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陈秀娟;王利胜

关键词:微型胶囊:薄荷油, 制备工艺
摘要: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l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痹祺胶囊的药理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痹祺胶囊由中药马钱子、党参、丹参、白术、茯苓、川芎、三七等十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不足,风湿阻滞,肌肉关节酸痛,关节僵硬变形等[1],是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疗效确切.

    作者:过振华;刘永芹;马红梅;张伯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2例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的关键,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获得美国等多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临床观察提示它对慢性乙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及拉米夫定(3TC)耐药均有效.

    作者:陈岩;王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以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为主,目前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临床观察发现,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还不是令人完全满意.

    作者:孙晓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简化、改进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非水制粒法,酸碱分别制粒、再混和法制备,并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制备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质量可控,通过稳定性加速实验后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质量要求.结论:替硝唑阴道泡腾片制备工艺方便、可行.

    作者:张瑞斌;王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皆较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中药材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故而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炮制均十分重视.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本校不同专业的中药炮制学现有教学实验课内容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为本校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其他院校本课程的实验开设提供参考.

    作者:文惠玲;叶会呈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加强医疗器械集中管理措施

    山东省卫生厅《供应室验收标准》下发后,我院供应室对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处理,开始由原来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的模式转变.我医院供应室于2000年3月开展对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集中管理,规范了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程序,提高了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管理水平,使医疗器械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就供应室实施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培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氯诺昔康滴丸的研制

    目的:通过发挥滴丸剂快速溶解、迅速释放药物的优点,将氯诺昔康片改为滴丸剂.方法:通过对滴制条件、处方、加料方式等因素的考察,确定氯诺昔康的佳工艺及佳处方.结果:以滴丸圆整度为考察指标时确定PEG4000:PEG6000=1:1为滴丸基质.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丸重差异小,质量稳定,而且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作者:周红梅;谭宏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pH调节方法对聚维酮碘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给聚维酮碘溶液选择佳pH调节方法.方法:以50℃恒温加速试验分别考察4种pH调节方法对聚维酮碘溶液pH值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以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碘酸钾调节聚维酮碘溶液pH值为佳方法.结论:不同pH调节方法对聚维酮碘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显著.

    作者:包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辽东葱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辽东葱木是一种资源丰富的食药一体植物,本文主要介绍辽东葱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当前注射剂在药品剂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每年都有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好的指导用药,我们查阅了2006年12月-2007年10月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1600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其中本省注射剂有803份,针对803份注射剂的不良报告进行分析统计.

    作者:乔宛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它起病急,发展较快,常导致出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刘艳芳;付会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l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作者:陈秀娟;王利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Y型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我院地处偏避山区,护理人员极度匮乏,由于护理的对象为0~13岁儿童,造成护理工作繁重,压力大.从2002年来我科室用Y型静脉留置针行小儿静脉输液以来,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同时更有效地保护外周血管,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巡视,处理突发事件及紧急情况,现将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汪集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护理体会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运霞;袁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肥胖现象的增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S)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病除鼾声响度>60分贝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期呼吸暂停现象,严重者由于睡眠时长期缺氧,可并发红细胞增多,高血压,心脏病等,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有潜在致死的可能,2003-2007年我科手术治疗(OSAS)的患者158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威;江英娜;孙培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

    正确的用药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前提,病人对医嘱的依从程度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临床过程中常见自行停药,不规律用药和用量不足等问题,胃病患者不按规定用药的比率很高,所以告知患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镜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通常造成原缺血区心肌损伤加重,这一现象称再灌注损伤.临床上,PTCA、溶栓等治疗措施及冠脉痉挛缓解后均可造成再灌注损伤.

    作者:常亮堂;张密霞;张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外孕超声诊断对临床保守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宫外孕超声诊断对临床保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四年多来我院因异位妊娠住院保守治疗的15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4例保守治疗后转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结果:保守治疗15例患者,其中治疗缓解、治愈的11例(占73.3%),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切除的2例(占13.3%),保守治疗后好转但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的2例(占13.3%).结论:充分掌握早期宫外孕的各种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对指导临床保守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静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术后应用静脉PCA的临床效果观察

    疼痛是术后病人的共同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机体内分泌及心理状态.为了探讨术后较可靠的止痛方法,我们对2005年3月-2005年9月我院妇科100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PCA50例与术后应用肌注或口服止痛药50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脉PCA镇痛效果更为满意.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0%-25%.传统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局限性大,损伤大.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入性治疗正广泛渗透于临床各个领域.由于其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放弃传统的手术切除,而要求保留子宫接受介入治疗.

    作者:王爱英;沙明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