗多糖、深层发酵产生的菌丝体粗多糖进行了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验分析发现,姬松茸深层发酵的菌丝体中多糖含量高,为其以后的液体发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邹积宏;许莉;刘红梅;王歆;杨晶;齐岩;周洁;王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一种内源性的保护机制,IPC现象的发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IPC分为快速相和延迟相,其信号转导途径涉及触发物质、中介物质和效应物质.现对IPC保护机制中相关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且提出对IPC向药理性预适应扩展的展望.

    作者:赵瑛;刘楚兵;任宏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